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情况下可以主张赔偿损失,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解除合同可以通过协商、法定条件或因违约等方式实现;解除合同必须是已经合法有效的合同,并满足特定条件,当事人需行使解除权才能终止合同。
法律分析
一、解除合同情况下是否可以主张赔偿损失
解除合同情况下可以主张赔偿损失,如果因为对方违约而解除合同,则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解除合同情形民法典
解除合同情形民法典:
1.可以协商进行解除,即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2.可以通过法定解除,即在法定的解除条件发生后解除合同;
3.可以因其违约解除,即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解除合同的特征
1.解除合同仅适用于已经合法有效的合同。所谓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合同只有在依法成立并生效后,才存在解除的可能性。无效合同和可撤销的合同都不存在解除的可能性。
2.解除合同须达到一定的条件(或者原因)。这种条件依据解除权发生的依据不同,可将解除权分为约定解除权和法定解除权。
3.解除合同必须有解除的行为。解除合同的原因出现后,合同并不当然发生解除的效力,只有当事人在有效期限内行使解除权后,合同才能因解除而终止。
结语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解除合同情况下可以主张赔偿损失。当一方因对方的违约而解除合同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可以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可以根据情况请求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解除合同可以通过协商一致、法定条件或违约行为等方式进行。解除合同必须是已经合法有效的合同,并且需要行使解除权。只有在当事人有效行使解除权后,合同才能因解除而终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六百一十七条 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人可以依据本法第五百八十二条至第五百八十四条的规定请求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六百三十四条 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数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支付到期价款的,出卖人可以请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
出卖人解除合同的,可以向买受人请求支付该标的物的使用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章 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第五十一条 合同标的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货人签收时间为交付时间。合同标的为提供服务的,生成的电子凭证或者实物凭证中载明的时间为交付时间;前述凭证没有载明时间或者载明时间与实际提供服务时间不一致的,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合同标的为采用在线传输方式交付的,合同标的进入对方当事人指定的特定系统并且能够检索识别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合同当事人对交付方式、交付时间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