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体文的汉语大词典是:见“骈体”。
骈体文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骈体文详细内容】
⒈见“駢体”。
二、网友释义
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三、国语辞典
文体名。讲究句式、对偶,辞藻华丽,声律和谐及多用典故。其文体酝酿于东汉,盛行于南北朝。因其字句皆成对偶,故称为「骈体文」。相对于散文而言。骈体文[piántǐwén]⒈文体名。讲究句式、对偶,辞藻华丽,声律和谐及多用典故。其文体酝酿于东汉,盛行于南北朝。因其字句皆成对偶,故称为「骈体文」。相对于散文而言。近四六文
四、其他释义
1.见'骈体'。
五、关于骈体文的造句
1、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
2、这是文化名人易中天写的四六骈体文《克拉玛依赋》。
3、你要写成六朝文章,骈体文,那就无趣了,可有的偶尔小对仗,还是可以看出中文特色。
4、当然,人们也不会忘记那片最著名的《滕王阁序》,该骈体文中的涉及的东西大都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5、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候补的饿殍在沟壑边吟哦;鞭扑底下的囚徒所发出来的不过是直声的叫喊,决不会用一篇妃红俪白的骈体文来诉痛苦的。
6、刘昊打开一看,又是洋洋洒洒的骈体文,他直接越过前面的称赞,找到自己的名字,轻声念到“特封刘昊为定远将军,升骑都尉为上骑都尉,授紫鱼袋···”。
六、关于骈体文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