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孔繁森》教学随笔 篇8

《孔繁森》教学随笔 篇8

来源:爱玩科技网


  一、说教材

  《孔繁森》一课讲述了孔繁森收养三个藏族孤儿,并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上学读书的动人事迹,赞颂了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第二自然段写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藏族孤儿。第三自然段写孔繁森去医院献血。第四自然段写孔繁森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孤儿上学读书的事情感动了藏族同胞。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教材特点,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定为学习课文2-4自然段。

  二、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费”“助”。

  2、感悟文本语言,体会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知道孔繁森为加强汉藏两族团结作出了杰出贡献。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优秀”一词去感悟孔繁森的高贵品质,有如下几个点需要重点解决:

  1、给予孩子想象的空间,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孔繁森会怎样“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来抚养”三个藏族孩子。

  2、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医生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献血,后来又为何“勉强答应”的,孔繁森是如何“再三恳求”的。

  3、理解歌词所蕴涵的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主,以悟为核,以生为源,以积累和运用为目标”。本课人物以及人物的生活离学生生活太遥远太陌生,要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一篇课文来完全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思想内容、认识课文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感受课文所反映的社会意义是很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依托文本层层递进地去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能力,触碰那根敏感的情感之弦,凭借图片和歌曲进行渲染,并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上进一步引导、体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

  四、 说教学流程及设计理念

  (一)歌曲渲染,导入课题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更快地进入课堂,上课前我就播放赞颂孔繁森的歌曲《公仆赞》,用歌曲来渲染气氛,不仅起到了铺垫作用,也帮助我自然导入课题

  (二)走近孔繁森,感悟朗读

  通过请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告诉了我们哪几件关于孔繁森的事?走近孔繁森。

  学习第二自然段主要有这样几步:

  1、结合“5.12”四川汶川发生的地震,借助图片加深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顺利过渡到1992年拉萨市附近的那场地震带来的灾难,抓住“孤儿”一词了解三个藏族孩子的可怜,并指导朗读。

  2、结合实际生活丰富文本语言,“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亲生儿女,说说父母平时怎样对你们的?”孔繁森是如何“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来抚养”三个藏族孩子的,通过联系比较,体会到孔繁森作为一个干部,平时工作很忙,竟然能这么周到细心地关心照顾别人的孩子,从每一件细微的事情中体会“优秀”。同时也丰富了这几个机械、枯燥的文字符号所包含的感性的生动的内容。

  3、联系本段内容说说你想对孔繁森说什么?感情朗读本段。

  学习第三自然段主要有这么几步:

  1、自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为什么?

  2、抓住“夜里”“悄悄地”两个词语读懂人物心理,知道孔繁森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自己献血的事情,从中体会出孔繁森的无私。

  3、用读读说说的方式读懂“请求”“恳求”“再三恳求”,明白“请求”与“恳求”的区别,体会孔繁森不顾自己身体情况,坚决要求献血的迫切心情和真心实意。

  学习第四自然段主要有这么几步:

  1、点明孔繁森献血的原因,知道孔繁森在用生命之血抚养着三个藏族孩子,进一步体会“优秀”。

  2、紧接着围绕“藏胞知道孔繁森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三个孤儿上学读书的事后有什么反应?为什么感动得流下了热泪?”等问题,知道藏胞们对孔繁森的感激之情,相机播放传达藏民心声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再借助孔繁森来雪域高原之前与之后藏胞生活水平变化的图片,体悟孔繁森为藏胞付出的心血,知道是孔繁森让藏胞们有了幸福的生活,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代表着汉族人民对藏族人民深切的关怀,是孔繁森架起了汉族和藏族人民友谊的桥梁,从而使学生理解了歌词,也把全文推向最高潮。

  3、有感情朗读歌词,使文章主题进一步得到升华。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