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来源:爱玩科技网
古诗鉴赏专题

郑州市初中中招适应性测试(二模)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19—20题。(共4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9.李贺作诗,工于设色,请结合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简要分析。(2分)

20.请从用典角度,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蕴含的情感。 19.①用“黑”色表现敌军人数众多,黑压压一片,浓重的色彩刻画出敌军气焰的嚣张。 ②用“金”色表现阳光照耀甲胄时的耀眼夺目,鲜明的色彩写出我军将士的英姿勃发,不可侵犯。③用浓重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答出任一点,意思对即可,2分)

20.用燕昭王黄金台上延揽天下之士的典故,表达将士们忘身报国之情。(典故1分,情感1分,共2分)

信阳市二模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9.“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分)

20.用自己的话描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呈现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2分)

19.“足”字写出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意对即可,2分)

20.诗人置身山环水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见花红柳绿,苦苦寻觅的山西村掩映其间,顿觉豁然开朗的情景。(意对即可,2分)

开封一模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8、颔联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19、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2分)

新乡一模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20-21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0、前人评析这首词,认为开篇一个“异”字统领词的上阕,请说说这里的风景异在何处? 21、词引用“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典故主要抒发什么情感?

平顶山一模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9.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2分)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彰显了文天祥怎样的精神?(2分)

驻马店名校联合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8.本诗以描写“杨花”“子规”两种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何用意?(2分) 19.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的情感。(2分) 18. 示例:选取这两个景物,一是取其季节意义,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二是取其形象意义,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营造一种飘零流落之感和凄清悲凉之意,奠定全诗的伤感基调。(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2 分) 【知识点】古诗歌的意象

【解题思路】意象的作用一般有营造氛围意境、暗示背景或社会环境,奠定感情基调,借景抒情,对比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就本题而言,作者在本诗开头选用“杨花”“子规”是想取其季节意义、形象意义、象征意义来暗示背景、营造氛围意境、借景抒情。 19. 示例:这句诗运用拟人修辞,将月亮人格化,(1分)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对远方被贬友人的关切、同情(及思念)之情。(1分)(共2分) 【知识点】古诗歌的思想感情、古诗歌的艺术手法

【解题思路】从“寄愁心与明月”可知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拟人化,赋予了它人的情感和思想。判断出修辞后结合诗句情景,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和诗人个人经历,仔细揣摩诗句,体会诗人对远方被贬友人的关切、同情(及思念)之情。

河南省实验中学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8.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词中的画线句。(2分)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9.这首“壮词”里既有壮阔的景,又有“豪壮”的志,还有“悲壮”的情。请你结合词的内容,任选一个角度赏析。(2分)

(二)18.示例1:此句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描写出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位抗金英雄的形象,表现出作者渴望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示例2:此句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描写出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位抗金英雄的形象,表现出作者渴望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合理即可。2分)

19.示例1:“壮阔”的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给我们展示了将士们在军营里饱餐烤牛肉,奏起战斗乐曲,个个斗志昂扬、接受检阅、整装待发的壮阔场面。

示例2:“豪壮”的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达了词人想要为朝廷收复失地,从而也为自己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的豪情壮志。

示例3:“悲壮”的情。“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岁月虚度、壮志难酬的“悲壮”之情。(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2分)

郑州12校联合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4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8.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徽,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寨上燕脂凝夜紫”。(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渲染战前敌军压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暗示战斗的残酷,为下文描

写战斗的惨烈做铺垫。(每点1分,意想对即可。共2分)

19.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答出修辞得1分,具体分析得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信阳一模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共4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9.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 的情况淋滴尽致地表现出来。(2分)

20.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9.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或交战双方力量悬殊)(2分) 20.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土们报效朝廷的决心。(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