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同比增三成
昨日,记者从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和一些心理咨询机构了解到:7月以
来,他们接到的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三成,其中,关
于学业方面的问题占60%以上;从年龄结构上看,心理咨询者呈现低龄
化特点.
专家表示,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除了及早预防、及时“体检”,更需要家长、学校及全社会的共同配合.
心病寻“心药”暑期有成效
昨日,记者在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和一些心理咨询机构了解到,暑假期间,前来寻求心理辅导的青少年比平时多了不少.
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杨延卿说,7月以来,该协会共接到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案例50多例,比平时增加35%,比去年同期增加30%.
假期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多了,主要是平时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晓静说,暑假心理咨询门诊升温,并不是说在
家长只能趁假期带孩子来诊断.
杨延卿表示,假期是个特殊的时间段,一些孩子考试失利,容易产
生失眠、焦虑等问题.此外,暑假期间天气炎热,易引发心理烦躁、情
绪变化等,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辅导治疗需要时
间,一次两次很难见成效,不可操之过急.利用暑假治疗‘心病’,时
间较充裕,易取得效果.”杨延卿说.
学习压力大“压”出心理病
记者了解到,自放暑假至今,青少年来咨询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人际关系、网瘾、早恋等方面,而学习方面的咨询占到六成.
杨延卿分析,咨询学习方面的人数最多,说明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普遍较大,即使是在暑假里,孩子们心里一直萦绕着“考试、分数、排名”.
首先,从咨询的案例来看,不少孩子学习成绩差,易产生学习型焦虑和自卑感,一进入学校或是考场,就心慌、出汗.
其次,前来咨询的初二和高二学生明显增多 .
另一方面,不少孩子暑假期间周旋于各种培训之间,掉进了“第三学期”牢笼.紧张忙碌的“赶课”生活,让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
“心病”低龄化多因家庭教育缺失
杨延卿介绍,从这段时间进行心理咨询的青少年年龄上看,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往来我们这里咨询的青少年一般在8岁至18岁.今年暑假期间,该协会却接待了近10名5岁左右的心理咨询者,这是往年从来没有的”.
个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家庭关爱,孩子孤僻、不善交流、学习成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钱华说
绩不理想;单亲家庭的“问题孩子”往往心理较脆弱、敏感、缺乏安全感,在学校人际关系紧张;家长对孩子要求太过严苛 ,造成孩子
反应慢、木讷、胆小 ,无所适从,甚至自残.
在采访中,不少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认为,心理问题的产生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后天因素.关于后天形成的心理问题,家庭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家庭是孩子心理问题的第一道防火墙,很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都是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
家庭学校联合帮孩子摆脱“心理困境”
杨延卿说,亡羊补牢式的心理咨询虽然对处于“心理困境”期的孩子有一定帮助,但是家长们要注意,孩子的心理问题还是要以预防为主.
学校应该更加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多举办心理健康讲座,聘请专职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做到不出校门,孩子的心理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李晓静认为 , 家长在给孩子安排暑期生活时
,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
上, 了解孩子的需要 . 通过有弹性的、逐步递进的计划引导孩子自我
分析、自我管理和自我安排;平时应该多陪伴、关心、尊重孩子 , 业余时间要多学习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 , 减少和避免孩子们产生心理问题;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交流 , 重视每一次家长会 , 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 , 当发现问题时 , 要进行耐心开导 , “开药方”要趁早 .
此外 , 全社会都要营造良好的环境 , 建立留守儿童家园 , 引导学校注意加强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 . (洛阳日报记者王晓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