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境说话
海湾战争爆发前的最后时刻,美国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日内瓦举行谈判,为避免战争作最后的努力。在两国代表团下榻地点的安排上,日内瓦方面决定让这两个敌对国家的谈判代表团同时下榻在日内瓦的一家大饭店。饭店总经理赫伯德・肖特说:“这是朝和平的方向迈出的第一步:让他们俩住在同一家饭店里,这样他们都会喝上同样的咖啡。”尽管美伊两国外长的谈判最后还是破裂了,但这位总经理的看法仍然不无道理。因为让谈判双方住在同一幢房子里,可以增加双方私下接触的机会,在这种场合,双方可以无拘无束地交谈,双方的立场也可能比正式谈判场合要灵活,态度也要和缓得多。
谈判地点的选择,往往涉及到一个谈判的环境心理因素的问题,它对于谈判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与唇舌剑的论辩交锋相比,谈判空间的合理选择,会大大增强谈判桌上取胜的“砝码”,这不仅表现在政治谈判上,同样也表现在商务谈判上。
一家日本公司想与另一家公司共同承担风险进行经营,但困难的是,那家公司对这家日本公司的信誉度不十分了解。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关人员请这两家公司的决策人在一个特别的地点会面商谈:这是个火车小站,车站门口有一座狗的雕塑,在这座雕塑周围站满了人,但几乎没有人在欣赏这件雕塑,而只是在等人。
为什么他们都在这个地方等人呢?原来这里流传着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一只犬,名字叫做“巴东”,对主人非常忠诚。有一次,主人出门未归,这只狗就不吃不喝,一直等到死。后来人们把它称为“忠犬巴东”,把它看成了“忠诚和信用”的象征,并在传说中的这个地方为它塑了像。因此,许多人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和信用,都不约而同地把这儿当成了约会地点。
当两家公司的决策人来到这里时,彼此都心领神会,不需要大多的表白、言语交流,就顺利地签订了合同。
“忠犬巴东”这一形象使得两家公司的决策人的心彼此接近了,置身于这一特定的环境,双方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信任之情。环境是无声的语言,而又强似任何有形的语言,尤其是在言语难于传达的情况下,无声的环境往往能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人是一种具有“领域感”的生灵,人与空间是不可分的,人总是置身于一定环境中的人,并与环境互相作用着,互相影响着。人能够很敏感地接受到环境所释放出来的信息,他自身才华的发挥和能量的释放,也与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