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饮食的方法 科学饮食吃什么食物好
目前一些人追求“科学饮食”。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全球大约有28%的人患上一种新的饮食失调症,即健康食品痴迷症。这种患者拒绝摄入动物脂肪、化肥种植产品和包装产品,最终导致身体缺少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造成营养不良,引起代谢失调,以40岁以上的女性最易得此症。这些患者不吃肉类、海鲜、蛋、奶和奶制品,有的拒绝食用谷蛋白食品、发酵食品、糖、茶和咖啡等。可见,这不仅是对健康食品的误解,也是对科学饮食的误解。科学饮食不可走极端。那么,如何才是科学饮食呢?我们认为,做到杂与适量,达到合理营养,能让人吃出健康,就是科学饮食。
所谓吃得“杂”,就是要选食多种食物(如吃粮、豆、蔬菜、水果、肉、鱼、奶、蛋类、坚果、菌藻类等)、不同品种的食物(因为在同类食物中,不同品种食物的营养成分有别)、一定数量的粗杂粮和一定比例的肉、鱼、蛋、奶等。在畜、禽、肉、鱼中,以鱼为主较好。在正常情况下,可每天吃25~50克鸡蛋,饮用300克牛奶。
科学饮食除了食物要杂外,更要适量,因为,任何再好的食物也要适量,过量就可能对健康不利。然而,不同个体摄入的食物量是不同的,故适量应根据个体具体情况而定。如老年人每天平均摄入粮食300~400克、大豆20~30克,蔬菜300~400克,水果100~200克、畜禽肉与水产品100~125克,乳类300克、蛋类25~50克、烹调油不超过25克、食盐最多6克。早、中、晚三餐的摄入量应合理分配,分别占总量的30%、40%和30%。必要时还要适量服用外源性的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如老年人,在膳食不均衡、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时,可适量补充一些外源性维生素、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制剂,以预防慢性疾病。
科学饮食,除了注意“杂与适量”外,更要能吃出健康,这是科学饮食的基本原则。那么,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呢?国内有专家提出了如下几点。
第一,食物搭配合理。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五谷(麻、麦、稷、稻、豆)为主,是主要的营养来源;食李、杏、枣、桃、栗,五果为辅,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量吃犬、羊、牛、鸡、猪等五肉作为补益,提供热量;吃韭、葵、葱、薤、藿等五菜为充,补充纤维素和微量元素。
第二,食不要偏嗜。因为五味太过,容易伤及五脏。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许多疾病的原因之一。
第三,食不要过量。饮食应有节制。
第四,食要有所宜。要注意时节相宜,如冬季不宜食用绿豆,夏季不宜食用荔枝、羊肉、樱桃等。吃的食物的温度宜选择在40~60℃之间为佳。
第五,食要避禁忌。如五味的禁忌是,辛走气,则气病不可多食辛辣;咸走血,则血病不宜多食咸;苦走骨,则骨病不宜多食苦;甘走肉,则肉病不宜多食甘甜食物;酸走筋,则筋病不宜多食酸。
此外,饮食杂乱,容易引起疾病。不顾时令,胡乱杂食也很容易引起病痛。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