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到京师·城雪初消荠菜生作者

到京师·城雪初消荠菜生作者

来源:爱玩科技网


《到京师·城雪初消荠菜生》杨载作者:杨载

《到京师·城雪初消荠菜生》作者:杨载。年代:元代。出生地:福建浦城县。去世时间:元至治三年八月十五(1323年9月15日)。主要作品:《到京师》《赠孙思顺》《题沈君湖山春晓图诗卷》《春晚喜晴·积雨俄经月》《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等。主要成就:杨载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四大家”。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到京师·城雪初消荠菜生的详细介绍:

一、《到京师·城雪初消荠菜生》的全文 点此查看《到京师·城雪初消荠菜生》的详细内容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二、背景

元武宗时,年过四十的诗人以布衣召为翰林国史编修官,初到京师,在久冬逢春之时,写下了这一首绝句。

三、注解

雪:积雪。

消:消融。

荠菜:地方上叫香荠,北方也叫白花菜、黑心菜,瑶家叫“禾杆菜”,河南、湖北等地区叫荠荠菜,四川人叫“干油菜”,是一种人们喜爱的可食用野菜。

角门:小的旁门。

深巷:指偏僻的小巷。

少:稀少。

春:春天。

四、《到京师·城雪初消荠菜生》杨载其他诗词

《到京师》《题沈君湖山春晓图诗卷》《暮春游西湖北山》《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水龙吟·鸿沟定约东归》

五、赏析

此诗描写初春之景,既表达了作者的苦闷心情,又表达作者因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充满希望的心情。 诗的前两句"城雪初消荠菜生"点出地点和时令。"城"这里指元代京城大都,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在中国古代封建士子们的眼里,京城往往负载着他们的政治希望,仕途的沉浮荣辱往往决定于停驻京师或是离开京师。"初消"指雪刚刚消完,或许还有些残留。但严寒再也不能笼罩大地了,几处丛生的荠菜已经冲破开始酥松的冻土,崭露出勃勃的生机。可能它还很微弱,但在满目萧瑟的初春之际,何一点新绿都是生命勃发的象征,都蕴含着无尽的希望。"角门深巷少人行"以环境的寂静落寞,说明诗人境况的冷落。元代,儒士的地位、出路和境遇始终是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在起用儒士为官的问题上存在着民族歧视,以及与此有关的权力分配的不平等。元代的科举又时行时废,科举制度本身又有诸多不利于汉族士子的规定。因此,汉族士子进仕的机会非常有限。 诗的后两句“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就在这寂寞寥落的偏僻小巷里,突然"柳梢听得黄鹂语",一声清脆的鸟鸣,从柳梢枝头传了下来,打破了所有的沉寂。黄鹂本无情,此时却有语。"此是春来第一声"把诗人心中那种惊喜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此诗所设之景无一不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的确达到了"景中含意"。全诗出语自然,不假雕饰,表面景色清丽,内里情趣盎然,景情相与融合。 ?

六、译文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京城大都的积雪刚刚消融完,几处丛生的荠菜已经破土而出,偏门出的偏僻小巷行人稀少。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突然一声清脆的黄鹂叫声,从柳梢枝头传了下来,这是标志着春天来临的第一个声音啊!

相同朝代的诗歌

《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双调东君》《双调·正秋兰九畹芳菲》《双调·大司命》《双调少司命》《双调山鬼》《双调·问湘君何处翱游》《双调·河伯》《双调·望朝暾将出东方》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到京师·城雪初消荠菜生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