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重伤罪的主要特征及刑罚,根据《刑法》第235条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行为人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导致他人重伤,无预见且不可预见的情况属意外事件,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若行为人故意造成受害人重伤,根据《刑法》第234条规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重伤包括肢体残废、毁容、丧失器官功能等情况。
法律分析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过失致人重伤罪,是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太过自信,以致发生被害人重伤的结果。应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1.过失致人重伤的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身体健康的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给他人身体造成重伤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但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不对本罪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是出于疏忽大意的过失或过于自信的过失。
因此,过失重伤罪的本质特征在于:行为人既没有杀人的故意,也没有伤害的故意,只是出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才造成被害人重伤的结果,如果事实证明行为人对白己行为引起的重伤结果的发生并没有预见,而且根据实际情况也不可能预见,则属于意外事件,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罪过,因而对重伤不负刑事责任。
2.如果行为人对受害人重伤结果出于故意的目的。应根据《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此外,根据《刑法》第九十五条规定:本法所称重伤,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伤害:
(1)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
(2)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
(3)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
结语
过失致人重伤罪根据《刑法》规定,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造成他人重伤的情况下,应承担刑事责任,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该罪的主要特征包括侵犯他人身体健康权利、给他人身体造成重伤、行为人为一般主体,且出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如果行为人无法预见重伤结果的发生且无罪过,则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然而,若行为人故意造成重伤,则依据《刑法》第234条,将受到更严厉的刑罚。根据《刑法》第九十五条,重伤包括残废、毁容、丧失器官功能等对人身健康造成重大伤害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五节危害公共卫生罪第三百三十五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