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蝻 静 学活动。要学门道,要多分析多研究,把握其本质特 征,切忌盲目跟风,图形式,耍花。要创设一种机 制,一种氛围,认认真真学理念,踏踏实实搞课改,勤 口黄德新(崇义县教研室教研员) 勤恳恳多反恩。让热心课改的教育工作者处于八方 支援之中.将他们人生中最华彩的那部分释放出来, 创造出美好人生,从而形成上下一心、四方同力搞课 长期形成的教育观念,因循发展的教育积习是根深 蒂固的。破心中之贼,难!不少农村中小学旧的积习尚未 改的良好局面 破除多少。叉出现了一些新的积习。比如:每逢公开课, 教研员要充分发挥好指导和服务双重作用。指导 势必走形式地讨论、合作、延伸。至于讨论是否有效,合 是形式.服务是目的。要把理论引领落实到具体的教学 作方式是否与内容相符,延伸是否有必要。一概不管,教 实践中.为教师提供信息、咨询、策略、示范等多层次、 者只要如此三板斧砍下去。似乎就课改了,就体现了新 多形式的服务;要多和教师商量、沟通,以学习、研究、 理念。凡此种种是课改中的“雪”,必须用“炭”去熔化。 探索的常态进人学校,进人课堂,去倾听、发现和帮助 “炭”是什么?概括地说,就是化解教育积习的思想 教师越过课改沟壑,切实为课改雪中送炭。 武器和方式方法。具体地说,就是科学发展观,就是有效 教研员要有雪中送炭的本领。这种本领就是“居 的指导和引领.就是确保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管理和评价 高”,不是“教研官”的“教研员”必须“居高”才能“声自 机制。对破除旧的教育积习。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远”.“居高”就是人品高、水平高、见解高。教研员没有 通过宣讲、反思等各种方式,使广大教育T作者对旧教 “秋风”可借,干好工作凭的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腹 育积习的危害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在教育实践中让统 经纶,满腔赤诚。要努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水平之 治课堂的积习逐渐让位于新理念。对新理念指导下的教 “炭”去温暖教师之心,焐热课改之情,催生课改之花。◆ 我亲历了校本教研探索、创新和发 展的历程,看到了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 业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的可喜变化。我 深深体会到:努力营造校本教研文化。 口苏建华(南昌市百花洲小学校长) 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马斯洛的人本理论告诉我: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 讨论、素质教育大讨论和学校“十一五”规划大讨论;如 实现”。如果教师一旦形成自我价值的实现需求。那将 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校本教研阶段特色展示和校本教 会产生巨大的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因此。我校在以课 研创新特色展示。四场大讨论。i次大展示,引导教师 题为依托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立足互动作课创新校本 从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生命理想的精神层面上不断提 教研运行方式之后.将目光转向营造校本教研文化促 升和内化.使教师们尝到了专业持续成长的愉悦。 进教师专业持续成长。在课改的每个关键阶段,我们都 作为校长,假如能引领教师来到“心仪之所”,“自 不失时机地73l-导教师开展更新观念的大讨论和校本教 愿劳作”于教育这块土地,收获事业的成功。那将是我 研的成果大展示。如课改认识大讨论、教师专业成长大 追求的至高境界。◆ 识加强。研究能力提升。教育理念、教研思想、工作 方式和学习状态的变化。使得教研员的视界扩大 口徐承芸(江西省教研室教研员) 了.通过贴近教师的校本教研活动。从与教师共同 研究问题的实践中获取到了自我精神力量的增长。 毋庸置疑,课程改革为教研员带来了一次绝好的 真诚地感谢新课改,她给予了教研员崭新的教研生活。 “发展”契机。这种“发展”不是指职位的变迁。抑或显性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课改中成长, 的收益,指的是属于新时期教研员独特文化价值指向 这是教研员最大的收益! 的、持续不断的、对个体生命构成意义的变化。这种“变 一名教研员,服务态度固然重要,但服务的品质更 化”将会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新课改让我们进一步 为关键:葆有工作激情周然重要.但落实每一项目标更 明确了教研_T作的职责——“研究、指导、服务”。在这 为关键;学习先进理念同然重要,但思考反省,与实际 一新观念的指引F,新时期的教研员克服居高临下的 紧密联系更为关键。诚然.教研工作需要刻苦的精神. 心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变知识的传播者、控 但要持之以恒做好教研工作。更需要快乐的心境,愿我 制者为活动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尽管教研员发展、成长 与同行们心中永存一缕阳光,朗朗释然,无论面对成功 的水平不一定均衡,但这支“老”的“年轻队伍”的确从 或是曲折.都能一直保持着对新课改的热情与信任,享 本质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研重心下移,服务意 受她带来的那份化蛹为蝶的快乐!◆ 教学版2006/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