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济管理]进入壁垒

[经济管理]进入壁垒

来源:爱玩科技网
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分析,是从新企业进入市场的角度来考察市场关系的调整和变化,考察产业内已有企业与准备进入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反映的是市场中潜在的竞争强度。

一、进入壁垒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规模经济性、必要资本量、产品差别化、绝对费用和法律制约。

1、规模经济性。新企业在某一产业未取得一定的市场分额之前,由于不能充分享受规模的经济性,相对于产业内已有的企业其生产成本必然较高,这就是规模经济壁垒。从动态来看,一个特定产业的市场容量较大而且在不断扩大时,进入壁垒就比较低。在经济增长率较高时期,或是在该产业的初创期和高速成长期,进入壁垒也比较低,新企业进入相对比较容易。

2、必要资本量壁垒。必要资本量是指新企业进入市场所必须投入的资本。在不同产业,必要资本量随技术、生产、销售的基本特点不同而差异很大。

3、产品差别化壁垒。如果新企业不拥有新技术,且广告和销售渠道控制等是引起产品差异化的主要因素时,即使产品销售价格相同,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都会增加。

4、绝对费用壁垒。所谓绝对费用,通常是指:与新企业相比,原有企业在以下方面的有利性:①对原料的排斥性占有,如对一些富矿的控制等;②对专利、技术诀窍的占有;③销售渠道的控制;④运输系统的控制;⑤特殊的经营能力和专业人才的占有等。绝对费用壁垒致使新企业在进入市场时的生产成本总是高于原有企业。

5、法律壁垒。在一些国家和某些产业中,企业开业有时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批程序,购买国外技术、设备和原材料都需要批准发证,有些产品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资金的筹措也要受到的制约等,这些都能成为新企业进入时的障碍。此外,进入壁垒还与产业的状况、变化趋势,企业的进入阻止有关。如果产业长期处于高利润率、高需求增长率状态,则可能弥补新企业进入初期的成本劣势,容易获得投资,诱使新企业进入市场。企业的进入阻止主要包括价格阻止和投资阻止。价格阻止是指原有企业之间相互协调,保持适当的利润率,并据此调低价格水平,提高进入壁垒。投资阻止是指在市场需求将有较大幅度增长时,预先通过投资以维持适度的过剩生产能力,阻止新企业乘市场增长之际进入市场。

二、产业进入壁垒分类

对产业进入壁垒进行分类通常包括两个层次,首先是根据进入阻止价格水平确定不同产业的进入壁垒程度,然后是根据不同产业规模经济壁垒、必要资本量壁垒、产品差异化壁垒及绝对费用壁垒的高低,对企业进行分类,以分析各种因素对不同产业进入壁垒的影响程度。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贝恩教授曾根据下列标准对美国部分产业进入壁垒程度进行了分类:

(1)高度进入壁垒产业:当价格比平均费用(包括平均利润)高10%时,新企业难以进入的产业。属于高度进入壁垒的产业有:农用拖拉机、蒸馏酒、卷烟、汽车和钢笔。

(2)较高进入壁垒产业:当价格比平均费用高6%—8%时,新企业仍难以进入的产业。属于这类产业的有钢铁、铜、炼油、肥皂等产业。

(3)中等和低进入壁垒产业:当价格高于平均费用4%以下时,新企业难以进入的产业,包括橡胶轮胎、水泥、面粉、人造丝等产业。

日本学者植草益教授曾对20世纪70年代日本30个进入壁垒较高的产业的各项壁垒因素作了具体分析,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规模经济壁垒。

植草益认为,日本企业一般都已达到或接近最优规模,因此可以将工厂的平均规模作为最优规模的估计值,即假定最优规模=S/N,其中S为总产量,N为工厂数。则规模市场比重d=最优规模/市场规模=(S/N)/S=1/N。规模经济壁垒程度的分类标准及结果如下:

(a)高度规模经济壁垒产业:d≥10%,有纸浆、丙烯腈、卡普纶、胶卷、平板玻璃等5种产业;

(b)较高规模经济壁垒产业:5%≤d<10%,有化学调味品、新闻纸、乙烯、钢铁、轿车等12种产业;

(c)中度和低规模经济壁垒产业:d<5%,有乳制品、轮胎、水泥、照相机等13种产业。

(2)必要资本量壁垒。

根据20世纪70年代日本筹资的难易程度,必要资本量壁垒程度的分类标准及结果如下:

(a)高度必要资本量壁垒产业:工厂平均固定资产在500亿日元以上,属于此类的产业只有钢铁联合企业1种;

(b)较高必要资本量壁垒产业:工厂平均固定资产在100亿日元至500亿日元之间,这类产业有新闻纸、乙烯、丙烯腈、铝精炼、轿车等6种;

(c)中度和低必要资本量壁垒产业:工厂平均固定资产在100亿日元以下,有乳制品、纸浆、轮胎、照相机等23种产业。 (3)产品差别化壁垒。

根据前述方法对产品差别化壁垒程度进行分类,结果如下:

(a)高度产品差别化壁垒产业:有乳制品、化学调味料、轿车、手表等10种产业;

(b)较高产品差别化壁垒产业:有鱼肉香肠、威士忌、轮胎3种产业;

(c)中度产品和低产品差别化壁垒产业:有纸浆、乙烯、水泥等17种产业。 (4)绝对费用壁垒。

根据日本情况,只考虑技术壁垒、销售渠道壁垒和法律行政壁垒。综合分析的结果,不同产业的绝对费用壁垒程度如下:

(a)高度绝对费用壁垒产业:啤酒、乙烯、钢铁联合企业、轿车等8种产业; (b)较高绝对费用壁垒产业:乳制品、化学调味品、纸浆、轮胎等17种产业; (c)中度和低绝对费用壁垒:牙膏、水泥等5种产业。

各种壁垒因素在不同产业进入壁垒中的重要性见下表。

产业 集中度 CR8 (1975年) (%) 人造炭电极 钢铁联合 100 84 7 5 Ⅱ Ⅱ 各种壁垒因素在不同产业进入壁垒中的重要性 规模经济壁垒 必要资本壁垒 产品差别化d 类别 工厂平均固定资产 (亿日元) 50 1370 Ⅲ Ⅰ 类别 壁垒 (1970-1975年) Ⅲ Ⅲ 绝对费用壁垒 A.技术壁垒 B.销路壁垒 C.行政壁垒 A,B A,C Ⅱ Ⅰ 类别 锌精炼 铝精炼 自动交换机 电视接收机 晶体管 轿车 铁道车辆 照相机 手表 钢琴 99 100 98 93 97 100 100 84 100 97 9 7 2 3 2 5 6 3 6 5 Ⅱ Ⅱ Ⅲ Ⅲ Ⅲ Ⅱ Ⅱ Ⅲ Ⅱ Ⅱ 59 180 11 22 13 357 12 20 46 3 Ⅲ Ⅱ Ⅲ Ⅲ Ⅲ Ⅱ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Ⅰ Ⅲ Ⅰ Ⅲ Ⅰ Ⅰ Ⅰ A,B A,B A,B A,B A,B A,B,C A,B B A,B A,B Ⅱ Ⅱ Ⅱ Ⅱ Ⅱ Ⅰ Ⅱ Ⅲ Ⅱ Ⅱ 资料来源:(日)植草益.产业组织论.筑摩书房,1982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