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骑鹅旅行记》(节选)教学反思(两篇)
(一)
《骑鹅旅行记》(节选)刻画了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小男孩尼尔斯历险的故事:一天,父母上教堂去了,尼尔斯一个人在家里,他闲着无聊,开始捉弄一个小精灵,结果反被小精灵施了魔法,变成了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儿。正在这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家里的一只雄鹅想展翅跟随一起飞翔,尼尔斯为了不让它飞走,紧紧抱住它的脖子,不料被鹅带上高空,开始了这次奇异的旅行。 一、教学效果
1.仿编故事,大胆想象。
我让同桌合作把自已当成尼尔斯讲一个旅途中可能会发生的故事,孩子们在编的过程中都能按照作者的思路把尼尔斯描写成“勇敢”和“正义”的化身,续编的故事缤彩纷呈,仿编比较成功。
2.培养兴趣,好书大家读。
学完此文,让学生向身边的其他朋友排荐这本《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第二部分是推荐好书、好电影给孩子们看,推荐了同样是游记类的《绿野仙踪》《格列夫游记》等,还给孩子们观看了电影片段《爱丽丝梦游仙境》。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从书本廷伸到影视作品。经过这样的安排,课堂内容比之前饱满很多。但是上课时总觉的还是缺少些什么,质的引领作用没有体现出来。 二、成功之处
1.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打通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 我紧扣主线,展开了如下教学活动:
(1)心心相印(人物)。用竞猜的方式,让学生猜猜看是哪个人物,然后交流自已最喜欢那个人物,为什么?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原型、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他的影子,或者朋友有没有与他相似的地方。
(2)精彩回放(朗读、讲述)。朗读书中的精彩片段或讲述书中的动人故事。
(3)模仿创编(创作)。看了这本书、结合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或者自己想象的事,进行合理的续编、仿编、续写、仿写等。
(4)真情告白(感受) 谈谈自己读了这本书后对自己的一些启示,并将自己的感悟浓缩成一句话写下来。
(5)推而广之(推荐),向同伴或者朋友推荐自己所读的这本书。也可以由老师或这位同学向大家推荐同一类型的书,同一作家的书,能给人们带来正面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
2.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欣赏水平,培养阅读经典的兴趣。 在课堂上,我鼓励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课文,可以写续集,可以做摘记,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用画画出来,可以讲一讲,演一演。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忙得不亦乐乎。 三、不足之处
比如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虽然增加了趣味性,但参与的面不够,缺少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高度,教师的引领作用没有体现出来,还是就内容讲内容,没有把书的内涵讲出来。 四、改进措施
改进的方法可以是抓住其中的一点来训练,比如赏析和习作相结合,引导学生由读到写,学习如何进行童话习作。再比如就文章中精
彩篇章具体指导阅读,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也就是把童话阅读的指导再细化一些,相信一定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6《骑鹅旅行记》(节选)教学反思
(二)
《骑鹅旅行记》是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二单元的一篇童话,选自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形象叙述了小男孩尼尔斯因调皮被变成小人,接着骑鹅旅行,最后变回原样的过程,故事想象奇特,情节曲折。课文篇幅较长,训练学生概括篇幅较长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1.教学效果(思效)
依据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概括主要内容。
这篇童话故事篇幅较长,人物较多,怎样快速概括这篇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呢?我让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把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相遇发生的事情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人物是尼尔斯,尼尔斯依次遇到小神仙、家中的鸡鸭猫等动物、家里的公鹅,然后学生按照方法,把主要人物遇到次要人物发生的事情连
起来就是:“小男孩尼尔斯很顽皮,喜欢捉弄小动物,被小精灵变成小人儿,为了逃避动物们的追逐,尼尔斯爬到了家鹅的身上,神奇地飞上天,和大雁们一起旅行,于是尼尔斯开始了骑鹅旅行。”这个方法简单易行,概括文章内容效果明显。
2.教学收获(思得) (1)抓住细节,阅读评价
这篇童话故事比较长,但是学生喜欢阅读,阅读中,为了防止学生只注重情节,我提出问题:“你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或动物?为什么?”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自己喜欢的章节,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透过文字,去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人物的情感和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将学到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运用到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中。随后在阅读交流中,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阅读落到实处,接地气。
(2)变换人称,加强感悟
这篇童话故事采用第三人称,对尼尔斯的所做、所闻、所感进行描写。如何让学生更容易感悟尼尔斯的心理变化,教学中我采用变换人称的方法,让学生用“我”替代文中的“尼尔斯”,把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然后尝试着去阅读,尝试着走进文本,亲身体验。这样通过对比朗读、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我”当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学生很容易说出尼尔斯的感受。
3.不足之处(思失)
在教学中,阅读了篇幅较长的童话故事后,个别学生显得很疲劳,阅读的积极性有所下降,甚至还有的学生在根据课文内容画简笔画。
教学中我没有重视起来,而是制止了学生。实际上学生能将自己喜欢的章节用简笔画表现出来,不就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二次开发吗?所以当时我应该大力支持,并把这活动深化。
4.改进措施(思改)
我认为课前作业导学,既能节省课时,增大课堂的容量,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合作互助精神。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精心准备课文导学案,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既能体验自已学习成功的快乐,又能品尝帮助别人的喜悦,让师生在课堂中融为一体,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