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二) 班级 姓名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 标出。
教诲(huì huǐ) 栖(xī qī)息 伺(sì cì )机 温馨(xīn xīnɡ) 念叨(dāo dɑo ) 刹(shà chà)那 按要求写词句。 依依不舍
1.照样子写词语。 鼓鼓囊囊
2.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成语。 (1) 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 ) (2)形容叙述、 描写生动逼真。 ( ) (3)比喻来势迅猛, 使人来不及防备。 ( ) 3. 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 因为你进步很大, 所以不能骄傲。 (2) 不信守诺言的人是一种很坏的作风。
1、经过努力,我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大大进步了。更正:经过努力, 我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大大改进了。 2、今天老师表扬了我,我太感动了。更正:今天老师表扬了我,我太高兴了。 3、晚会上的音乐和舞蹈都很好听。更正:晚会上的音乐很好听,舞蹈也很好看。
4、他戴着红帽子和一身红运动服走出了家门。更正:他戴着红帽子和穿着一身红运动服走出了家门。 用“名副其实” 写一句话。
先把歇后语补充完整, 再选一个造句。 (1) 千里送鹅毛——( ) 十五个吊桶打水——( ) (3)猪八戒照镜子——( ) 课内外积累、 理解运用。 1.人而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出阳关无故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4.自古皆有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王师北定中原日, ___________________。 6. 秋天来了, 你能默写一首描写秋景的古诗吗?
, 。 , 。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解释。 1.劝君更尽一杯酒。 ( ) (1) 更加 (2) 再
2. 天下谁人不识君。 ( ) (1) 君主 (2) 君子 (3) 对对方的尊称 阅读短文, 完成练习。
河岸上长着两棵柳树。老柳树谦逊地低着头,铺展着自己的枝叶。可是年轻的柳树却认为自己长得( )匀称( )好看,老是仰着脸,想尽量地把自己的枝杈(摆设 摆弄)得比老柳树漂亮些。
有一天,年轻的柳树对老柳树说:“你干嘛老是低着头?你看我多气派,那些房子呀,人呀,我都不放在眼里,看他们谁不( 称赞 夸耀) 我长得又高、又大、又漂亮!”它摆出一副瞧不起老柳树的样子。 老柳树友爱地对它说:“我不是不知道你长得漂亮,可你要当心树心会变空的啊!” 年轻的柳树不理睬老柳树的(告诫 忠告),仍旧得意洋洋地( 欣赏 观赏)自己的美貌。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 ) 年轻的柳树老是把吸收到的养分用在打扮外表上,树心真的变空了 。
不久,这两棵树的主人把它们砍倒了。主人看见年轻的柳树树心是空的,痛心地说:“唉,本来我是打算用你做房梁的,( ) 现在除了把你当柴火烧掉,再也没有别的用处了 !”他又对着老柳树说:“看来,你倒是一块真正顶用的木料。” 请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 读短文,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在文中( )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写反义词。 谦逊—( ) 漂亮—( ) 痛心—( ) 外表—( ) 读了这则寓言故事, 你有什么感想?
习作表达。
从小到大,母亲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照顾我们,她是最疼爱我们的人。请拿起笔写一写你的母亲吧! 可以写她的特点(如外貌、 性格等),也可以写她关爱你的一两件事,题目自拟。 一、看拼音写词语,细心点,没问题。 (8分)
Xuán yá shēn yín má zuì zhânɡ zhónɡ yǐn bì zhēn chá jū shù chónɡbài ( )( ) ( )( )( )( )( )( ) 二、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2分)
1、A. liánɡ B. Liànɡ ( )不可估量 ( )重量 ( )量体温 ( )自不量力
2、没有别字的一组是( )A.凡是 飞常 消毁 侵略 B.维护 给矛 贡现 威胁 C.充足 遗传 朴素 凯歌 三、请你查字典填空,试试看,你准行。(6分) 要查的字 举世闻名
“攀”序 “手”首 除部首几画
15
字义(用“√”表示)
①往上托 ②举动 ③推选 ④提出 ⑤全 ①有分别,不同的 ②奇异 ③惊奇 ④另外的 ⑤分开
①胜利 ②打败别人 ③优美的 ④比另一个优越⑤能够承担
奇珍异宝 风景名胜
2、选择历史人名填在下面的歇后语中。 包公 孔明 关公 鲁班 花木兰 孙悟空 ( )的作风-----铁面无私 ( )的扇子------神通广大 ( )舞大刀-----拿手好戏 ( )门前问斧子-----讨学问来了 ( )从军-----女扮男装 ( )保唐僧------忠心耿耿 七、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你一定能完成后面的练习。(12分) 我的油布伞
飘飘洒洒的雨丝,织成了一幅遮天盖地的珠帘。放学了,从学校里涌出许多花花绿绿的伞。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我的母亲,想起了令我难忘的一件往事。‖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路以外的镇上去上学。来回走读最怕遇上雨天。半路上冷不丁地下起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 ,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 ,便说 :“娘 ,要有把伞就好了 ,咱买一把吧!” 娘好久没做声 ,最后才说 :“买,咱买一把”。
那时,我们家依靠娘织些土布来贴补生活,还要给我交学费。她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从那以后,她每天晚上总是一吃完晚饭就上了织布机,“哐哩哐当”,满屋子都是织布的声音。我每天枕着织布声人梦。一觉醒来,织布机还在响。一天,我轻轻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她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喜滋滋地对我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又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偶然一回头,望着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那把黄油布伞就一直伴随着我。我带着这把伞,母亲仿佛就在我的身边。‖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1分) 滚烫( ) 偶然( )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1分)
她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呢?陈述句: 3、文章第4小节中没有标点符号,请给加上。(3分)
4、文章已经分成四段,用“‖”标明,请写出第二、第三段的段意。(4分)
5、“我”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为什么心里一酸,眼里涌出泪水?请把你的理解简单地写在下面。(3分) 八、习作(30分)
要求:1、自由命题。2、可以选写秀美的景物,经历过的事,熟悉的人,自己的快乐、烦恼,自己的梦想„„ 3、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本套试题设计意图: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目标和评价要素,语文书面测试主要评价三个维度中的“知识和能力”和五个领域中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语文基础知识方面,五年级主要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测试,如拼音认读与拼写、汉字笔画、结构与辨析、词语的积累与辨析、关联词语的运用、句子的句式和语气(标点)、语病的修改、修辞的知识,选用课文和程度适合的课外阅读材料测试阅读能力等。能力方面主要进行“一般能力”中的读、写能力评价和“发展能力”中的“分析并评价生活”“敢于创新并解决问题”等的评价。科学地收集、处理好这一对于学生全面评价之一——书面评价形式的评价。 基础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除了在“识字方面”提出“有较强的识字能力。”的基本要求,还提出了两个新要求:一是“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二是“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因此,在基础知识的量化考核上,“语言知识评价”设计了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读汉字,区别字形、字音、字义的习题测试,如第一题的“看拼音写词”、第二题的辨别音节选序号的巩固练习,以强化拼音、生字的工具性,安排了第三题的查字典和第四题的加偏旁组词,以加强学生识字方法与识字能力的操练。“能力评价”主要途径是认读汉字、会写汉字,以检测学生识字的质量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和运用识字方法识字的能力。 基本技能
理解文章,首先就是对词句的理解。以前的语文教育对词句的理解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提倡死记硬背——背词语解释。有许多词结合生活很容易理解,还要死记定义,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理解词句的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有词语和句子组成。理解词义是语言知识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为灵活运用汉字,流畅地组句成篇,新词起着桥梁作用。理解词语不能脱离语境。因此,在“基本技能”这一板块测试主要安排了词语排列、课文内容中的相关词语准确搭配、辨别用字正误、判断字义是否相同、修改病句都是为了从不同角度加强对字词句的理解,巩固应用,促进学生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 阅读理解
阅读是理解书面符号(文字)的心理过程。所以,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是最重要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是对五年级学生提出的又一阅读要求。它反映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因此,安排了第一道阅读测试题,以利用学习的课文进行的词句积累和概括能力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的会读的一般能力和思考、分析问题的发展能力。第二道阅读测试题是培养学生认读、理解、鉴赏、记忆、迁移能力构成的系列语言训练。以理解能力为核心、以鉴赏为升华的阅读训练主要是对阅读三方面的评价,即一评阅读能力,二评阅读习惯,三评阅读方法。评价测试主要是对阅读能力的评价。具体地讲,是对词语学习的评价,理解句子的句子学习评价,理解段的意思的段的学习评价,概括主要内容的篇的学习评价。不仅是对知识文化的“质”“量”的评价,而且是对语文能力的“用”的评价。如,根据语境加强分段、写段意,这也是语言知识评价中对文义的评价测试,培养学生会读、会思考、会分析的能力。 作文
设计意图:根据本单元的习作安排,作文测试试题是自由命题。这也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习作目标“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给予作者充分的自由权,自由表达,可以选写秀美的景物、经历过的事、熟悉的人、自己的快乐和烦恼、自己的梦想等,只要将要写的内容写具体,写清楚。这样不仅焕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写作的兴趣,而且会使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愉快的事,从而爱上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