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出生时间:1398年5月13日。字号:字廷益号节庵。所处时代:明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去世时间:1457年2月16日。别称:于忠肃、于肃愍、于少保。主要作品:《入京》《岳忠武王祠》《咏煤炭》《咏石灰》《荒村》等。主要成就:组织北京保卫战;改革军制。
关于于谦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于谦的诗词 点此查看于谦的详细内容
《石灰吟》、《荒村》、《入京》、《咏煤炭》、《立春日感怀》、《观书》、《过菊江亭》、《平阳道中》、《咏石灰》、《北风吹》、《岳忠武王祠》、《除夜宿太原寒甚》、《春晓·昼静暖风微》、《题画·江村昨夜西风起》、《古意·妾颜如花命如叶》、《题孟浩然踏雪寻梅》、《暮春遇雨·暖风吹雨浥轻尘》、《过韩信冢·蹑足危机肇子房》、《秋鸿·相呼相唤过南楼》、《百冈冬雪·冻合长河岁暮天》。
二、介绍
于谦(1398-1457),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ān]。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汉王朱高煦[xù]之叛。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颂声满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进京觐见因不向王振献媚送礼,引起王振不满遭其暗地指使其党羽李锡给他加上对皇帝不满的罪名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三、评价
于谦一生,可谓历经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的磨难。先是参加科举考试时,以状元的文才被降到三甲第九十二名,几乎名落孙山。无它,就因为他不肯对主考官溜须拍马招致妨恨而已。等到当上官,又因为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而受到排挤打击。人家当官前呼后拥,尽显官威;于谦当官便服一套 瘦马一匹。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却说他坏了官场规榘。 公元1449年,蒙古侵略军席卷南下,明英宗偏听全无军事常识的太监指划,结果土木堡一战,明朝最精锐的三大营,共约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明英宗做了阶下囚。消息传到京城,有人主张南逃,有人主张投降。危急关头,于谦挺身而出,痛斥种种逃跑主义投降主义,调集各路兵马保卫京城。敌方以明英宗为人质,要明朝朝廷投降,否则就杀掉英宗。有人又主张献城投降以保英宗之命。于谦却义正词严地质问:到底国家民族重要,还是英宗的个人生命重要?坚决拒绝敌军最后通牒。于谦带领22万大军,坚守京城,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侵略者见死伤惨重捞不到半点油水,又顾虑中原毕竟国大力大,正所谓烂船尚有三斤钉,一个不小心被于谦过来恐怕后果堪虞。就卖个顺水人情,在退军之时将明英宗送回明朝廷。明英宗回朝登位不思于谦抗敌之功,却恨于谦不听蒙古兵之劝,几乎命丧刀下,就找个借口把于谦下狱,随即斩首,一泄私愤。一直到明英宗死后,明宪宗登位,才为了平息收买人心,下令为于谦落实,平反昭雪。生衰死荣,令人握。怪不得民谚说:忠忠直直,终须乞食,奸奸狡狡,朝煎晚炒。
四、后代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中西部的于家石头村现有400多户人家,当地人说,其中大多都姓于,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的后裔。 于家村是于家乡所在地,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距今约有五百年的历史。1988年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命名为“于家石头民俗村”。石头村是一个环山的小村子,村南面还有一座小山,但海拔并不高。地理位置可谓奇特:小村庄建在一个四面环山,中间不到一平方华里的小盆地里。道路在山脚下,蜿蜒曲折好多圈,终于柳暗花明,看到“于家村”三个大字,“不到村口不见村”果然名不虚传。 当地老人说,800年前先祖于谦遇害后,其子前往冀晋交界娘子关的南峪村隐居,后生有三子。成化年间因生活所迫,于谦之长孙于有道迁居到于家村。于氏先人靠勤劳的双手,代代开山凿石,辈辈垒房盖屋,建造了规划有序、工艺奇特、粗犷豪放、独具特色的石头村落。500年后的今天,于家村已是河北省知名的石头村旅游区,石楼石阁, 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桥石栏,随处可见。于氏宗祠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石头四合院,宗祠的大院北面(正房)是祠堂,门首悬挂“僾见忾闻”(音ài jiàn xì wén,寓意仿佛看到先祖的身影听到先祖的叹息)金字匾额。门口两边挂有镌木楹联,上书: 基业远遗祖德恩泽大,藻苹时荐百世水源香。 于有道有五个儿子,家谱上分为五股,黄缎围帐制成的家谱上星罗棋布的排列着先逝者姓名。这里每年会举行盛况宏大的祭祀活动,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遥想于谦当年以石言志,如今泽被后世,今日余家后人秉先祖遗德,将当年与世隔绝的避难之地,改造成现实的世外桃源,开放的山村。于家村独特的石头文化、淳朴的民风已经成为致富的金钥匙,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许多学生到于家村写生,画的是风景,学到的是品德。 于家村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仿佛在沉静中回味着这个村落五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它不仅是一部用石头抒写的村落史诗,更是一部用石头抒写的家族史诗。 多少年来,于谦是如何被害的却成了一个千古之谜。于谦后裔于德培老人告诉记者,2008年的2月28日,塘头于氏后裔到在杭州的“于谦词墓”进行了祭拜。有人说于谦被害时是被砍头的,可他却不认同。从塘头于氏后人世世相传得知,他认为当时于谦遇害时却是被“腰斩”的,而且有遗存为证。在塘头老街北头德源桥向东有个“半腰巷”,巷名的来历于氏老人口口相传,它是纪念于氏远祖于谦的悲惨历史,于谦惨遭奸臣时,是被“腰斩”于北京,所以就把这条老巷取名为“半腰巷”,此巷至今仍存。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