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作业题目:
一、 概念题:
引致投资;
转移支付乘数;
持久收入假说; 货币失踪; 摩擦性失业; 菲利普斯曲线 二、
简答题:
1.如果LM曲线既定,IS曲线的斜率变小,那么扩张性财政的效果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南京财经大学2004研)
2.简述IS-LM模型的内容和意义。(上海理工大学2004研;华中科技大学2002研) 3.试说明凯恩斯的三种货币需求动机,并画出相应的货币需求曲线以及总的货币需求曲线。(上海财大1999研)
4.何谓“挤出”效应?说明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上海财大2003研;北方交大2003研)
5.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和货币配合才能做到这一点?(武大2001研;北方交大1999研)
6.说明货币的含义及其局限性。(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
三、 计算题:
1.(1)如果消费需求C=100+0.8Yd(这里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需求I=150-6r,税收Tx=50,支出G=40,求解产出市场均衡的IS方程。 (2)如果经济的名义货币供给为150,货币需求为0.2y-4r,在P=1时,LM方程为y=750+20r;在P=1.5时,LM方程为y=500+20r,求解在1、1.5的价格水平下使产出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到达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3)如果在P=1的价格水平下,名义货币供给从150下降到125和100,货币市场与产出市场的均衡有何变化?
2. 假设一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为C=600+0.8Y,投资函数为I=400-50r,购买为G=200,货币需求函数为L=250+0.5Y-125r,货币供给MG=1250(单位均是亿美元),价格水平P=1,试求:
(1)IS和LM的方程。 (2)均衡收入和利率。
(3)财政乘数和货币乘数。
(4)设充分就业收入为Y=5000(亿美元),若用增加购买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购买?
(5)若用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量?
3.假设货币需求L=0.2Y-500r,货币供给为100。(单位:美元)
(1)计算:①当消费C400.8Yd,投资I1401000r,税收T=50,支出G=50和②当消费C400.8Yd,投资I110500r,税收T=50,支出G=50时的均
*
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支出从50美元增加到80美元时,情况①和情况②中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解释两种情况的不同。 四、 论述题
1.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10月29日开始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这是自1995年7月以来,央行首次上调存贷款利率。请结合我国的经济形势和经济学原理分析利率调整的原因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宏观经济的走向。(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
2.在IS-LM模型中,分别讨论货币和财政对均衡时利率水平和价格水平的影响。(国民收入水平给定)(武大2001研)
3.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他由此引出的结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