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确? 定? 的? 猜? 想——《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单位:湖北武昌实验小学? 邮编:430000姓名? 陈英
教材分析
《恐龙的灭绝》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推测恐龙灭绝原因的科学小品文。该文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文本叙述的对象充满吸引力。它是许多科幻影片或书籍中被同学们喜闻乐道的主角——恐龙,这种吸引必然会孕育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2.文本精美的插图及不确定的猜想:“链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世界仿佛将读者带回到了中生代时期的恐龙世界。
3.文本的语言虽说平实,还带些科学性术语,但字里行间仍流露出对曾发生在地球上的一个生命物种灭绝性灾难的悲痛,引发读者从内心去感悟生命的意义。
设计理念:
依据教材特点,设计并实施使学生想象与语言发展同步的教学策略即创设一定的情境。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恐龙“灭绝”的几种猜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开展合作探讨。在研读文本的同时将文字与心像相结合,通过读在脑海中将文字化为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形象,体会感悟生命的意义,然后再回归到语言文字,表达自已内心的真实感受。强调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画画。
教学流程
一、 导语激qing,激qing好奇
1、(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漫游在遍布恐龙的世界里。)
师:庞大的恐龙家族在6500万年前曾经是地球上的真正主人。看,它们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戏耍。可是它们现在——(引导学生齐读课题中的“灭绝“)
2、灭绝指的是什么?谁能说一说?
3、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去了解的是什么?
(请生回答,师相机出示书上的句子“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呢?”并请三位学生反复朗读。)
(找寻精美的画面与课题的反差,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孕育学生进一步学习文本时的积极情感,直奔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二、 探究学习,升华情感
1、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看看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几种说法,分别是什么?
(请生交流,师相机归纳板书)
2、你对哪种说法最感兴趣?就在书上找到介绍这种说法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理由。
3、请生在全班交流,师相机引导读文本。
(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说法进行个性化的探究与表达,珍视的是学生个体的体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此环节也想体现读文过程中的点面结合,师生、生生立体式的互动交往的课程理念。)
(1)寒冷说
a你从哪个自然段了解的?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b(多媒体课件展示“冰天雪地”的画面,师伴随凄凉的音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师:6500万年前,有一段时间,地球上突然变得十分寒冷。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它们不得不在这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寻找它们赖以生存的食物。北风呼啸,恐龙的身上没有保暖的皮毛,它们走得是那么吃力。突然,一只年幼的小恐龙痛苦地倒下了,它身旁的母亲——(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想象)你看到了什么?这时又有一群恐龙倒下了,你们看到了什么?就这样一群群恐龙由于耐不住寒冷,慢慢地消失在白茫茫的雪地里。(引导学生朗读课题“恐龙的灭绝”)
c同学们让我们轻轻地拿起书,一起朗读第二自然段吧!
(以课件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恐龙在恶劣的环境中为生存而抗争的丰富想象,唤起学生的心灵情感,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的生成的特点。)
(2)行星撞地球
a你从文中什么地方了解到的?能读一读吗?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b指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理清第三自然段的句与句的联系。齐读第三自然段
c这种说法的依据是什么?科学家又是怎样猜想这个过程的呢?
(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及解说)
d让我们将刚才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感受到的带入到这段文字中有感情地读一读。
(通过让学生运用“因为……所以”的表达形式,帮助他们理清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凸显语文课堂中的读说相结合的学科特点。)
(3)偷蛋说 传染说 只孵雄性
引导学生交流,说说相信这种说法的理由。
4、除了以上的猜想,你们认为还会有哪些原因使恐龙灭绝?
指名介绍自己的猜想。
5、在这些猜想中,有没有让你产生怀疑的地方?指名说。
6、出示书上句子“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能让人完全信服。”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从肯定中寻找否定,顺其自然地理解文中的句意,采用的是“不为而治”的教学策略。)
三、 学写“谜”字,拓展延伸
1、出示“谜”,指导学生按正确的笔顺书空。(先写“言”旁,再写“米”字,最后写走之。)
2、观察“谜”各部分比例,师范写,指导学生认真书写,写美观。
3、在地球存在的几亿年中,还有许多动、植物灭绝了,你知道哪些?
4、想去了解它们灭绝的原因吗?(师向生推荐相关网站或书籍。)
(整节课自始至终都是围绕“谜”而探究文本的内涵,最后又回归到“谜”引发学生到大语文场——生活中继续探究。体现新课程中的大语文观的理年念。)
教学反思:
走近学生,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恐龙,他们从电影书籍中观看到形态万千的恐龙形象,了解到相关恐龙的各种信息,搜集、珍藏着恐龙的模型,有的学生还能当场为你娓娓道来好几种恐龙的长相及它们的生活习性,恐龙对孩子们真是充满了吸引力。所以文章的语言虽然很平实,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十分盎然,即使是在教学结束后的课间休息时间里,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学生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继续谈论着、争辨着恐龙灭绝的原因。本节课我最满意之处是首先让学生互相交流文本中让自己信服的“灭绝”原因,再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置于一个相互不断地否定与开启新的想象的过程中,始终让学生对“灭绝”的“谜”有浓厚的兴趣。这样的设计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又实现了合作探究,达到一个思想+一个思想>一个思想的效果。课堂上最让我难忘的片段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想象在严寒冬天,恐龙为求“生”而奋力挣扎的“壮美”画卷。伴随着想象,学生的朗读流露出的是文字背后浓浓的真情。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