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完整版)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完整版)

来源:爱玩科技网
林黛玉进贾府

【学习目标】

1、了解《红楼梦》的基本常识,学习鉴赏古典小说的方法和古典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 2、重点鉴赏“王熙凤”“贾宝玉”两个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

把握文章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表现人物的方法。 【知识链接】 1、《红楼梦》常识: 作者介绍——

曹雪芹,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一生恰好经历了家庭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绔\"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这为他的创作准备了良好的基础. 思想内容—— 两条线索:

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线索;宁荣二府兴衰变化线索。 四大主题:

(1)通灵宝玉与叛逆主题-贾宝玉的形象。

(2)木石金玉与爱情主题—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 (3)四大家族与政治主题-贾府衰败的历史命运。

(4)色空观念与人生主题—“分骨肉\"、“世难容”、“聪明累”、“虚花语\"。 艺术特点——

(1)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 (2)孕育了一个狂人,也塑造了一个新人。

(3)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美与丑的相生相克. 2、课文链接:

课文是主线(全文)的开端,写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通过她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介绍了贾府一批重要人物,初步展现了贾府的概貌,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序幕。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多样,对众多人物的写法绝不相同,特别是写王熙凤、贾宝玉出场的文字十分精彩,人物语言极其传神. 3、前后文介绍: 第一回是开篇.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课文就选自这一回.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钢。 3、古典小说鉴赏策略: (1)在情节中理清人物关系

(2)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 (3)抓住言行写爱憎 (4)抓住矛盾关键说性格

(5)探讨人物言行根源,揭示主题 第一课时

【古典小说鉴赏第一步】——在情节中理清人物关系

1、通读课文,查字典,为文中的生字词注音,归纳多音字、形近字. (1)多音字:

仆妇(pú) 前仆后继(pū) 插屏、屏蔽、屏障(píng)

1

屏除、屏弃、敛声屏气、屏退、屏息(bǐng) 屏营(bīng) 发丧(sāng)如丧考妣(sàng bǐ)呜咽(yè) 咽尽(yàn) 不足之症、症候(zhèng) 症结(zhēng)

便宜行事(biàn)大腹便便(pián)劳什子(shí)什么(shén) (2)形近字:

笨拙(zhuō)茁壮(zhuó)相形见绌、左右支绌(chù) 内帏、帷幄、宫闱、阳奉阴违(wéi) 芦苇、经纬、冒天下之大不韪(wěi)

咳嗽(sou)洗漱(shù)眉尖若蹙(cù)蹩脚(bié)拥趸(dǔn) 笑靥(yè)梦魇(yǎn)嫡亲(dí)贬谪(zhé) 敕造(chì)贾赦(shè)宫绦(tāo)洗涤(dí)

纨绔(wán kù)胯下之辱(kuà)孱弱(chán)潺潺(chán) (3)生字词:

人烟阜盛(fù)台矶(jī) 奶嬷嬷(mó·mo)纳罕(hǎn) 削肩(xuē) 簇拥(cù) 丫鬟(huán) 金螭(chī)

璎珞(yīng luò)窄裉袄(kèn) 洋绉裙(zhòu) 打谅(liang) 翠幄(wò) 厢庑游廊(wǔ)尽让(jǐn)绾发(wǎn)

盥洗(guān)韶光(sháo)小幺儿(yāo)

杜撰(zhuàn)忖度(cǔn duó)懵懂(měng) 瞋视(chēn) (4)成语:

顾盼神飞 怯弱不胜 不经之谈 敛声屏气 不肖子孙

2、找出文中较重要的人物,理清人物关系。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的婆婆,迎春、探春、宝玉的祖母,林黛玉的外祖母,王熙凤、李纨是其孙媳. 邢夫人(王熙凤的婆婆,迎春的母亲)、王夫人(李纨的婆婆、探春、宝玉的母亲,王熙凤的姑姑) 迎春、探春、惜春、宝玉、黛玉、王熙凤、李纨

3、写出黛玉一天行踪(见相关路线说明FLASH) 见贾母:弃舟登岸—-路经宁国府--进荣国府西边角门——换轿夫(小厮抬轿)—-垂花门下轿——转过插屏(第1节)

见贾赦:出垂花门——出西角门,过正门,入一黑油大门——过三层仪门——进入正室(第7节)

见贾政:出仪门-—进荣府—-穿过一个东西穿堂,向南大厅之后——进入堂屋(荣禧堂)--东房门—-东廊三间小正房(第8、9、10节) 吃晚饭:(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角门—-南北宽夹道—-东西穿堂--进入后房门(第12节)

【古典小说鉴赏第二步】——在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 1、通过黛玉一天的行踪可看出贾府这个典型环境有何特点? 富贵尊荣、威严袭人(等级森严、规矩极大)(人物衣着亦看出)

2、处身这样的环境,初到外祖家中的孤弱娇女林黛玉的心态如何?(用文中的话回答)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古典小说鉴赏第三步】--抓住言行写爱憎

1、 在这种心态下,黛玉有何表现?透过黛玉的眼睛,文中着力塑造了那些人物? 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多处对比——辞饭、座次、读书问答、所感所想 第2节:方欲拜见时……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一一拜见过

2

第3节: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 第5节: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第7节:邢夫人携了黛玉、邢夫人搀着黛玉的手、邢夫人让黛玉坐了;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再坐一刻,便告辞;“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第9节: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第10节: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黛玉便向椅子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第11节: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

第12节:黛玉一一的都答应着;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方告了座,坐了;少不得一一改过来,也照样漱了口;

第14节: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黛玉边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件稀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众人眼中的黛玉、熙凤眼中的黛玉、宝玉眼中的黛玉-— 貌美多情、怯弱多病、聪明懂礼、自尊自爱、小心谨慎 (2)着力描写王熙凤、贾宝玉。

2、文中从哪些角度,运用了哪些方法描写这些人物的?

★通过黛玉的眼、贾母的嘴、丫鬟仆人的反应、直接描写等角度描写王熙凤(出场、衣着、肖像、语言、贾母语);

★通过黛玉的眼、王夫人和贾敏的嘴、贾母的表现、直接描写等角度描写贾宝玉(出场、衣着、肖像、语言、动,贾母、王夫人、贾敏的话;《西江月》二首词). (1)试用一个词分别概括“王熙凤”“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辣、宝

(2)说说课文运用哪些方法、通过那些情节来描写这两个人物的。 ★王熙凤:辣(凤辣子)

声音辣、体态容貌辣、衣着辣、语言辣、心思辣(放诞无礼的出场、彩绣辉煌的打扮、体格风骚的外表、转悲为喜的剧变、装腔作势的关心、点头不语的微笑) --八面玲珑、机变狡黠、虚伪泼辣、位高受宠 4、 贾宝玉:宝(痴、狂、颠)(宝二爷)

侧面描写:王夫人眼中的宝玉、贾敏眼中的宝玉、黛玉眼中的宝玉、《西江月》二首词 正面描写:肖像描写、为黛玉起别字、摔玉、为黛玉安排住处

—-英俊潇洒、善良多情、别具慧眼、蔑视功名、个性、封建叛逆

【古典小说鉴赏第四步】--抓住矛盾关键说性格

1、请根据课文的相关情节,从下面的两个议题中任选一个,说说你对这个议题的看法与理解. (1)人物的哭与笑

第2、3、5、6节:黛玉、贾母、王夫人、王熙凤、侍立之人的哭与笑 第14节:贾母、宝玉的哭与笑 (2)处处需要“老祖宗\" -—是刻画其他人物的需要。

—-是表现贾府的排场与奢侈的需要。 ——是众多人物出场的需要。

2、试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比较“王熙凤、贾宝玉”出场前后的异同. (1)出场前描写的相同点:渲染铺垫

3

熙凤 ①先写笑声话语 开朗泼辣 ②黛玉的心理

宝玉 ①王夫人介绍 叛逆 ②黛玉的心理

作用:造成悬念,引导观众的联想和兴趣。 (2)出场后描写的相同点: 描写:服饰、外貌、语言、行动 手法:细描、铺叙 (3)出场前的不同点:

描写角度不同: 熙凤:先声夺人→正面描写 宝玉:他人介绍→侧面描写

黛玉心理不同: 熙凤:运用对比→突出其特殊的地位 宝玉:先抑后扬→反衬相见后的不同

(4)出场时不同点:熙凤:围拥而出、笑语喧声→俗气泼辣 宝玉:单独出场→叛逆 (5)出场后:

外貌不同:熙凤:重在表现“她\"的“风骚、狡黠、泼辣” 宝玉:重在表现“他”的美貌、多情. 语言不同:熙凤:突出其善于逢迎、圆滑狡诈 宝玉:突出宝黛相见如故、情投意合

【古典小说鉴赏第五步】—-探讨人物言行根源,揭示主题

通过上述的情节梳理与人物分析,联系特定的社会环境,说说作者通过这些人物所揭示的主题是什么? 1、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2、凤姐的“装腔作势,八面玲珑\" 3、宝玉的“似傻如狂,另类叛逆” 揭示主题:

作者通过本文写出贾府表面繁荣昌盛、富贵至尊,但内里已混乱不堪、腐朽堕落,通过贾宝玉这一叛逆形象,暗示大厦将倾,必然落败的结果.而大家庭是小社会,宝玉这样的新人出现,从精神上、从审美上宣布了整个社会的不合理以及封建社会将要彻底崩溃的征兆. 【全文总结】

《林黛玉进贾府》是小说《红楼梦》第一次总亮相,不仅重要人物纷纷亮相,贾府也是第一次亮相.因此本文运用详略得当的环境描写、人物肖像、言行描写以及匠心独运的人物出场来展示这一切,揭示出一个封建大家族的鼎盛繁荣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礼教的.黛玉的一双眼睛把贾府由幕后推到台前,而贾府透示给黛玉的是骨子里的至尊至贵,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样板,是封建上层统治者的生活写照,是封建时代的缩影。透过这个缩影,曹公让我们窥视了封建社会的最终命运。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