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排球运动员的伤病原因和预防
摘要: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及预防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内外两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预防对策,为教学、训练及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预防
Abstract: The volleyball athlete's movement damage and the preventionappears in the teaching training and the competition extremelyimportantly, this article mainly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and thediscussion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two aspect factor, proposed the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for the teaching, the training and the competition provides thereference.
Keyword: Volleyball athlete; Movement damage;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G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运动损伤是从事某项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不同于一般工作生活中的损伤,它与项目技战术特点,运动员本身,训练强度、环境条件密切相关。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新的技战术被广泛运用,比赛日趋激烈,导致运动员的训练负荷不断加大,易造成运动损伤。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妨
碍其训练、比赛和运动生涯,可见训练的科学程度与伤病预防非常重要。研究损伤的原因、规律可以有效的预防其发生,为改进教学训练方法和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意义。
1运动损伤的性质和易伤部位
排球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是膝关节损伤、腰肌损伤、肩关节损伤和踝关节,究其原因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损伤。综合资料显示,排球运动损伤多发生在膝关节、踝、腰、指、腕、肩等部位,踝关节比例最大,多为急性损伤,膝关节的损伤次之,多为慢性损伤。
2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2.1 内部因素
2.1.1 思想因素
运动员对损伤及预防认知不足,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表现为求胜欲望较强烈,逞强、蛮干、有着不服输的精神易造成运动损伤。
2.1.2心理因素
心理素质与运动损伤有一定的关联。排球运动员缺乏运动知识和经验,在训练或比赛中存在有紧张、胆怯、犹豫等各种心理障碍。研究已证实心理方面的因素对运动员损伤的影响很大,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这些问题,普遍认为心理压
力的增加提高了受伤的可能性。研究表明运动损伤与疲劳程度有很大联系,一般状况下我们只重视生理疲劳的恢复,而忽视了心理疲劳的恢复。
2.1.3身体因素
运动员根基差,身体素质相对薄弱,在比赛中要求有较强的腰腹力量,腿步的力量和弹跳能力,日常素质训练强度不够易造成运动损伤。损伤后没有完全恢复其功能就过早的参加训练极易造成二次损伤。损伤后误诊造成受伤部位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或在训练比赛过程中意外也会引起损伤,
2.1.4 准备活动因素
运动员对准备活动不重视经常导致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通过资料分析,缺乏准备活动和准备活动不合理是造成运动损伤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后不放松,随便敷衍,长期如此也是导致身体各部位损伤的潜在因素。
2.2外部因素
2.2.1 教练员因素
教练员在组织、方法、训练内容的安排和方法上不合理,比赛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指导,这都会给运动员带来潜在的影响,可能导致组织纪律混乱,违反活动规定、比赛规则等,这也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调查统计发现专项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中受伤的人数明显多于比赛时受伤的人数。
2.2.2运动负荷
训练或比赛中负荷量强度过大是造成运动损伤的最直接原因。超强度的训练使身体过度疲劳,各项功能下降造成运动员技术动作变形,注意力下降,反应迟缓。要充分考虑到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运动负荷不能超过了其可以承受的身体负担量,避免局部负荷过大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2.3环境因素
场地器材设备落后和陈旧不符合规格要求,如水泥地、场地不平齐、过硬、过滑,有小碎石或其它杂务等都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器械安装不牢固或安放位置不妥当,球网的高低、训练中缺乏必要的护具,运动时服装鞋袜不符合训练要求,以及场地光线不足等都会造成各种伤病的发生。另外,气候条件对运动损伤的发生也有一定关联。
4预防与建议
4.1 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加强预防观念和教育,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了解运动损伤的起因,充分认识到运动损伤对身体的危害,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树立运动损伤的防治意识,加强医务监督,懂得损伤处理和伤后的恢复性训练。
4.2培养心理素质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运动损伤的发生及身体机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运动前的心理调节也是防止运动损伤的重要因
素之一。运动损伤后可能引起运动员心理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教练员对运动员进行心理分析,培养和提高心理素质,缓解心理压力使其尽快恢复。
4.3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合理安排准备活动,不要操之过急,动作缓和,幅度、力度、速度要循序渐进,加入一些肌肉伸展性练习,主要集中在肩、腰、膝、踝关节上,加强专项性的准备活动,尤其易伤部位。放松运动能及时消除疲劳,使身体恢复良好的状态,预防延迟性肌肉酸痛。
4.4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要循序渐进区别对待,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训练水平和项目特点来安排运动负荷。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发现过度疲劳时要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受伤。
4.5加强医务监督和完善运动场地设备
定期对运动员体格检查,严格控制带伤、带病参加训练和比赛,对不良反应者采取保健措施。加强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对已损坏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加大体育设施的投入,增加保护设备避免或减少场地器材不规范造成的运动损伤。加强体育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5结论
运动损伤与教学、训练及比赛永远是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在体育竞技中表现最为突出。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
作不规范,缺乏预防与保护意识,身体训练不科学等成为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高度重视,做到预防为主,懂得进行急性伤病处理及伤后训练与恢复,以便尽早投入训练和比赛中,提高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
参考文献:
[1]周伟峰.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分析与预防[J].邵阳学院学报,2006(3)83~84
[2]余丙炎.排球运动中易伤部位的损伤原因与预防措施[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8)72~74
作者简介:(排版请保留)
李丽丹出生于1983年女壮族研究生学历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助教籍贯:广西南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21652002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