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课是师生在一定的课堂情境下运用口头语言开展口头对话与思想交流的活动。这个活动的开展虽然重在交际,但通过交际也将促进学生智慧与经验的生成及听说能力的发展,因而对于他们习作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校“开源?激情?引路”作文教改实验将口语交际课纳入作文教学体学之中,把说与写结合起来。那么作为农村学校,如何把口语交际与习作衔接起来呢?
一、为学生习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敢于表达想表达的心向
学生的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做到有内容可写。很明显,鼓励学生敢于表达想表达的心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掌握技巧,促进学生尽情地倾吐。只有不受条条框框的,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文章才会最生动、最真实、最感人。
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有的同学因为生活环境的局限性、或受自身性格、阅历、智能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不敢说、不善说普通话,压抑其表达的欲望。教师要分析儿童的惧“言”心理,先从自身做起,牢固树立师生平等意识,在言行、情感上与学生平等相处;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以“趣”为核心,以“情”诱导,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和谐的交际氛围,让学生学会以放松的表情、自信的心态与人交流,逐步养成敢于表达的心向,让课堂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最佳“土壤”。
(二)观察生活习惯
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说话与写作的起点和源泉。因此,口语交际要重视通过交际和说话指导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通过口语交际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喜欢观察生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不可否认现在学生的生活却显得非常单调,他们几乎每天循环着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方式,缺乏语汇的积累。因此,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还要尽量让教学过程贴近生活,多恣多彩的生活会让学生热爱生活,兴趣一旦激起,他们就会自觉地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点滴记忆。
通过口语交际课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学生身边的事、生活见闻和自我体验中指导学生进行认真、详细地观察。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巧搭“说”的舞台,创设富有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情趣的语境,让学生在多恣多彩的“舞台”中,观察表达。如教会学生从生活见闻中抽取精彩,异于他人的内容与大家分享,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学会积累生活素材的能力。可以以放假期间的故事为材料进行练说,“你在放假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或听到、看到些什么有趣、新奇的事,说来听听,看谁说得最与众不同”。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说课外的事,体验生活,分享生活中的乐趣。
(三)听与交流的态度和能力
听是说的前提,说是写的基础,三者相辅相成。培养听与交流的态度和能力,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口语交际强调信息的往来交际,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听,还要适时接话,在双向互动中才能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从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一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魂、机智的听说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交际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所以听与交流的态度和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如何使他们真正发展“交际”呢?教师可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的气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说;可设制开放而熟悉的话题,让学生大胆地畅谈自己内心的一方世界;可创设充足而自然的环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逐步进入自然的交流讨论环境,没有任何阻碍的交际。教师要善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形式力求新颖、多样、趣味十足,让学生爱听、愿说,从而想说敢说会说,说出自己独特的个性,进行平等的交流。此外,还要重视激励作用在课堂上的效果,鼓励、表扬会带给学生更多的自信。平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听说习惯交际方式、态度、礼仪进行精当指点。
(四)说准以至说生动的能力
说准以至说生动的能力为学生习作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是习作的必备条件,是口语交际的最高目标。由于口语具有情境性、不连贯性、随意性的特点,培养说准以至说生动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指导。先指导说普通话的习惯与能力;再指导说准、说完整的能力;对一些用肢体语言表达的部分适当训练学生用口语表达出来;最后指导学生说生动的能力。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比如在教学《买文具》中,可先创设一间大家较为熟悉的文具店,师当售货员,与学生配合表演买文具的过程,引导学生先说准说,并建立了一种平等、民主的口语交际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调动学生交流的欲望。以此为示范,再引导学生想想自己身边发生过的买东西场景,有特别的事出现(如忘带钱了或钱不够时)应如何处理呢?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拓宽了,积极寻找生活中的兴奋点,互说环节中大家滔滔不绝,都乐于把自己的体验与大家分享。教师也可让他们把讨论的情况用肢体语言现场展示一番,还要做到及时而全面发现学生口语中出现的各种弊病,立即予以提醒、点拨和纠正。
(五)说真话、抒真情的态度
说真话、抒真情,是学生习作的灵魂,也应该是学生说话的基本要求。对此,我们要及时从教学中加以培养。但由于种.种内在、外在原因造成学生不敢说、不会说,要培养说真话、抒真情的态度更有难度。教学中,必须把握住这么三点:教学民主;反对全假话、空话、套话;创设说真话的对话情境。英国科学家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任事情,最合适时机的是他们兴致高的时候。”所以,我们应尽可能多地安排一些娱乐活动,让学生边玩边学说。在自由自在的空间让自我表述得以孕育,诞生。玩不仅使学生放松身心,也给说话提供了真的素材,是口语交际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此外,课堂上,我利用实物、直观场景、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或讲笑话、说故事、出谜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走入一个儿童语言天地。想象也是让学生畅所欲言、说真话的好法子,它能让学生感情自然流露,走进富有个性的语言思维世界。
二、借助写话训练促进儿童从“会说”向“会写”发展
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是从外部语言再到内部语言的,所以要从说开始,不断积累语言,以说促写。在这种过程中,写话可做为口语交际与作文的中介,引导口语表达,所以要加强写话和适当开展书面语与口语的转换训练,把写的说出来,把说的写下来。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中,要适当地开展写话教学。
1、恰当地进行写话训练。低年级课文图文并茂,有丰富的说的内容,可以在说的基础上从写一、二句话开始,反复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飞跃,为写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写话训练时,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训练,不能给他们压力,让学生找到我会写、我爱写的感受。
2、开展把书面内容说出来的活动。如看图说话,看书讲故事等。儿童天生好动,他们喜欢那些会动的、新鲜的事物。课文的写话训练插图里事物、人都是静止的,没有语言。可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显示活动的画面,给画面配音,勾起学生写的兴趣,有材料,写起来就不再难以下笔、无话可写了。也可尝试先布置写话,再进行交流反馈。比如《狐狸和乌鸦》一课上完之后,布置写它们的后续故事,给足学生充足的准备、构思时间,再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全班交流,互相评议,以写话引导学生口语的正确表述。平时还要抓住每一次特殊的事件,指导学生观察深思,利用课前几分钟或班队会时间,让他们把写的日记进行交流,让彼此多了解,从而做到真正的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