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与综述 浅谈畜牧业生产与发展 陈玉辉 ,陈海军 ,孙彦启 ,杨庆怀。 (1.河北省石家庄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00; 2.河北省元氏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元氏051130;3.河北省赞皇县畜牧局,河北赞皇053210) DOl:10.3969/J.ISSN.1671—6027.2015.01.011 一般认为,一个行业的转型成功与否可以三个基本标志 产品生产不标准,抗疫病等自然风险能力较差,产品也缺乏 衡量:一是行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二是传统生产方式被 新型产业产能所取代;三是产品消费率有巨幅提升。 畜牧业虽然是当前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却具有 浓重的传统产业色彩,在新的经济形势和人们消费新观念的 双重压迫下,存在着巨大风险。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重新配 置资源,积极探索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径,推动畜牧业跨越发 展,使之获得新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1 现实畜牧业地位与现状 1.1畜牧养殖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是一张敏 感的经济“晴雨表”。在全国消费物价指数(CPI)中,食品的比 重约占1/3,其中仅猪肉一项在食品中占1/10,猪肉价格上涨 或下跌会牵动整个产业链,饲料、粮食等农产品都会随之应 声上涨或下跌,从而导致CPI的波动。在我国,一般情况下, 猪肉对CPI的贡献率约为20%左右,“猪市”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着宏观经济走势。由此可见保证市场猪肉的平稳供给,对 稳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1.2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畜牧业生 产方式总体落后,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和区域 布局不尽合理,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化组织化程度 低,相关利益联结分配机制不完善;技术服务保障体系不健 全,基础设施较薄弱,加之近几年环保的高要求使之建设发 展较大。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畜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化, 是有效解决上述诸多矛盾的必然途径。 畜牧业一直是个弱势产业,在历次机构改革中都受到冲 击,致使其服务体系线断网破、残缺不堪,尤其是基层体系人 员素质差、人才流失严重、工作手段落后、服务功能不全,应 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差。国家投入功利波动,缺乏 促进畜牧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恒定产业。 1-3尽管畜牧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速度较快,个别地 区已有相当规模,但生产方式总体水平依然较落后。(1)信 息化水平低,生产经营者对市场缺乏了解、主导与控制,抗风 险能力差;(2)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分工不充分、 不合理,形不成规模,缺乏标准化产品,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 式占较大的比重;(3)养殖小区依然是小型养殖户的集中, 大多为“集中养殖,各自管理”模式,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管 理水平低下,与动物防疫工作统一性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 2015年第01期 竞争力。 1.4尽管畜牧业产品加工经营众多,但生产者与经营者之 间、龙头公司与农户之间、合作组织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尚 未达成高度协调有机统一的关系,龙头带动作用不强、连接 纽带不紧、相互协调不顺,难以形成持续发展的合力。同时, 产业链缺乏科技含量,不宽、不长,畜牧加工业落后。目前我 国畜牧业产值与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约为1:0.8,而世界发 达国家为1:30发达国家市场上的肉类几乎均经过初加工,如 分割肉、冷却肉等,占总肉类的80%以上,而国内不到15%, 属较低水平。 1.5畜牧业属高排放产业,以二氧化碳当量折算占环球总量 的18%,仅次于工业而排名第二;畜牧业同时也是空气和水 资源污染的根源之一,全球牧场、饲料用地占地可观,传统生 产方式耗水、耗能巨大。在崇尚低碳、环保,倡导发展与生态、 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今天,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致 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尤为重要。 2现代畜牧业的设想与勾描 2.1要实现畜牧业再次飞跃 长期以来,如果把畜牧业从传统家庭作坊式副业渐渐剥 离当做一次飞跃。那我们对这次飞跃的评价是:科技水平相 对低,依然带有浓厚的小农经济的烙印,生产力水平低,小规 模,大群体,畜产品供给数量波动急剧,质量不稳,食品安全 渐行渐显,愈来愈难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虽然当前的畜 牧业已经具备了很多现代元素,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 高。主要方向应为: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的程度极大提高,各 类散养户绝迹;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很高;畜产品价格与生 产较平稳,供需平衡,充分满足人们对产品多样化与质量安 全的要求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向。 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发展规 模经营,坚决摒弃传统散养户,实现标准化、产业化、适度规 模化养殖为代表的现代畜牧业转型,以提高资源利用和生产 效率。结合普通消费习惯与资源优势稳步发展生猪、禽类,增 加草食动物牛羊中的比重,丰富水禽等特色畜牧发展。最重 要的是要在畜产品品质与安全上面下功夫,逐步形成与消费 习惯相适应、与资源优势相统一的产业结构。 总之,现代畜牧业应是一个低碳环保并及时吸收现代科 ● 专论与综述 大境瑶族乡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张艳锋 (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大境瑶族乡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灵川541206) DOI:1o.3969/J.ISSN.1671-6027.2Ol5.O1.Ol2 大境瑶族乡位于桂林市灵川县东南部,土地总面积 264.42km ,东界恭城县、灌阳县,南邻阳朔县,西接潮田乡,北 205300只,出栏163510只;鸭存栏81400只,出栏62100只; 大牲畜存栏765头,出栏296头;羊存栏930只,出栏520 只。 连海洋乡。大境乡属高寒山区,位于海洋山西麓,全乡人口 1.2692万人,是瑶族聚居地,距“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 45km,距灵川县城60km,洞(洞井)大(大境)公路穿山而过, 1.2 2014年规模养殖情况 2014年年出栏50头以上的猪场户有257户,年出栏 1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户有72户,年出栏500头以上的标 准化猪场户有5户;年出栏1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场户15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大境乡境内多山,山高谷深,地形复杂, 森林覆盖率达86%,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质的水资源。 目前养殖业已成为我乡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以山 区为主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如何利 户;年出栏30只以上的规模养羊场户13户;规模养殖蛋鸭 产2户 用和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畜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 长点,进一步将畜牧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其在农民增收中 1.3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结构打破传统饲养方式, 的作用,我深入农户进行走访,并结合工作实践,对当前畜牧 养殖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做如下报告: 由粗放养殖向集约化养殖转变,由求数量向讲求质量效益转 变,由家庭副业向支柱产业转变,逐步走上科学合理的发展 轨道,正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迈进。以猪为主的传统产 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牛、羊等草食动物发展较快,畜牧业发 大境瑶族乡近几年不断优化调整农村经济产 业结构,大境、永同、金竹村委90%田地改种柑桔等果树。为 抢抓历史机遇,实现大境乡经济大发展,加大对畜牧业的产 能投入,能促进种植业的资源利用,又能带动流通服务业,是 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1 畜牧业养殖现状 展由耗粮型逐步向节粮型转化,肉牛、肉羊比重逐年提高。 1.4动物防疫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动 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防疫条件进一步改善,防 疫体系基本建立,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应免疫密 度及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或超过自治区的规定要求,有效遏 1.1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 2014年全乡生猪存栏60700头,出栏51850头;鸡存栏 ・+・・+・・+・・+・・+・・—+一・・—+_一・・—+一・・—●一一— 一一—・+-一”—卜 ”+一+一+一十・・+”+・・+・・+”+”+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技充分把握利用资源市场等元素的特色行业,是畜牧业再次 飞跃的体现。 在畜牧生产中与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加强管理,设置必要的 科学的检验检测,并赋予严格的法律法规来实现 2.3要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 2.2有效规避防范各类风险 现代畜牧业发展应该有效规避三大风险因素。(1)市场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共识。它是以低能耗、低污 染、低排放为特点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清洁能源开发、能源 高校利用;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 风险。近几年畜牧业主导产品——猪肉价格大起大落,畜牧 生产在频繁的价格波动中遭受巨大损失。国家采取的生产补 贴、大县奖励、保险和猪肉收储等一系列措施,效果不大,不 甚理想。这应得到彻底的改变。要通过宏观控制畜牧业大起 大落,应该在市场准人与份额分配、保险与金融,流通与生产 等多重手段来实现。(2)疫病风险。高致病性性禽流感、高致 病性猪蓝耳病、各型口蹄疫等疫情疫病防控应得到有效控 制。应该在良种与繁殖、买卖与流通、防控与无害化处理等方 面下功夫。(3)质量安全风险。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应注重社 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改变。现代畜牧业与 低碳经济应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因此,现代畜牧业更应符合 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现代畜牧业应牢牢把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始终把节 能、环保、低碳作为基本要求;其次是紧紧和当代科技伴行; 还要引导新型畜牧生产和产品消费,提高生产和消费比率, 对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巨大促进作用。使当代畜牧业步人一个 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新型行业。 会及消费者对畜产品的消费观念的巨变。畜产品质量安全应 得到充分保证。除增加科普知识和科学的饮食倡导外,应该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