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等温退火工艺对2Cr13钢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

等温退火工艺对2Cr13钢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

来源:爱玩科技网
第32卷第2期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0lI 32 No.2 2011年O4月 Journal of C 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ADr.2011 等温退火工艺对2Cr13钢组织 及其性能的影响 李于朋 ' 李 宁 , 郝恩喜 , 萨仁格日乐 李洪杰 , 车乾铭 (1.长春工业大学先进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12; 2.沈阳科金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101) 摘 要:分别采用等温退火工艺和常规退火工艺对2Cr13钢进行热处理,对组织结构进行了 对比研究,对力学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等温退火处理后的试样金相组织均匀,晶粒 度细小,其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都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等温退火;组织;晶粒度;性能 中图分类号:TG15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1374(2011)02—0178—04 Effect of isothermal anneal ing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2Cr l 3 steel LI Yu—peng ,LI Ning ,HAO En—xi。, Saren—gerile , LI Hong—j ie , CHE Qian—ming (1.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Structrural Materials,Ministry of Educatio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12,China; 2.Shenyang Kejin Special Material CO.,LTD,Shenyang 110101,China) Abstract:2Cr1 3 steel is dealt with the isothermal annealing and conventional annealing treatment respectively.We compare the 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with the isothermal annealing treatment is even and the grain size is fine and smooth.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the dynamic ductility are improved. Key words:isothermal annealing;organization;grain size;property. 0 引 言 平衡组织是由铁素体加碳化物组成。在淬火状态 下因为其具有硬度高、耐蚀性良好等特点,应用范 2Cr13钢是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在室温下的 围特别广泛 。但此钢在普通退火过程中,以缓 收稿日期:2011-02—28 作者简介:李于朋(1982一),男,汉族,陕西乾县人,长春工业大学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焊接及热喷涂方向研究,E-mail:liyupeng @mail.ccut.edu.an. 第2期 李于朋,等:等温退火工艺对2Cr13钢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 179 慢冷却来保证奥氏体在珠光体区上部转变,并依 靠控制冷却速度来控制转变的过冷度,因此工件 内外冷却速度不同,越靠近心部,冷却速度越慢, 转变温度就越高,退火硬度越低,故经常出现工件 内外部组织和性能不均匀,普通退火冷却时间太 长,生产效率低。近年来,等温退火工艺以精确控 制等温温度以及等温时间,准确控制转变的过冷 2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常规退火工艺和等温退火工艺热处理后的金 相照片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c P s 度,实现等温组织转变并大大缩短工艺周期等优 点,使其得到广泛应用 ]。文中采用常规退火处 理和等温退火处理对2Cr13钢进行处理,并对两 种退火工艺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 讨论。 l试验材料和方法 试验用钢为2Cr13,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 表I 2Cr13钢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化学成分 含量 o.200 O.58O O.41O o.oi4 13.720 O.48O o.400 o.005 余量 制取2Cr13试样,其中,金相观察试样尺寸为 20 mm×20 mm×8 mm;加工标准拉伸试样,试 样厚度为8 mm,平行段宽度为20 mm;加工标准 U型缺口冲击试样。将试样分为两组,分别进行 常规退火处理和等温退火处理,并对两种工艺处 理后的试样进行淬火处理。常规退火工艺为 680℃×4 h炉冷至350℃后空冷;等温退火工艺 为1 000℃×4 h风冷至660℃×8 h后空冷;淬 火工艺统一为1 000℃×3 h油冷,650℃×3 h 水冷。 将以上热处理工艺后的金相观察试样制备金 相试样,采用OLYMPUS GX51型光学金相显微 镜对其退火组织和正火组织进行观察,使用 WDW200型电子拉伸试验机对以上淬火后的拉 伸试样进行拉伸性能测试,采用JBS一300型冲击 试验机对淬火后的冲击试样进行冲击试验。 图I 2Cr13常规退火后组织图(×200) 图2 2Crl3等温退火后组织图(×200)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等温退火比普通 退火组织更均匀,更接*衡组织。 2Cr13两种退火工艺处理后经淬火处理后的 金相照片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2Cr13普通退火后淬火组织图(×200) 18O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2卷 好,晶界是缺陷聚集区,当晶粒过于细小以后,其 缺陷表现出来的机械性能就会大幅度下降。出现 这种晶粒细小的根本原因在于,通过珠光体等温 转变,在珠光体相区形成大量的高浓度碳聚集区, 即难溶解的高熔点碳化物在晶界大量的析出。在 淬火过程中,这些难溶解的高熔点碳化物由于很 难在奥氏体化过程中完全溶解,高熔点碳化物就 形成了奥氏体再结晶的晶核。新生成的奥氏体晶 粒以这些碳化物为质点,优先成核,生成全新的奥 氏体晶粒,分解了原有组织晶粒,进而细化了原有 图4 2Cr13等温退火后淬火组织图(×200) 奥氏体晶粒,从而最终获得了较细的淬火组织。 表2金相晶粒度结果对照 从图3和图4更是可以直接看出,在组织都 几乎是马氏体的前提下,等温退火后再进行淬火 获得的组织其晶粒度更细小。 热处理后金相的晶粒度级别对照见表2。 众所周知,晶粒度大小在一定范围内,晶粒越 试验项目 2Cr13常规退火工艺 金相晶粒度级别/级 2Cr13等温退火工艺 2Cr13常规退火后淬火工艺 2Cr13等温退火后淬火工艺 细小,晶界面积就越大,晶界面积的增加,使晶界 上杂质浓度减少,避免产生沿晶脆性断裂。晶界 是裂纹扩展的阻力,晶界前塞积的位错数减少,有 利于降低应力集中,所以细化晶粒能大大地提高 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反之,并不是晶粒越细小越 将拉伸试样和冲击试样进行热处理后做力学 性能试验,其结果见表3。 表3 2Cr13不同退火制度和相同淬火条件下室温力学性能结果对照表 从表3可以看出,经过等温退火的材料较之 常规退火工艺,在同样淬回火条件下,等温退火工 艺的R 。较常规退火值提高了10 ,达到了 高温奥氏体在此停留随时间推移只能转变为较为 稳定的低温奥氏体。这样的奥氏体一旦稳定以 后,其组织较难分解,且对材料本身强韧性没有帮 682.658 MPa,断裂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分别达 到了21.35 和71.325 ,抗拉强度可达到 助,所以,这类钢种即使采用等温退火也得不到中 间过渡组织,也就很难得到细化的晶粒。实际生 850 MPa以上,冲击功Ak 值提高了21.8 ,达 到75.5 J。由此可以看出,通过等温退火后, 2Cr13钢的强韧性都得到了不同幅度提高,说明 等温退火提高了材料的强韧性,对于材料的预处 理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产中,考虑到大锻件的最后锻造过程中停锻温度 较高,故可以利用锻后余热来直接实现等温退火, 这样大大节省了企业生产成本,并且提供了较为 稳定的母材原始组织。 当然,并不是大多数材料都可以采用等温退 火处理来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对于一些耐热钢 3 结 语 1)2Cr13钢等温退火后能较快获得平衡组 织,淬火能获得较细的淬火组织,对于晶粒细化有 一以及含有大量的合金元素的钢种来说,由于合金 元素众多,在连续冷却过程中,推迟了珠光体等组 织转变,故而C曲线转变比较靠后。由于其连续 冷却过程中不存在珠光体等中间过渡组织,这样 定作用。 2)2Cr13钢等温退火后经淬火处理,各项力 学性能均优于常规退火工艺,屈服强度和冲击韧 第2期 李于朋,等:等温退火工艺对2Crl3钢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 181 性得到不同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姚世卫,段建晋.2Cr13钢转动座热处理工艺优化试 验研究EJ].舰船科学技术,2008,30(6):127—130. [2] 曹三书,孙雪辉.2Cr13钢的调质处理[J].热处理, 2010,25(1):67—69. [3] 赖海呜,王梁.2Cr13汽轮机叶片激光合金化的组织 性能EJ].应用激光,2009,29(6):507—510. [4] 王平怀,王伯健,宋景娜.淬火温度对2Cr]3不锈钢 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8,37(4): 7】一73. [5] 朱向群,戴起勋.回火温度对2Cr13不锈钢应力腐 蚀开裂和力学滞后的影响EJ].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9,30(1):11—14. [6]朱向群,戴起勋.汽车衡用马氏体不锈钢连接件热 处理工艺改进[J].机械工程材料,2008,32(6):74— 77. [7]刘云旭,王淮,季长涛,等.高质量、高节能的锻(轧) 余热等温正火新技术[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07,28(SO):49—53. E8]金荣值.22CrMoH钢齿轮锻件等温退火工艺改进 [J].金属热处理,2003,28(12):61-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