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A卷)
10广电 张奇华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0.5分,共计10分)
1、近代中国民主的任务是( )
A、与改革 B、争取民族、人民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C、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D、推翻三座大山的统治
2、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指( )。 A、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B、失去了盐税和关税自主权
C、清成为洋人的 D、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 3、15年,日本强迫清签订( ),割去中国全岛及所有附属的岛屿和澎湖列岛。 A、 《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南京条约》
4、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41年,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 )一书。
A、 《海国图志》 B、 《四洲志》 C、 《蒙古图志》 D、 《群言》 5、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
A、 自强、求富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师夷长技以制夷 D、 变则通,通则久 6、维新派主张采用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兴办新式学堂。( )的创设,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
教育的发端。
A、北京大学 B、京师大学堂 C、 同文馆 D、南洋公学
7、1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 ),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的革
命纲领,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
A、华兴会 B、同盟会 C、兴中会 D、光复会 8、旧民主主义时期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 A、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C、创立共和 D、民族主义
9、提出了反帝反军阀的民主纲领在( )。
A、一大 B、二大 C、三大 D、四大
第1页 共 页
10、十月胜利后,中国成为( )的一部分。
A、世界反法西斯斗争B、世界民主主义 C、世界资产阶级 D、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 11、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的纲领有根本区别的原因是( )。 A、斗争目标不同 B、斗争方式不同 C、阶级立场不同 D、世界观不同 12、1924年到1927年7月,中国的性质是( )。 A、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B、有工人阶级参加的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C、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 13、1927年9月9日,等领导的秋收,公开打出的旗帜是( ) A、“工农红军” B、“工农军” C、“工农武装军” D、“国民军” 14、从1927年7月大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
三次在党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其中危害最大的是( )
A、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B、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C、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D、陈独秀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15、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第33集团军总司令( )在激战中殉国。 A、佟麟阁 B、赵登禹 C、张自忠 D、蔡廷锴
16、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的确立是在
( )。
A、七大 B、延安整风运动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17、下列是关于旧中国外交局面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屈辱外交” B“妥协外交” C“求和外交” D“跪倒在地上办外交 18、1947年,在河北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 )
A、《中国土地法 B、《关于中国土地问题的说明》C、《中国土地问题调查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9、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的实质是( )
A、停止内战,和平建国 B、保存实力,以求划江而 C、屈服求和 D、争取喘息时机以图卷土重来 20、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为( )。
A、国营经济为主导 B、国家统一财政 C、计划经济的建立 D、三大改造的完成
二、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英国的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表现在( )
第2页 共 页
A、政治的 B、直接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 C、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D、造成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 E、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在鸦片战争中,爱国官兵英勇献身的有:( )
A、 关天培 B、 陈化成 C、 邓世昌 D、 海龄(满族) E、 左宝贵 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洋务运动具有( )。 4、A、 依赖性 B、 落后性 C、 腐朽性 D、 封建性 E、 买办性
4、袁世凯窃夺辛亥的果实之后,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的统治实质上是( )的统治。
A、大地主 B、帝国主义 C、买办资产阶级 D、封建势力 E、民族资产阶级 5、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其决定因素为( )。
A、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 B、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 C、缺乏民主的机制 D、市场经济落后 E、人民大众不允许
6、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
A、提倡民主,反对 B、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C、提倡西方文化,反对儒家文化 D、提倡教育救国论 E、提倡科学救国论
7、面对的大,在的危急时刻加入了党的有( ) A、教育家徐特立 B、李大钊 C、文学家郭沫 D、朱德 E、彭德怀 8、下列对九一八事变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标志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B、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E、中国在东方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 9、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主要有( )。
A、巩固党的建设,健全新的政治 B、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C、巩固民族,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D、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E、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10、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主要是因为
( )
A、全国已基本 B、中国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C、党的工作重心需要转移 D、资产阶级准备向党进攻 E、特务的骚扰
第3页 共 页
三、辨析题(4小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1、辛亥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 2、帝国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总根源。 3、抗战时期,党的土地照顾了地主的利益。
4、1927年大失败后至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党在农村的土地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四、简答题(4小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1、 简述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2、比较新旧民主主义的异同。
3、为什么说辛亥既成功了,又失败了? 4、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五、论述题(2小题,共计40分。要求:每题回答字数在500字左右)
1、结合史实论述新民主主义发生的背景和发展的主要历程。(15分)
2、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战争和人民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后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镌刻着这样一段碑文: 三年以来,
在人民战争和人民中
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 在人民战争和人民中
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人, 争取民族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请回答:1、碑文中“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
分别是指哪个历史时期? (3分)
2、如果请你续写碑文,你最想增加什么内容?请写一句话。(5分) 3、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学习谈谈你对这段碑文深刻含义的理解。 (17分)
第4页 共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