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肛肠病专科医院
关于成立放射诊断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组的通知
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放射诊疗管理工作的落实,经院领导研究,决定成立我院放射诊断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组,组成人员及职责如下:
一、放射诊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领导组人员组成 组 长:贠宏伟
成 员:张俊丽、皮鲁东、江闻生
职责:全面负责放射诊断安全与防护管理工作。
二、放射科为医院放射诊断安全与防护办事机构,由江闻生同志担任兼职放射防护管理员,具体负责本院的放射防护工作。
职责:
(1)拟定年度放射防护工作计划和撰写年度放射防护工作总结,组织实施日常的放射防护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并落实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3)拟定放射防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4)负责委托评价单位编制新、改、扩建放射工作场所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及职业危害效果评价;组织实施放射工作场所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卫生设计审查、施工监督和卫生验收工作。
(5)负责办理本单位《放射诊疗许可证》和《放射工作人员证》。 (6)组织本机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接受专业技术、放射防护知识
及有关规定的培训和健康检查。
(7)组织并落实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 (8)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监测和检查。
(9)建立并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放射防护档案、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培训档案和个人剂量档案。
(10)组织实施放射防护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工作。 (11)组织制定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12)记录本机构发生的放射事件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13)单位放射防护责任人委托的其它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放射防护管理人应当定期向放射防护责任人报告放射防护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放射防护的重大问题。
运城肛肠病专科医院
2019年7月
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一、总则
根据《放射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的要求,为规范和强化应对突发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师生员工对放射事故应急防范的意识,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维护正常和谐的放射诊疗秩序,做到对放射事故早发现,速报告,快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特制定本应急处理机构。 二、放射事件应急处理机构与责任
(一)本单位成立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放射事件的应急处理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 贠宏伟
组 员: 张俊丽、皮鲁东、江闻生 (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1)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对放射防护情况进行自查和监测,发现事件隐患及时上报至院办并落实整改措施;
(2)发生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件,应启动本预案;
(3)事件发生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放射性事件应急处理; (4)由组长负责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时报告事件情况;
(5)负责放射性事件应急处理具体方案的研究确定和组织实施工作; (6)放射事故中人员受照时,一定要通过剂量计或其他工具、方法迅速估算受照人员的受照剂量;
(7)负责迅速安置受照人员就医,组织控制人员的撤离工作,并及时控制事故影响,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
患者及受检者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1、X射线检查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
2、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X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受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8周至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
3、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陪同人员应尽量远离X线球管。
4、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影像质量,减少废片,避免重复照射。尽可能采用数字化X线检查,减少辐射。
放射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方案
为保证放射诊断设备影像质量的稳定,有必要对设备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一、登记:输入受检者ID号,登记台电脑自动提取受检者信息,生成影像编号,同时核对申请单信息,安排受检者到相应检查室检查。技师接到申请单厚认真核对,以免发生错误现象。技师不能更改受检者的原始资料,杜绝患者张冠李戴,以保证医疗安全。
二、摄影与图像采集
1、环境要求:DR的工作温度18-28℃,湿度为20-75%,无灰尘。 2、开机预热使X线球管达到正常工作的条件。
3、拍摄体位:为避免登记员的疏忽和临床医生申请检查部位的模糊不清,技师必须阅读申请单,做好查对,去除受检者检查部位的异物,摆放体位时动作轻柔、迅速准确,同时做好左右标记并根据摄影部位选择适当照射野。
4、选择合适的曝光条件。
5、读取图像储存至服务器和胶片打印工作站。
6、胶片打印机使用前经过严格校准,将对比度、黑化度调至最佳水平。同时加强管理,专人负责,依据申请单打印。
三、每天工作完毕,有专人对当天照片进行核对,确保数据库中影像的准确。 四、做好受检者和医务人员的防护,特殊受检者做好知情同意书。签字同意。
数字化X射线系统设备操作规程
1.阅读检查申请单:认真阅读检查者申请单,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病区、床位号及收费情况;详细了解和观察患者的病情,明确投照部位和检查目的。
2.机器设备检查:按检查申请单的检查要求,检查确认机器的功能运行情况。 3.确定摄影位置:根据医嘱用常规位置投照;如遇特殊病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征求申请医师的意见后摄取其他位置,如切线位、轴位等。
4.摄影前的准备:去掉一切影响图像的物品,如发卡、金属饰物、青药敷料等。有条件者应换上专为患者准备的衣服、投照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路平片时,应确认患者肠道准备情况。
5.技术选择:根据申请单要求和患者体形情况进行摄影技术选择和器官程序选择。
6.安置患者:引导患者进入检查室并安置于检查床上。
7.训练患者动作:根据摄影要求训练好患者的呼气、吸气或者屏气动作。要求患者尽量配合。
8.摆体位对中心线: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为原则,依据检查部位及检查目的,摆好体位;调整中心线,调整照射野和焦片距;作好患者的必要防护。
9.曝光;确认各步骤完成后,再次调整校正曝光技术条件,然后进行曝光;曝光过程中注意观察控制台各仪器仪表显示情况。
10.曝光后处理:曝光结束后操作者签名,特殊检查体应做记录。 11.在图像处理工作站上进行图像后的处理,打印机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