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读书心得和感想2023
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拿到这本书,我的内心是欣喜的,毕竟这本书足足让我等了一月有余。之前没有了解过这本书,也不知道是散文、小说,还是什么,买它只是因为听说过它,知道它是余华写的,它是让我在疫情期间消磨时间的一本书。所以,迫不及待地看完了。读完之后,让我长叹口气,虽为活着,但却让我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紧凑的故事中一个个死去。因为福贵的吃喝嫖赌败坏家业,气死了老爹,老母随之病死、儿子因救夫人抽血而死、女儿难产而死、妻子也随之而去、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最后唯一的外孙竟在那个饥饿的噎死了。真不知道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完的,本来所有的事情因他而起,他如果不吃喝嫖赌,结局是不是又不一样。他挚爱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他用不满老茧、粗擦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和内心的伤痛,却还得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大概就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好死不如赖活着。看完之后我在想,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悲惨的人和事儿吗?
福贵到最后只剩下人生存的唯一理由——活着。我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活着的,只是再想起这本书时,也许刚好在疫情期间,每天能看到很多生死别离的新闻,内心有了些许的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远比我们想象的宽广,而活着,就要担当更多难以承受的苦痛,这是对生命最后的敬畏,也是一个人最柔软、最纯净的秉性——活着。
《史记》读书心得和感想2023
15岁时,我读了《飘》,觉得自己遇见了最令人心动、震撼和钦佩的女性人物,觉得自己看到了世界上最荡气回肠的爱情。在我逐渐成长的五六年里,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太多勇气和坚持。而现在我打着字,脑海里却是郝思嘉站在塔拉的土地上,大声的向上天宣誓“愿上帝做我的见证,北方佬打不倒我,他们不会让我屈服的,我一定会渡过难关,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第一遍读《飘》,读到爱情。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希求着心有灵犀。他会在她想要突破束缚时助她一臂之力,会给她带各种各样的礼物,会尖锐而又清晰的指出她心中所想,会在她不顾战火拼命回家时给予她力量,这是白瑞德对郝思嘉从未表达过也说不出口的深情。读书时,我会恼怒郝思嘉的傻,明明身边有如此了解适合自己的爱人,却视而不见,追求着一份得不到也不属于自己的爱情,但其实她又何尝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缩影。然而我依然羡慕她钦佩她,羡慕她遇见到一个心有灵犀的人,钦佩她在知道自己所爱而白瑞德却要离去时,她勇敢而又不失尊严的挽回。她会抬起额头对自己说“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这是那么无所畏惧,满含希望。书中的另一份爱情是艾希礼与梅兰妮的真挚之恋。思想上,他们契合。生活中,他们彼此支持。也许他们的爱情是我们所期望的,相濡以沫,归于平凡。
第二遍读《飘》,读到战争。作者从描述南方种植园经济没落的视角,带我们领略着战争中的悲欢离合。南方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为战争的开始欢呼着、兴奋着。他们捍卫着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经济模式,为了南部联盟的胜利,每一对父母都面带笑容的欢送孩子上战场,却在公布死亡名单时呆若木鸡,满含泪水。战争前,他们欢呼;战争中,他们振奋悲伤;战争后,他们颓丧仇视。即使最后战败,我却能感受到他们坚守信仰的团结之气。
第三遍读《飘》,读到人性。郝思嘉很自私,自私到为了维护塔拉而撒谎骗人,勾引自己妹妹的未婚夫。她很虚伪,即使她讨厌北方佬却为了金钱而与他们打交道。她爱慕着自己好朋友的丈夫,表面上与她交好,其实心里讨厌得要死,可我却依然喜欢她、钦佩她。她从天真烂漫的公主变成家里的唯一支撑。她自私,却为了保护家人和捍卫家园而不惜一切。她虚伪,可因着对所爱之人的承诺,在战火纷乱的城市中,对情敌不离不弃,放弃可以离去的机会。战争后的郝思嘉越来越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她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彻底天性,勇敢去追求。当他人还在为战争的失败而颓废忧伤时,她早已奔跑在未来,在纷乱的战争中只有她遗世,让战争成为她的陪衬。梅兰妮很善良,所有人都敬佩她,愿意围绕在她的周围。她体贴周到,能顾及到任何人的感受,她拥有所有女性渴望拥有的品质。她默默支持着自己的丈夫,也默默坚守着自己的信仰,而最令我感动的,是她真心对待郝思嘉。她把郝思嘉当做自己的亲姐妹,不仅是因为她的救命之恩,也是被郝思嘉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当郝思嘉杀死了一个北方佬时,她会站在她身旁鼓励她、支持她;当其他人在她面前说郝思嘉的坏话时,她会像个复仇小女神一样,再不和那个人来往。她会为了郝思嘉而违背自己的丈夫,会为了郝思嘉而和周围的人斗争。正如郝思嘉领悟到的“我得为她说句话,你需要的时候,她总会在你身边。”而当梅兰妮死去时,她才知道梅兰妮对自己有多么重要。
第四遍读《飘》,读到郝思嘉周围的人都离她而去。她的爱人离她而去,她的孩子远去天堂,她最好的朋友也归于安宁。就好像年轻时我们无所畏惧,只拼命执着于心中所求。得到后,蓦然回首,却发现能陪你走到最后的,只有孤勇的自己。可郝思嘉就是郝思嘉,她不后悔不害怕,最后她还是对自己说着那句百试不爽的话“我不能再想了,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她坐在楼梯上,脑海里出现父亲对她说的“难道塔拉不值得你去付出所有,世界上唯有土地是永恒、珍贵的。”她知道自己要回塔拉,那是她力量的源泉,在那里,她会重新拥有力量。
毕竟,明天还是新的一天。
我总会偶尔翻翻这本书,想从她身上获取力量。她那么坚强、无畏、热情而又充满生命力。她想要什么,就去追求,似乎没有什么能打败她。虽然她自私虚伪但却充满责任感,她带给我太多感动,我总会想到她倔强的背影,总会想到她的那句“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史记》读书心得和感想2023
这本书揭示了骑士文学的荒唐,但又妙趣横生,有几个情节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在风车大战中,他看到了田野的风车,于是立即回到了骑士小说里,给他的随从说:“在征险方面你是外行,他们是巨人,我的机会来了,如果你害怕,就靠边儿站,我去同他们展开殊死搏斗。”说完便向他那空虚的夫人祷告了几句,风车那么大,他显得那么小,风一吹,他被风车甩出了十几里远,可怜的堂吉诃德,牙还被打掉了好几颗!
“去年的雀巢,今年没有鸟。我过去是疯子,如今头脑已经清醒。我曾经是拉曼查的堂吉诃德,如今只是好人阿隆索几哈诺。但愿我的悔悟和真诚能够换回诸位以前对我的尊重。”这在他生命的终点似乎是所谓的清醒,但更像是他对现实的一种妥协,这包含了一生的辛酸与凄凉,讽刺又无奈。
公爵家的女仆一时戏言唱出的词句竟成了堂吉诃德的真实写照,而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前所未有的清晰残酷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如果说堂吉诃德的存在与他本身是一出悲剧,那么他临终前的清醒则是对于我们所有人的悲哀。
西欧的中世纪是个“黑暗时代”。人们丧失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的权利与欲望,堂吉诃德的行动也反映了他不安于平凡闲暇的生活,他的理想虽然荒诞可笑,但他为了理想不顾个人安危,不顾失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坚持理想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
《史记》读书心得和感想2023
《女生日记》是一本我最近读的书,这本书是写同学之间的事情。里面的人物有:冉冬阳、梅小雅、舒老师等。
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冉冬阳和他伙伴都上六年级了。这时,冉冬阳的朋友梅小雅不知什么原因不来上学了。原来是梅小雅的妈妈给她转学到其他的学校去了,哪样可以轻轻松松上重点中学。然而梅小雅的父母离婚了,母亲还病在家里找不到工作,于是全班同学就凑钱帮助梅小雅开起了一个小店。之后呢,又有许多事情,马加的爸爸和后妈出了车祸,几个同学来帮忙照顾小马达;小魔女耍”酷“、梅小雅不喜欢让别人用怜悯的眼神看自己……
我喜欢其中的舒老师,因为他很幽默,总是为同学们着想,人又那么帅气,总是按照同学们的意思来做。如考试时不打分数,让同学们自己选择同桌等等。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舒老师的特点了。
我还喜欢冉冬阳的父母,因为他们跟一般家长不同,一般家长认为必须得抓紧时间学习,不能放轻松,把孩子给逼着学,使孩子没了学习兴趣。而冉冬阳的父母就不同,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只要每天都快快乐乐,没有伤心、没有烦恼就足够。
所以,我希望自己也像冉冬阳一样,天天开心、快快乐乐,没有伤心,没有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