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资备考文档 下载可直接编辑
【每日一练】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7月9日)
一、单项选择题
1. 小学教育的对象一般为( )岁的儿童。 A. 5~11 B. 6~12 C. 5~12 D. 7~12
2.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A. 激励 B. 情感交流 C. 信息传递 D. 沟通
3. 在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过程中,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满足少年儿童的兴趣和爱好。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 )特点。 A. 教育性 B. 创造性 C. 实践性 D. 趣味性
4. 学校教育产生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共4页/当前第1页
精选教资备考文档 下载可直接编辑
5. ( )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A. 教师 B. 学生 C. 班干部 D. 班主任
6. 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A. 备课 B. 上课 C. 布置作业 D. 课外辅导
7. 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这体现了德育的( ) A.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B. 疏导原则
C.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 导向性原则
8. 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学校结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 决策者的观念 B. 生产力发展水平 C. 政治制度 D. 社会需求
9.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习惯上称为( )
共4页/当前第2页
精选教资备考文档 下载可直接编辑
A. 教育目的 B. 教学目标 C. 课时目标 D. 培养目标
10. ( )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A. 教育制度 B. 学校教育制度 C. 教育 D. 职业教育制度 【参】 一、单项选择题
1. B【解析】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 2. D【解析】略。
3. D【解析】少先队活动的趣味性是指在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过程中,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用知识性、活动性、群体性、新异性、竞赛性、游戏性、趣味性等具有激励性的工作方法,满足少年儿童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他们对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4. B【解析】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的形态。 5. 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班主任的概念。 6. B【解析】略。
7. C【解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是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共4页/当前第3页
精选教资备考文档 下载可直接编辑
8. B【解析】略。
9. 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培养目标的概念。 10. 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共4页/当前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