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最新高考资源,来高考小站看看吧~
高二年级期末调研测试
地 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年1月9日7:30,宿迁某同学走出小区大门时,发现自己在清晨下的影子落在左前方。图1为该同学所住小区的平面图。读图完成1~2题。
N小区范围 1.此时
A.纽约(74°W)日落西山 B.东京(139°E)夜色昏暗 C.巴黎(2°E)旭日东升 D.孟买(72°E)艳阳高照 2.该同学走出小区的大门最可能位于
A.西湖路 B.人民大道 C.青海湖路 D.平安大道
图2为某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不同地层,其中Z、Є、O、C、P地层依次形成,T、J、K地层依次形成。读图完成3~4题。
1
图1
查找最新高考资源,来高考小站看看吧~
3. 图中字母P处为
A. 背斜山 B. 背斜谷 C. 向斜山 D. 向斜谷 4. 图中形成最早的是
A.Z岩层 B.P岩层 C.K岩层 D.花岗岩 黄岗梁位于大兴安岭,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0~1℃,一年中有150~200天在0℃上下波动。黄岗梁上的阿斯哈图石林,属于极其罕见的花岗岩体,岩体错落有致,具有华山之险峻、黄山之秀丽、泰山之雄奇,是举世罕见的\"冰川石林\"。读图3完成5~6题。
图2
图3
5.形成阿斯哈图石林的最主要作用是
A.流水溶蚀 B.海浪侵蚀 C.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岗梁上冰川广布 B.黄岗梁东侧降水较西侧丰富
C.阿斯哈图石林属于雅丹地貌 D.图中岩体含有丰富化石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2020年冬至前后,福建南平、龙岩、宁德、三明等地的高海拔地区出现了雾凇景观。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的美景煞是好看,让人宛如进入冰雪童话世界,吸引了不少游人和摄影爱好者专程前往“打卡”(图4)。图5为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7~8题。
2
查找最新高考资源,来高考小站看看吧~
图5 图4
7.从大气受热过程来看,雾凇的形成是因为
A.①较弱 B.②较强 C.③较弱 D.④较强
8.游人和摄影爱好者“打卡”的最佳时间是
A.晴朗微风的清晨 B.晴朗温暖的午后 C.风雨交加的子夜 D.细雨蒙蒙的傍晚
研究发现,在大气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干旱地区的绿洲,其夏季昼夜气温均比附近沙漠低,这种现象被称为绿洲的“冷岛效应”。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能表示夏季沙漠和绿洲之间局地热力环流的是
A B C D
10. 相对于沙漠,绿洲地区形成“冷岛”的原因有
①比热容较大,白天气温低 ②植物蒸腾和水汽蒸发,吸收热量 ③生产生活排放的热量多 ④大气逆辐射比沙漠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图6为“2020年10月9日14:00亚洲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11~12题。
3
查找最新高考资源,来高考小站看看吧~
图6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反气旋,为副热带高压中心 B.乙为暖锋,夏季风北移所致 C.丙为准静止锋锋,冷暖空气势力相当 D.丁为气旋,暖空气强烈上升 12.关于下列地区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天津北风呼啸 B.东北地区持续晴好 C.北部晴朗干燥 D.长江流域雨雪交加
图7为非洲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维多利亚瀑布顶部,岩石挡住河水形成的
天然水池被称为“魔鬼泳池”,而维多利亚瀑布足足有1700多米宽,最高处达108米,每分钟有数百万升水从空中飞流直下。许多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寻求刺激,魔鬼泳池也成为冒险者的乐园。读图完成13~14题。 图7 13.下列时间中,“魔鬼泳池”最危险的是
A.1月 B.5月 C.8月 D.10月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洋流①的形成受西北风的影响 B.洋流②使沿岸荒漠向北延伸 C.洋流③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图中裂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山体效应是指由于山体隆起,对山体本身及其周围环境造成的气候效应。
4
查找最新高考资源,来高考小站看看吧~
由于山体太阳辐射被吸收并转换成长波热能,其温度远高于山体外相同海拔处自由大气的温度,即增温效应。某研究团队沿着大致相同的纬度,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到高原内部选取了四个样点,收集了7月份的气温、林线、垂直带谱等相关数据,研究了青藏高原的增温效应及其影响。读图8,完成15~16题。
图8
15.甲、乙、丙、丁四地中,山体增温效应最明显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受青藏高原增温效应的影响,从高原东部边缘到高原内部 ①山地草甸带分布高度上升 ②雪线降低
③垂直带基带上限降低 ④林线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9为我国黑龙江省某跨河桥梁路面及河谷剖面图。桥梁路面长30米,甲、乙为谷坡。受冻融作用影响,为了保证桥梁支柱的稳定,甲地立柱埋藏深度比乙地立柱深1米,两个立柱底部出露地面的部分堆积了2米多厚的大块碎石层。读图完成17~18题。
图9
17.甲地立柱埋藏较深的原因最可能是
A.甲坡植被覆盖率低 B.甲坡坡度较陡
C.甲坡地质结构不稳定 D.甲坡季节性冻土层较厚
5
查找最新高考资源,来高考小站看看吧~
18.甲、乙两地立柱底部堆积的碎石层,其主要作用可能是 A.隔热保温 B.反射太阳光 C.防止坡面塌方 D.减轻洪水侵蚀
图10为“地质循环、水循环及生物与成土循环示意图”,图中粗箭头表示循环之间的耦合关系。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①环节表示的是
图10
A.水汽输送 B.变质作用 C.蒸发 D.搬运作用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各循环连接的纽带是河流 B.②环节参与的是水循环 C.植物促进了土壤的形成 D.图中各循环的动力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一望无际的戈壁哟好荒凉,地上挖坑就是那地窝子房。红柳芦苇铺的顶,厚土一盖不让那风沙呈疯狂。啊 热血军魂灯一盏,不见阳光心里有春光。不见阳光——啊心里有春光。”对于为贡献了一辈子的老前辈来说,地窝子,是曾经最温暖的家。地窝子是沙漠化地区一种较简陋的居住场所,在地面以下挖约两米多深、面积几十平方米的坑,四周用土坯或砖石垒起约半米高的矮墙,用木材、草叶盖顶后,铺上一层碎土,然后糊上一层厚厚的草泥。图11为地窝子景观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我国西北地窝子的门多朝南修建,主要是为了 A.通风透气 B.便于取水 C.防洪涝
6
查找最新高考资源,来高考小站看看吧~
D.防风沙 22.地窝子内部一般 A.冬冷夏热 B.阴暗潮湿 C.冬暖夏凉 D.明亮干燥
地球表面太阳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称为等太阳高度线,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四周递减,等太阳高度线形成同心圆结构。图12为某时刻地球表面的等太阳高
丙 0°度线分布图,甲、乙两点均处于20°N上。读图完成 23~24题。 30° 图11
23.该日,等太阳高度线 A.整体向东移动 B.始终处于夜半球
C.同心圆结构不断缩小 D.外圆与晨昏圈重合 24.此时
A.甲地太阳高度角最大 B.乙丙丁处于同一经线 C.丙地正处于极昼状态 D.丙丁两地纬度相差150°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8分)
甲 60° 乙 丁 图12
材料一 2020年11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本次南极科学考察将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开展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并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监测任务。图13为南极地区图。
材料二 南极变绿了!近期,生物学家使用卫星数据和地面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收集到的数据绘制出了南极首张微型藻类分布地图,其中显示有1679处不同的雪地绿藻爆发点,共覆盖了1.9平方公里的面积。这些绿藻的“碳汇”(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固定下来的二氧化碳)相当于约87.5万辆汽车出行带来的
7
查找最新高考资源,来高考小站看看吧~
排放量。图14为南极地区雪藻景观图。
图13
图14
(1)我国南极科考队选择在11月奔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试分析原因。(6分)
(2)科学家正在罗斯海附近建设我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该地碎石遍布,几乎无土壤,推测其原因。(4分)
图13 (3)评价南极变绿带来的影响。(4分)
(4)为了保护南极环境,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淮河总长度为1000公里,其中以洪河口为界,在洪河口以上的区域属于淮河上游,长度约360公里,落差约175米。洪河口到洪泽湖属于中游地区,长度约490米,落差19米;洪泽湖以下区域属于下游,长度约150公里,落差6米。地处淮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地区的安徽省阜阳市王家坝闸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
8
查找最新高考资源,来高考小站看看吧~
材料二 2020年7月中旬淮南山区降雨集中,强度非常大,形成了淮河1号洪水。7月20日,接国家防总命令,王家坝闸启动开闸蓄洪,向蒙洼蓄洪区分洪,两千余名居民连夜撤离家园。“上保河南,下保江苏”,王家坝蒙洼蓄洪区的人们把自己的家园让给洪水,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 “王家坝精神”,令人感动。
材料三 图15为淮河流域图,图16为7月18-19日淮河流域及附近地区降水分布图。
(1)简述淮河的水文特征。(4分)
(2)分析淮河1号洪水的形成原因。(6分)
(3)分析王家坝闸开闸蓄洪在“上保河南,下保江苏”中所起的作用。(4分)
(4)简述防治淮河洪灾可以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4分)
9
图15 图16
查找最新高考资源,来高考小站看看吧~
2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6分)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石板河村,位于云贵高原东部梯级大斜坡地带,属于喀斯特强烈发育的高原山区,由于四面环山,村里人只能从岩缝里进出,运输物品全靠“人背马驮”。全村过着不通电、一到年底就为粮食短缺发愁的生活,90%的村民住在漏雨的茅草房里,堪称“苦甲天下”。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历经三年的时间,石板河村民终于在悬崖上凿出一条长约470米的挂壁公路(图17),因其修建在90度峭壁的悬崖上,远远看上去像是在岩石中劈出来的一道裂缝。挂壁公路近几年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不少游人来此一睹挂壁路的险峻。图18为贵州省及周边地区地形图。
图17
图18
(1)分析石板河村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2)分析地形地貌对石板河村的土地利用和水资源利用的不利影响。(4分)
(3)请为石板河村的脱贫致富提出合理的建议。(6分)
10
查找最新高考资源,来高考小站看看吧~
高二地理参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11 D 21 D 2 C 12 C 22 C 3 C 13 A 23 D 4 A 14 D 24 C 5 D 15 A 6 B 16 D 7 C 17 D 8 A 18 A 9 B 19 D 10 A 20 D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25.(18分)
(1)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白昼时间长;太阳高度角大;气温相对较高。(6分) (2)①岩石裸露,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岩石风化形成碎石;②植被发育差,生物作用弱(4分)。
(3)有利影响:雪藻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起到固碳作用。
不利影响:降低反射率,吸收太阳辐射增多,加速冰雪融化。(4分) (4)加强国际合作;控制南极旅游活动的规模;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任答2点得4分) 26.(18分)
(1)径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季;无结冰期。(任答2点得4分) (2)锋面雨带推移至淮河流域;降雨集中,强度大;降水主要在淮南山区,淮南支流短,水流急,汇流速度快;淮河支流众多,干流和支流汇水叠加,水位上涨迅速。(任答3点得6分)
(3)王家坝闸开闸蓄洪有利于河南地区洪水下泄,减轻河南洪水威胁;王家坝闸开闸蓄洪降低了下游地区的河流水位,减轻了江苏的防洪压力。(4分) (4)修建水库;疏浚河道;修建分洪区;退耕还湖。(任答2点得4分) 27.(16分)
(1)当地在地质时期是一片热带浅海,物质沉积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海水
11
查找最新高考资源,来高考小站看看吧~
退缩,形成了高原→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6分) (2)地形崎岖、平地少,耕地比重小;地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水资源下泄快、埋藏深,水资源不足等。(4分)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开展多种经营;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生态旅游业。(6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