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浅析
摘要: 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品质,路基施工则是城市道路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路基的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道路工程的质量。 正确掌握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对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abstract: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of the roadbed qualit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road use, subgrade construction of city road 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link, the roadbed construction quality related to the whole road engineering quality. grasp the subgrad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improving engineering quality, speed up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unicipal road embankment technology. keywords: municipal; road projects; subgrad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节奏的不断加快, 城市对交通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市政道路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施工质量对于保证城
市交通安全、 畅通、 有序的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市政道路的路基作为市政道路的重要基础, 其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城市交通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加强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 提高路基的整体施工质量, 可有效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降低道路维修的频率以及减少由此带来的对城市交通的不利影响, 降低道路维护管理的费用, 促进城市公路交通的顺畅, 方便市民的出行, 促进城市各项经济活动能够正常运转。 一、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1、结构稳定性
采取一定措施来保障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 2、强度
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 3、水温稳定性
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会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致显著降低。
二、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1、 路基挖填方施工 (1) 挖方施工
在进行挖方施工前要清除开挖施工范围内的表土、 杂草等,自上而下逐层挖掘,挖掘宜采用横挖法。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平曲线外边沟沟底纵坡与曲线前后的沟底相衔接,曲线内侧不得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路基交接处的边沟应徐缓引向路堤两侧的天然沟或排水沟,防止冲刷路堤;所有排截水设施要满足沟基稳固、沟形整齐、 坡底平顺,排水防止对路基产生危害。 截水沟弃土置于路堑与截水沟间,形成土台,台顶截水沟设2%的横坡,土台边坡脚距堑项的距离不小于设计规定。 (2)填方施工 (a)压实工艺试验
路堤填方施工前28d,先根据填料及压实机具不同选择不小于50m(全幅路基)长度的路堤段进行碾压工艺试验,据此选定最佳含水量、 填料的松铺厚度,以及压实机型,行进速度、 压实遍数等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以此作为控制标准,指导同类施工,确保路基填筑质量。
(b) 基底处理
路基施工的基底,按土壤性质、 基底地面所处的自然状态,同时结合设计对基底的稳定性要求和路堤填筑高度等采取相应的方法与措施处理。 填筑前,按规定对基底范围内的地表杂土、 树根等进行清除,然后按规定对基底整平压实。 (c)路堤填筑
采用 “四区段、 八流程” 工艺施工, “四区段” 是将作业
面分为卸料区、 摊铺区、碾压区和检测区,并做到界限分明,以便于控制摊铺厚度、 平整度、 含水量,控制碾压范围和碾压遍数,防止漏压,最后便于正确检测密实度; “八流程” 是指填料选择、 基底处理、 摊铺平整、 含水量控制、 振动碾压、 检测签认、 路基成型、 边坡修整。 整个路堤施工做到区段合理,流程清晰,保证填方地段施工质量、 密实度符合规范要求。 填筑中先用推土机摊铺,人工找平,再压路机碾压,机械不能及的边角、 桥台边及台后,用人工配合摊铺、 小型机械碾压。 (d)路基整修
在路基填筑至标高后,要进行平整和测量。 恢复中线,水平测量,施放路基边桩,修筑路拱,并用光轮压路机碾压一遍;保证在修整的路基表层厚150mm内,不应留有尺寸大于100mm的材料;路基整修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将路基两侧超填的余土清除场外;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时,应预留加固位置。 当填土不足或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整修路基时应将边沟内的杂物清除干净,保证排水畅通。 (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a)路基挖方应注意开挖程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并应有处理超挖或土质松软地段措施。 常见的软土类别有淤泥、 淤泥质粘土、 冲填土、 杂填土等。 现场管理的重点是:保证设计单位出具齐全的地质勘测资料;全面了解软土的厚度、 成因、 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各项力学指标;根据地勘资料选择恰当处理方案,完善设计;选择
有利季节尽早安排施工,确保足够的工后沉降期。
(b)路基填土要选择土料,并经过最大干密度 、最佳含水量 、液塑限 、承载比(cbr)、 级配等试验后合理选用。 填土不得含草、 树根等杂物,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层分段填筑,不应混杂。 (c)从严控制填土的压实质量。影响填方压实的因素有土类、 含水量、 压实功能、土层厚度等。 要控制好路基压实质量,首先应充分认识影响压实的各种因素,然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充分发挥现场机械的工作效率,保证各层压实质量达到压实标准。
(d)分层填筑,分层碾压。 对细粒土而言,用16~20t振动压路机时,压实厚度为30cm左右。 道路边缘、 检查井、 雨水井周围以及沟槽回填等不能使用压路机碾压的部位,应采用夯机夯实或人工夯实,层厚为15cm~20cm,夯击面积应重叠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2、路基排水
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车轮荷载向地面以下的传递深度( 也称持力层) 达到 1. 3 m 左右, 如果是特重汽车, 其持力层更深, 可达3 m 左右, 在此持力层范围内, 正是土路基毛细水的活动区域, 路面路基之所以破坏, 主要遭受到了地面水、 地下水的侵袭, 因此保持路基持力层处于干燥状态是保证路基具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所在, 由此可见, 路基排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路基施工时, 填方路堤的表面筑成 2% ~ 4%的排水横坡, 并注意纵向排水; 在挖方施工中, 路基各施工层顶面的纵横坡应
根据路堑横断面形状 路线纵坡大小 路堑施工断面长度和施工方法等因素来确定, 在施工过程中, 应经常平整施工现场,清理散落的土, 以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及时排走雨水。 路基地面排水设施有: 边沟、 截水沟、 排水沟、 跌水和急流槽等, 这些排水设施可以起到迅速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 防止路基范围以外的地面水流入路基; 路基地下排水设施有: 明沟、 暗沟、 渗沟、 渗井等,这些排水设施可以用来汇集 、拦截、 排除和疏干地下水。
3、路基防护技术
路基的修筑改变了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以及路基暴露在空间,不断受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因素侵蚀,因此需要进行各种类型的防护。
(1)坡面防护。坡面防护的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 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以及与环境的协调 。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公路的边坡,多采用种草防护边坡较高时,采用砌石框槲方型、 菱形 、拱型、 型种草防护 。由于西部干旱缺水,边坡种草防护类型的选择很重要现大多采用草坪植生带,即将草籽 、肥料和土均匀拌和裹于土工物内,当草籽发芽也长成草起到固土作用后,无纺布纤维自然腐烂,不会污染环境, 效果很好。 石砌圬工防护仍较普遍使用。 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多用在路堤边坡,连片的及带窗孔的护面墙;用于路堑边坡 破裂的或易于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采用锚杆挂铁丝网或高强塑料网格喷浆或喷
射混凝土以及喷射纤维混凝上防护也有较好的效果 。但由于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护造价高、 易破损等诸多问题,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建议大力推广既能改善生态环境、 美化景观,又一劳永逸的种草防护。 (2)冲刷防护
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仍多采用直接防护。 传统的砌石、 抛石、 铁丝石笼 、挡土墙等有所改进,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3)支挡防护
挡土墙用于支挡防护目前仍占主要地位。 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多用于石料丰富、 墙高较低 、地基较好的场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臂式挡土墙 、扶壁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其受力比较合理。 墙身圬工体积小,也已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防护 。垛式挡土墙易于调整墙的高度,并采用预制构件拼装,是一种特殊型式的挡土墙。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 只有这样, 才能够避免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也只有这样, 才能够以最少的投入, 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梁坚希. 谈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管理[j]. 山西建筑, 2010,(14) .
[2] 彭发杰.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探讨[j]. 科技风, 2010,(14) .
[3] 林杨,金冯. 市政道路膨胀土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 科技传播, 2011,(11) .
[4] 苏子升. 探讨市政道路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j]. 科学之友, 20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