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的拼音是:míng chén。
名臣的注音是:ㄇ一ㄥˊㄔㄣˊ。结构是:名(上下结构)臣(独体结构)。词语解释是:有名的贤臣。名臣[míngchén]⒈有名的贤臣。引证解释是:⒈有名的贤臣。引《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唐吕延济题注:“名臣,谓有贤才,立功业,垂名於后代者也。”宋梅尧臣《谨赋》诗:“往往得遗逸,烜赫见名臣。”清张穆《与陈颂南书》:“古今必无徼倖之名臣循吏也。”鲁迅《坟·论“!”》:“身分也高了,家谱也修了,还要寻一个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网络解释是:名臣名臣,汉语词汇。7、释义是:有名的贤臣。8、综合释义是:有名的贤臣。《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唐吕延济题注:“名臣,谓有贤才,立功业,垂名於后代者也。”宋梅尧臣《谨赋》诗:“往往得遗逸,烜赫见名臣。”清张穆《与陈颂南书》:“古今必无徼倖之名臣循吏也。”鲁迅《坟·论“!”》:“身分也高了,家谱也修了,还要寻一个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名臣[míngchén]有名的贤臣。《汉书.卷六.武帝纪》:「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名臣文武欲尽。」《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昔上将之耻,绦侯幽狱;名臣之羞,史迁下室。」。9、网友释义是:名臣,汉语词汇。拼音:míngchén释义:有名的贤臣。10、汉语大词典是:有名的贤臣。《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唐吕延济题注:“名臣,谓有贤才,立功业,垂名于后代者也。”宋梅尧臣《谨赋》诗:“往往得遗逸,烜赫见名臣。”清张穆《与陈颂南书》:“古今必无徼倖之名臣循吏也。”鲁迅《坟·论“!”》:“身分也高了,家谱也修了,还要寻一个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1国语辞典是:名臣[míngchén]⒈有名的贤臣。引《汉书·卷六·武帝纪》:「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名臣文武欲尽。」《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昔上将之耻,绛侯幽狱;名臣之羞,史迁下室。」英语importantofficialorstatesman(infeudalChina)?。1其他释义是:1.有名的贤臣。
名臣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名臣详细内容】
名臣名臣,汉语词汇。
二、综合释义
有名的贤臣。《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唐吕延济题注:“名臣,谓有贤才,立功业,垂名於后代者也。”宋梅尧臣《谨赋》诗:“往往得遗逸,烜赫见名臣。”清张穆《与陈颂南书》:“古今必无徼倖之名臣循吏也。”鲁迅《坟·论“!”》:“身分也高了,家谱也修了,还要寻一个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名臣[míngchén]有名的贤臣。《汉书.卷六.武帝纪》:「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名臣文武欲尽。」《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昔上将之耻,绦侯幽狱;名臣之羞,史迁下室。」
三、辞典修订版
有名的贤臣。《汉书.卷六.武帝纪》:「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名臣文武欲尽。」《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昔上将之耻,绦侯幽狱;名臣之羞,史迁下室。」
四、其他释义
1.有名的贤臣。
五、关于名臣的造句
1、可越是风光,荀彧发觉离自己的理想越遥远。一门心思的隔绝汉室,一门心思的告诫雒阳系不要与曹公对抗,看似是出自爱护之心,可荀彧忽然发觉自己的所作所为,非但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名臣所为,反与史书中那些权奸越发相似。马伯庸?
2、号为硕甫名臣的杜文端、冯文毅诸公,都不过仰亲贵鼻息,伴食中书过一辈子是了,天下安危,与他一毫都不相涉。
3、在康熙朝名臣辈出,“宦海”沉浮的年代,明珠罢相削权,索额图身死囹圄,徐乾学去官之后郁郁早逝,高士奇倍享尊荣却被斥退回藉。
4、书院由彼时湘军重要首领、“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胡林翼亲自创办,曾国藩、左宗棠等倾囊相助、共同参与建设,成为一段佳话。
5、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是大清入关后的第一批进士,祖父刘启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更是一代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6、守正直而佩仁义。出自: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
六、关于名臣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