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对未被逮捕或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要求其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并保证随传随到。在取保候审期间,被保释人有一些规定要遵守,如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及时报告住址和联系方式变动、不得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或伪造证据。被批准外出的人可以去外地,但需出示批准文件以避免被盘查或抓捕。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机关、人民和人民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依据新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因此,取保候审期间,如果没有执行机关的批准去外地是不可以的。但是只要经过批准的就可以去外地,当然也可以在外地宾馆或酒店开房了,不会被盘查或抓,如果有查到,你可以将经过批准外出的文件给看。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人员的外出及盘查风险
取保候审人员在经过批准后可以外出,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根据相关规定,他们可以在外地宾馆或酒店开房,但需遵守相关规定和条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有权进行盘查,以确保取保候审人员遵守规定并不会逃避审判。因此,取保候审人员在外出期间应保持合法行为,遵守规定,并随时配合警方的盘查要求。违反规定可能会导致取保候审被撤销并重新被拘留。因此,取保候审人员应当谨慎行事,避免违反相关规定,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审判进程的顺利进行。
结语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和监管。根据相关规定,取保候审人员在经过批准后可以外出,但仍需遵守一系列规定和条件。在外出期间,取保候审人员应保持合法行为,遵守规定,并随时配合警方的盘查要求。违反规定可能导致取保候审被撤销并重新被拘留。因此,取保候审人员应谨慎行事,避免违反相关规定,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审判进程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二条 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将保证金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六条 人民、人民和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 人民、人民和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