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六章单元练习

第六章单元练习

来源:爱玩科技网
第六章 单元练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 1.“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硫酸铜、食盐、纯碱— 盐 B.硫酸铵、钾、尿素—氮肥 C.空气、煤气、碘酒—混合物 D.硫元素、氧元素、氦元素—非金属元素

2. 小明发现菜地里许多植物出现了倒伏现象,并伴有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现象。请你帮他选出一种复合肥料„„„„„„„„„„„„„„„„„„„„„„„„„„„„( ) A.NH4Cl B.CO(NH2)2 C.KNO3 D.KCl 3.“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铁 B.金 C.银 D.铜

4.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5.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A能从B的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C、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D比C反应剧烈。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A、B、C、D B.B、A、C、D C.D、C、A、B D.D、C、B、A

6、将一定量的镁条放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下列表示反应过程中变化关系的曲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7.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 + 2C ==== Si +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可能含铁,一定不含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9、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改变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10.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明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

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绿色荧光蛋白具有的性质是„„„„„„„„„„„„„„„„„„„„„„„„„„„„„„„„( ) 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 C.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盐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11.2008年9月27日,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 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

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与二氧化碳反应 B.与盐酸反应 C.与氧化铁反应 D.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12.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石蕊、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 ) A.盐酸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13.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引起发泡作

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 A.NaOH B.NaHCO3 C.Ca(OH)2 D.NaCl 14.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2SO4、③HNO3、④FeCl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 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 A.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15.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N2 (O2) CaO (CaCO3) CaCl2溶液 (盐酸) CO2 (水蒸气) 除杂方法 通过灼热的铜网 高温煅烧 加入适量的Na2CO3 通过浓硫酸 16.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

17.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未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依据上述实验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钡、氯化钾,可能含有氯化铜

B.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C.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钡,可能含有氯化铜;氯化钾

D.一定含有碳酸钠、钡,一定不含硫酸钠、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18.下列几组物质中能按照右边关系图进行转化的一组是(→表示反应一步完成)选项 ( )

物质 A B C D X Fe2O3 C CaCO3 Cu Y Fe CO CaO CuO Z FeCl2 CO2 Ca(OH)2 Cu(OH)2

二、填空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熟石灰、B纯碱、C一氧化碳、D氮气、E浓硫酸、F盐酸这六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是 ; (2)常用于工业除锈的试剂是 ; (3)有毒的物质是 ;(4)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 。 (5)用于干燥气体的物质是 。

2.从碳、氢、氧、钠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指定类别的物质并写出化学式。

物质类别 化学式 式量最小的氧化物 酸 碱 盐 3.填写下列化学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内容 把锌粒放在稀硫酸中 盐酸中滴加银溶液 锌粒表面及溶液中有 产生 色沉淀 化学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小波用实验方法区别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记作A、B)。

(1)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A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则A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B溶液中的现象是 。

(3)他还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区别A、B两溶液,这种试剂是 (填序号)。 ①石蕊试液 ②CuSO4溶液 ③醋酸溶液 ④KCl溶液

三、简答与实验(相对原子质量:S-32,C-12 O-16 H-1 Na-23) 1、在元旦联欢晚会上,被誉为化学魔术师的晓慧同学为同学们表演了一组化学魔术,在三支盛有液体的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用酒瓶装的一种液体,同学们看到下列奇特现象:A杯中变成了“红葡萄酒”(变为红色);B杯变成了“汽水”(产生大量的气泡);C杯中变成了“牛奶”(有白色沉淀)。请你来揭开魔术秘密:(1)酒瓶中的液体可能是 。(2)B杯中产生的气体是 。

(3)写出C杯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性,还可能呈 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分析与思考】 无色酚酞试液变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溶液呈碱性 溶液呈 ⑴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的溶质是 ,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3、下表是生活中某种常见金属X的部分性质: 颜色状态 硬度 密度 熔点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银白色固3软 7.9g/cm 1525℃ 良好 良好 良好 体 将金属X投入盐酸中,有大量气泡生成。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试推断金属X可能的一种用途 。

⑵将金属X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⑶请自选试剂,设计实验比较金属X与Mg的活动性强弱。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成立,金属X的活动性比镁弱 4、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右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 (2)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 (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 )。 5.请分别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假设所选试剂与杂质恰好完全反应)。 (1) (2) (3) (4) 物质 CO NaCl C KCl 杂质 CO2 Na2CO3 CuO Fe2(SO4)3 除杂质所用试剂(填化学式) 6.100克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与100克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1)反应后溶液的pH 7(在横线上填入“>”、“<”或“=”) (2)列式计算所用碳酸钠溶液中碳酸钠的物质量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