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市舶的词语是什么

市舶的词语是什么

来源:爱玩科技网

市舶的词语有:柳营花市,六街三市,街头市尾。

市舶的词语有:朝迁市变,市道之交,吹箫吴市。2:结构是、市(上下结构)舶(左右结构)。3:注音是、ㄕˋㄅㄛˊ。4:拼音是、shì bó。

关于市舶的诗词

《市舶提举管仲登饮于万贡堂有诗》  

市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引《新唐书·卢奂传》:“污吏歛手,中人之市舶者亦不敢干其法,远俗为安。”《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有胡人上言海南多珠翠奇宝,可往营致,因言市舶之利。”《明史·外国传四·琉球》:“贡使至浙江,典市舶者復请籍其所齎。”⒉市舶使或市舶司的省称。引《宋史·食货志下八》:“九年,集贤殿修撰程师孟请罢杭,明州市舶,诸舶皆隶属广州一司。”

二、网络解释

市舶市舶是中国旧时对中外互市船舶的通称。其含义在各时代并不一致,唐宋元时对中外互市的商船统称市舶。宋鼓励海上贸易,南宋尤其重视市舶。目的是“招徕远人,阜通货贿”。《宋会要辑稿·职官》)明初只许外国使节所乘船舶驶来中国,称贡舶,并准许附带商货。商船(当时称商舶)则禁止进口。同时,本国商船亦不许出海。市舶因此专指贡舶。自正德、嘉靖年间葡、西等国商船先后来华,外国商船又渐称市舶。到清代,市舶专指外国商船。综合释义: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新唐书·卢奂传》:“污吏歛手,中人之市舶者亦不敢干其法,远俗为安。”《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有胡人上言海南多珠翠奇宝,可往营致,因言市舶之利。”《明史·外国传四·琉球》:“贡使至浙江,典市舶者復请籍其所齎。”市舶使或市舶司的省称。《宋史·食货志下八》:“九年,集贤殿修撰程师孟请罢杭,明州市舶,诸舶皆隶属广州一司。”汉语大词典:(1).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新唐书·卢奂传》:“污吏歛手,中人之市舶者亦不敢干其法,远俗为安。”《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有胡人上言海南多珠翠奇宝,可往营致,因言市舶之利。”《明史·外国传四·琉球》:“贡使至浙江,典市舶者复请籍其所赍。”(2).市舶使或市舶司的省称。《宋史·食货志下八》:“九年,集贤殿修撰程师孟请罢杭,明州市舶,诸舶皆隶属广州一司。”

三、词语解释

1.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2.市舶使或市舶司的省称。市舶[shìbó]⒈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⒉市舶使或市舶司的省称。

关于市舶的造句

1、元朝征服了南方之后,恢复实施了市舶司制度,并在庆元、上海和澉浦增设了三个市舶司。  

2、宋高宗认为“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  

3、元代中期,负责泉府司和市舶司的沙不丁,先后管理海外贸易二三十年,拥有可与澉浦杨氏相比的庞大私家船队。  

4、明三州外,又在温州(今同,1132年)、江阴军(江苏今县,1146年)设市舶务,在秀州海盐县澉浦镇(浙江今县今镇,1250年)设市舶场。  

5、这里的造船业也是仅次于明州和泉州,同时还是大宋四个对外贸易的商港之一,其它三个分别是明州、泉州、广州,皆设有市舶司管理。[https://www。chazidian。com/zj-35739/造句网]  

关于市舶的成语

杯弓市虎  吹箫吴市  卖法市恩  柳营花市  监市履狶  大行大市  利市三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