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茅塞的国语辞典是什么

茅塞的国语辞典是什么

来源:爱玩科技网


茅塞的国语辞典是:茅草塞山径。语出《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后比喻知识未开,思路不通。《西游记.第三六回》:「长老闻得,亦开茅塞。正是理明一窍通千窍,说破无生即是仙。」。

茅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茅塞详细内容】

⒈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引《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閒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睨温泉之峡,当在其南,中亦有峡南下,第茅塞无径,遂随道西北上。”后人用《孟子》语意以比喻思路闭塞,或愚昧无知;且多作为自谦之词。宋王明清《挥麈馀话》卷二:“仲信寓越之萧寺……时一相过,未尝不剧谈终日,有补于茅塞为多。”《三国演义》第三八回:“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覩青天。’”清李渔《蜃中楼·述异》:“吾兄真解人也,小弟胸中茅塞,不觉顿开。”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只不过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可是好像使道静顿开茅塞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

二、网络解释

茅塞这“顿开茅塞”作为一个相关成语,其语源正出于孟子这里,没有“茅塞”,谈何“顿开”呢?诸葛亮开刘备之茅塞,孟子开高子之茅塞,假如你我的心被茅草塞住,又请谁来“顿开”呢?

三、综合释义

《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閒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睨温泉之峡,当在其南,中亦有峡南下,第茅塞无径,遂随道西北上。”后人用《孟子》语意以比喻思路闭塞,或愚昧无知;且多作为自谦之词。宋王明清《挥麈馀话》卷二:“仲信寓越之萧寺……时一相过,未尝不剧谈终日,有补于茅塞为多。”《三国演义》第三八回:“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覩青天。’”清李渔《蜃中楼·述异》:“吾兄真解人也,小弟胸中茅塞,不觉顿开。”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只不过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可是好像使道静顿开茅塞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茅塞[máosè]多作为自谦之词。「茅塞」语出〔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四、汉语大词典

《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閒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睨温泉之峡,当在其南,中亦有峡南下,第茅塞无径,遂随道西北上。”后人用《孟子》语意以比喻思路闭塞,或愚昧无知;且多作为自谦之词。宋王明清《挥麈馀话》卷二:“仲信寓越之萧寺……时一相过,未尝不剧谈终日,有补于茅塞为多。”《三国演义》第三八回:“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清李渔《蜃中楼·述异》:“吾兄真解人也,小弟胸中茅塞,不觉顿开。”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只不过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可是好像使道静顿开茅塞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

五、关于茅塞的词语

顿开茅塞  茅塞顿开  分茅列土  茅室蓬户  茅屋采椽  草茅之产  

六、关于茅塞的造句

1、听了老师这番讲解,我茅塞顿开,这类题我都会解了。

2、爸爸的讲理,让奶奶茅塞顿开。

3、年轻人茅塞顿开,旁边的顾客也听得津津有味。

4、听了妈妈的话,我觉茅塞顿开。

5、我在数学题上遇到困难,爸爸指导我后,我茅塞顿开。

6、苦思冥想了很久,电灯光一闪,张珏顿开茅塞,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茅塞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