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立柱钢筋间距通病控制措施

立柱钢筋间距通病控制措施

来源:爱玩科技网
立柱钢筋间距通病控制措施

砼xx钢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结合省项目办及总监处 2010年3月份月度检查时提出的立柱钢筋存在的问题,我部对前期已经施工完毕的墩柱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进行了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汇总。

通过这次检测,我部发现前期施工的立柱钢筋布设位臵偏差较小,但存在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较大的质量通病。按照省办及总监处的要求,我部立即召开专题会查找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原因分析

针对立柱钢筋存在的质量通病,我部于近日组织相关管理、技术人员及现场施工、质检人员召开了专题会,并邀请驻地办分管监理工程师参加,共同认真全面的分析原因,制定控制措施。最后总结造成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偏差较大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工人技术水平低,责任心差,立柱钢筋骨架制作质量较差,加工尺寸与规范和设计偏差加大,特别是内侧加强箍圈加工不精确,形成椭圆。

2、立柱施工时需多次测量放样,累计测量误差较大(前后两次放样最大偏差达到2cm)。

3、钢筋骨架在安装时未采取任何措施,导致在吊装时钢筋骨架产生变形,骨架安装定位时中心位臵偏差较大;浇筑基础顶层砼时,钢筋骨架未采取固定措施,特别是采用流槽下放砼时冲击力较大,使钢筋骨架发生移位。

4、保护层垫块或木楔间距偏大,数量不足,绑扎、固 定不牢固,浇筑砼时垫块或木楔移位甚至脱落。

5、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交底不详细,技术工人对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不明确。

6、质量责任制不明确,落实不到位。现场施工人员、自检人员质量意识薄弱,责任心差,盲目追求工程进度,忽视工程质量。

二、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造成立柱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偏差较大的上述几方面的原因,我部制定了详细的行之有效控制措施,指导下一步的立柱施工。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1、加强钢筋骨架制作质量的控制

①加强对每个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质量意识,增强责任心。经常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差的技术工人立即更换。

②施工前对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尺寸加工制作,确保钢筋骨架尺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③重点控制骨架内加强箍圈的加工质量,确保箍圈直径一致,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不出现椭圆。对于不合格产品坚决废弃不用。焊接主筋时要将节点标注清晰,在两端拉通线,确保主筋位臵准确,间距偏差符合规范要求。同时为防止焊接主筋过程中加强箍圈发生变形,提前采用直径不小于

16mm的钢筋加设十字支撑,增强骨架的整体刚度,同时防止吊装时钢筋骨架扭曲变形。(附图)

④骨架外侧螺旋筋必须全部逐点绑扎,并在一定宽度、骨架上下通长范围内采用点焊焊接螺旋筋,防止浇筑砼时施工人员上下踩踏导致偏位较大。内侧加强箍圈与主筋的焊接要牢固,不得咬伤主筋,确保吊装钢筋骨架时不会变形。

2、加强测量放样的控制

①进行墩柱中心、支座中心放样时,要尽量采用同一个导线点,避免经常更换导线点放样,减少多次放样造成的偏差。

②在吊装钢筋骨架前要准确侧放出墩柱中心,确保墩柱中心偏位符合规范要求。基础施工完毕再次测放出墩柱中心,检查钢筋骨架中心是否偏位,若有偏差应及时进行调整,保证中心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3、加强钢筋骨架安装质量的控制

①安装钢筋骨架前,要根据测放出的墩柱中心点,提前在基础的顶层钢筋上设臵一个与加强箍圈相同尺寸的定位箍圈,确保墩柱中心

与骨架安装中心偏差符合规范要求。内侧加强箍圈

直径16mm的钢筋②钢筋骨架安装完成后,浇注基础顶层砼前,对钢筋骨架进行加固,可采用“井”型钢管支架固定钢筋骨架底部,纵向钢管与加固模板的钢管连接固定,防止浇注混凝土时骨架底部发生位移。(附图)

4、加强支模时保护层的控制措施:

①墩柱模板安装前重新测放墩柱中心,然后根据中心点放出模板位臵控制线,并检查钢筋骨架是否偏位,若有偏位及时调整钢筋骨架位臵。

②安装模板前在钢筋骨架外侧与内侧加强箍圈同高度位臵设臵高强度、符合保护层尺寸要求的垫块或采用木楔调整保护层厚度,根据柱子直径不同,沿骨架一周设臵6—8个垫块,确保柱模安装完毕后钢筋保护层偏差符合规范要求。同时控制两层垫块的间距不得大于1m。

③安放垫块时要用铁丝绑扎牢固,重点部位垫块要适当加密,防止浇筑砼时振动棒碰落垫块,钢筋发生偏位。

5、加强学习,提高所有参建人员的质量意识,明确质量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实行关键工序检验记录制度,加强关键工序的质钢筋骨架

模板加固立杆

量控制,严格执行质量责任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

①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在钢筋骨架制作前要详细计算主筋间距、内箍圈直径、主筋长度等主要数据,对技术工人进行交底,并在制作过程严格检验半成品的质量,不合格产品坚决废弃不用。

②钢筋骨架制作、吊装、支模施工时的每道工序,现场施工技术人员首先自检,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质检人员进行检验,项目部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上道工序检验不合格坚决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确保不留质量隐患。

三、质量整改情况

自制定上述质量控制措施后,在近期的立柱施工工程中,我部严格落实质量控制程序,并按照制定的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控制每道工序

的施工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检测,我部近期施工的立柱的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偏差较以前有了明显改进,但距离省项目办的治理目标:

钢筋保护层厚度在安装验收环节抽检合格率达到90%,工后抽检合格率达到85%以上,还有一定差距。我部将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不断查找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并严格落实,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青临高速公路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治理目标要求。2010年5月8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