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进行变式教学

如何进行变式教学

来源:爱玩科技网


如何进行变式教学

变式是数学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习中的实例,谈谈变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我认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惯例往往是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教师举例求解,学生模仿练习,接着教师通过对习题的变式适当地提高习题难度,然后学生课后完成作业。通过这样一种流程达到掌握、巩固知识的目标。这样在新知识的教学中不但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还提高了应变能力。让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被动接受与模仿练习上,而提高了对知识深层次的、内在联系的思考。防止了师生走入“题海战术”的误区。

所谓变式:就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变更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教师可不断更换命题中的非本质特征;变换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但应保留好对象中的本质因素,从而使学生掌握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I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改变对象的表达形式,如:题设与结论的互换;图形的位置、形状、大小等的变化;规律及语言符号的互译。最终使学生掌握那些在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因素,从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就是人们常讲的“万变不离其宗”,另外,通过巧妙设计变式于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感到课堂的丰富多彩,从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一、通过基本概念辨析型变式,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数学中的命题都是由概念构成的,数学中的推理和证明,又是由命题构成的。因此,概念的学习是教学的重要的环节。数学概念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具有

较强的抽象性,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数学教师应重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形成概念的全过程,训练学生准确概括的思维能力,但一个概念在其形成过程中,常常附带着许多无关特征。再加上教师提供的感性材料往往带有片面性,所以会造成学生错误地扩大或缩小概念,成思维混乱,导致解题思路的不严谨。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概念的变式来引导学生把握概念突出来的实质。例:教材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一节的教学,可以如下进行: 上一节所学的“对顶角、邻补角”认为是两线(相交构成四个角的情形,今可再添上一线构成 “三线八角”)。

首先认清三线关系——哪两条直线被另一条直线所截,进一步再从角与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入手,引导分析、概括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 同位角:注意两个“同位”既要在前两条直线的同一位置,又都在第三条的同一位置,。内错角和同旁内角:首先抓“内”字——在前两条直线之间即“内部”去找,在第三条直线的两旁,即位置交错,这就是内错角,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这也就是同旁内角的来源。

二、借命题变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发散性和多向变通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课本例题和习题的变式。数学的思想方法都隐藏在课本例题或习题中,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对这类习题进行必要的挖掘,即通过一个典型的例题,最大可能的覆盖知识点,把分散的知识点串成一条线,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利于知识的建构。如,八年级第二学期练习册中有这样一个习题:如图(一)在DABC中,ÐB=ÐC,点D是边BC上的一点,DE^AC,DF^AB,垂足分别是E、F,AB=10cm,DE=5cm,DF=3 cm,求(1)SDABC。(2)AB上的高。上题通过连接AD分割成两个以腰为底的三角形即可求解SDABC=40 cm;借助于添加AB上的高CH,利用面积公式和第一题的结论,不难求的AB上的高为8cm.我在教学中并未把

求得结论作为终极目标,而是继续问:3+5=8,在此题中是否是一个巧合?探究DE、DF、CH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猜想CH=DE+DF)。 引出变式题(1)如图(二)在DABC中,ÐB=ÐC,点D是边BC上的任一点,DE^AC,DF^AB,CH^AB,垂足分别是E、F、H,求证:CH=DE+DF 在计算例题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具有了用面积的不同求法把各条垂线段联系起来的意识,此题的证明很容易解决。 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的此时,我又借机给出变式(2)如图(三)在等边DABC中,P是形内任意一点,PD^AB于D,PE^BC于E,PF^AC于F,求证PD+PE+PF是一个定值。

通过这组变式训练,面积法在几何计算和证明中的应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这一组变式训练经历了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有助于深化、巩固知识,学生猜想、归纳能力也有了进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综上所述,变式有助于学生把知识学活,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最佳动机”和激发学生的灵感,它能升华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现“变中的不变”,同时培养“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从量变到质变,渐渐领悟,把握数学教学的规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