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窟的词语解释

三窟的词语解释

来源:爱玩科技网


三窟的解释是:三个洞穴。《战国策.齐策四》:'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后以喻多种图安避祸的方法。

三窟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三窟详细内容】

⒈三个洞穴。引《战国策·齐策四》:“冯諼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復凿二窟。’”后以喻多种图安避祸的方法。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深蒙薛公折节之礼,而无冯諼三窟之效。”宋苏轼《再用前韵寄莘老》:“君不见夷甫开三窟,不如长康号痴絶。”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他得救之后,无非以为占了便宜,何尝改悔;并且因为是早已营就三窟,又善于钻谋的,所以不多时,也就依然声势赫奕,作恶又如先前一样。”

二、综合释义

三个洞穴。《战国策·齐策四》:“冯諼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復凿二窟。’”后以喻多种图安避祸的方法。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深蒙薛公折节之礼,而无冯諼三窟之效。”宋苏轼《再用前韵寄莘老》:“君不见夷甫开三窟,不如长康号痴絶。”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他得救之后,无非以为占了便宜,何尝改悔;并且因为是早已营就三窟,又善于钻谋的,所以不多时,也就依然声势赫奕,作恶又如先前一样。”三个洞穴。比喻避祸计虑的周密。《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三、汉语大词典

三个洞穴。《战国策·齐策四》:“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后以喻多种图安避祸的方法。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深蒙薛公折节之礼,而无冯谖三窟之效。”宋苏轼《再用前韵寄莘老》:“君不见夷甫开三窟,不如长康号痴绝。”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他得救之后,无非以为占了便宜,何尝改悔;并且因为是早已营就三窟,又善于钻谋的,所以不多时,也就依然声势赫奕,作恶又如先前一样。”

四、国语辞典

三个洞穴。比喻避祸计虑的周密。

五、关于三窟的诗词

<<《兔·三窟同蜫蛰》>>  <<《宝林院·何处寻三窟》>>  <<《杂诗·狡兔留三窟》>>  <<《画兔·三窟言何鄙》>>  <<《穷兔谣·兔营三窟定何在》>>  <<《训子·投老寻三窟》>>  

六、关于三窟的诗句

看寻狡兔翻三窟  韩彭岂是无三窟  韩彭岂是无三窟  檀幣昔嫌三窟撤回  檀幣昔嫌三窟撤回  救时岂料兔三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三窟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