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考试物理复习提纲
学习效率的⾼低,是⼀个学⽣综合学习能⼒的体现。在学⽣时代,学习效率的⾼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影响。当⼀个⼈进⼊社会之后,还要在⼯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个⼈学习效率的⾼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作成绩,继⽽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说明我们学习中也要学会提炼⾃⼰的复习提纲。下⾯就是⼩编为⼤家梳理归纳的知识,希望⼤家能够喜欢。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考试物理复习提纲电学初步1、静电现象:
⑴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物体的性质。
⑵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个物体转移到另⼀个物体,使物体显⽰出带电的状态。
⑶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⑹闪电是⼀种瞬间发⽣的⼤规模放电现象。2、电路
电路:⽤导线把电源、⽤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电器:利⽤电来⼯作。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
⑵短路:导线不经过⽤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电流很⼤,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引起⽕灾。做实验时,⼀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电时也要注意防⽌短路。
⑶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①⽤统⼀规定的符号;②连线要横平竖直;③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⑷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电器,使⽤电器进⾏⼯作的状态。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⑸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别:(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法:①路径法②拆除法③⽀点法)3、电流
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电流⽅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向为电流⽅向,⾃由电⼦移动的⽅向与电流⽅向相反。
⑴电流表的读数:⼀看量程,⼆算分度值,三读数。
⑵电流表的接法: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②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从“-”接线柱流出;③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④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电器并联。(注意:①在不超过测量值的情况下,应尽量使⽤较⼩的量程测量,对于同⼀个电流表来说,量程越⼩测量结果越精确;②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的情况下,可先⽤的量程试触,根据情况选⽤合适的量程。)
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并联电路⼲路中的电流等于各⽀路电流之和。
4、电压
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原因。
⑴⽣活中常见的电压值:⼀节⼲电池电压1.5V;⼀节蓄电池电压2V;我国⽣活⽤电电压220V;对⼈体安全电压≤36V。
⑵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各⽀路的电压相等。
5、电阻
物理学中把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的⼤⼩叫电阻。电阻的符号:R⑴电阻的单位:欧姆;符号:Ω
⑵单位换算关系:1MΩ=1000kΩ1kΩ=1000Ω6、电阻相关特性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积有关⑴长度相同、横截⾯积相同,材料不同,电阻不同;⑵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横截⾯积越⼤,电阻越⼩。⑶材料相同、横截⾯积相同,长度越长,电阻越⼤;⑷对⼤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电阻越⼤。7、电阻分类
保持阻值不变的电阻简称定值电阻。可以调节变化的电阻简称可变电阻8、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⑴⾦属杆:⾦属杆的电阻很⼩,其两端接线柱间的电阻值⼏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
⑵电阻丝:圆筒上缠绕的是表⾯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其阻值较⼤,标牌上所标的“50Ω”即指电阻丝两端接线柱间的电阻值;
⑶滑⽚:滑⽚可以在⾦属杆上左右移动,滑⽚的上部与⾦属杆相连,下端通过电阻丝的接触滑道(刮去绝缘层的部分)与电阻丝相连通。
⑷接线柱:有四个接线柱,⼀上⼀下接⼊电路时,能起到变阻作⽤。连接电路时,要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要调到阻值的位置
⑸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电路中电阻的⼤⼩。9、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欧姆定律公式:I=U/R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式:U=IRR=U/IR
10、欧姆定律意义:
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揭⽰了“导体中的电流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决定”这⼀制约关系。11、伏安法测电阻:
把导体接⼊电路,使导体中通过电流,⽤电压表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再⽤欧姆定律公式算出灯泡的电阻。
电功率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常⽤单位有:度(千⽡时),1度=1千⽡时=3.6×106焦⽿。3.测量电功的⼯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以下公式:W=I2Rt;W=Pt;W=UQ(Q是电量);
7.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特(国际);常⽤单位有:千⽡(kW),毫⽡(mW)8.计算电功率公式:P=W/t=U.I(式中单位P→⽡(w);W→焦;t→秒;U→伏(V);I→安(A)
9.利⽤P=W/t计算时单位要统⼀,①如果W⽤焦、t⽤秒,则P的单位是⽡;②如果W⽤千⽡时、t⽤⼩时,则P的单位是千⽡。
10.计算电功率还可⽤右公式:P=I2R和P=U2/R11.额定电压(U0):⽤电器正常⼯作的电压。12.额定功率(P0):⽤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当U
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
15.焦⽿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成正⽐,与导体的电阻成正⽐,与通电时间成正⽐。
16.焦⽿定律公式:Q=I2Rt,(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来产⽣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电与磁
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3.磁极:磁体上磁性的部分叫磁极。
①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个是北极(N极);另⼀个是南极(S极)②磁极间的作⽤: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就是通过磁场发⽣的。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其中的磁体产⽣磁⼒的作⽤。
7.磁场的⽅向:在磁场中的某⼀点,⼩磁针静⽌时北极所指的⽅向就是该点的磁场⽅向。
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向⽽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磁感线是不存在的,⽤虚线表⽰,且不相交)
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向、磁感线⽅向、⼩磁针静⽌时北极指的⽅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称磁偏⾓,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现象。)
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则:⽤右⼿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13.安培定则的易记易⽤:⼊线见,⼿正握;⼊线不见,⼿反握。⼤拇指指的⼀端是北极(N极)。
14.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软铁芯,磁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电流⽅向来改变。
1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16.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向来改变。
17.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个利⽤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动控制。
18.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19.产⽣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0.感应电流的⽅向:跟导体运动⽅向和磁感线⽅向有关。21.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2.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和转⼦。
23.⾼压输电的原理:保持输出功率不变,提⾼输电电压,同时减⼩电流,从⽽减⼩电能的损失。24.磁场对电流的作⽤: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的作⽤。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是制成电动机。
25.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向:跟电流⽅向和磁感线⽅向有关。26.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通电线圈在磁场⾥受⼒转动的原理制成的。27.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向的电流。28.直流电:电流⽅向不改变的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