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辽宁省锦市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试
卷
语文卷8.29
本试卷,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早晨八时,随着一声响,参加“迎新春万人环城长跑赛”的同学们在环城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B.“”期间,和政协委员们还参加了红桥村研制饲料、科学养猪的经验。 C.256次列车运行途中.广播点歌、宣读家书等活动丰富多彩,车厢里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
D.人们精神面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焕发,干劲十足。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①敦煌莫高窟共有492个洞窟,与“千佛洞”之说相去甚远;加上近年出的243窟,也只有735窟。
②1949年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是各党各派、各界各族共商,规划新中国未来的一次大会。 ③在墓主人肋下发现的这些明代卷轴,依然笔墨清晰、色泽艳丽,让考古学家们不已。 A.挖掘国是诧异 B.发掘国是惊异 C.发掘国事诧异 D.挖掘国事惊异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泰山上既有佛寺又有道观,同时也有属于自己的泰山神和泰山老母,⑴ ,(2)令它身兼帝王的高贵与骚客的诗情。仅是孔子的一句“登泰山而小天下”就是令它光耀千古。那些历经风雨而至今闪光的摩崖石刻和古建筑代表的是珍贵的历史遗产,那些在盘山古道上留下足迹
第1页,共7页
的历史名人以自己精神所滋养的是浓厚的文化传统。 A.(1)于是被它自己笼罩在由宗教组成的神圣光环里
(2)历代君主帝王虔诚的祭祀旅程,一代宗师和无数文人墨客的不吝溢美。 B.(1)于是它将自己笼罩在由宗教组成的神圣光环里
(2)历代君主帝王虔诚的祭祀旅程,一代宗师和无数文人墨客的不吝溢美 C.(1)于是它将自己笼罩在由宗教组成的神圣光环里
(2)一代宗师和无数文人墨客的不吝溢美,历代君主帝王虔诚的祭祀旅程 D.(1)于是将它自己笼罩在由宗教组织成的神圣光环里
(2)一代宗师和无数文人墨客的不吝溢美,历代君主帝王虔诚的祭祀旅程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讥诮剑鞘悄然俊俏悬崖峭壁 B、恪守咯血胳膊咯吱一丘之貉 C、皈依篮板扳手返回坂上走丸 D、遏止拜谒喝彩揭露竭忠尽智
5.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和蔼可亲并行不悖举一反三唉声叹气 B.撤消处分柳暗花明中西合璧称心如意 C.黯然销魂原型毕露惨无人道计日程功 D.原物必还为虎作伥扬常而去一张一驰
6. 下列各句中注点的虚词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死抠语法只能胶柱鼓瑟,是学不好文言的,因为语言的根本规律是“约定俗成”。 B.他不仅知道我喜欢涂涂抹抹,而且知道我涂抹得很糟,连皴檫点染是怎么回事也不明白。 C.有明一代的诗词颇有可观,其实明末遗民诗量悲歌慷慨之作绝不让于宋元。
D.愤激而不刻露,深切而不艰涩,出经入史而无“掉书袋”之嫌,张中行先生的晚年之文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7. 下列句子文字书写正确,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是()
A.某些以“承包”、“租赁”为幌(huǎng)子的所谓经济“改革”,其实是化公为私,挖社会主义的墙角。
第2页,共7页
B.栅(shān)栏外一片醉人的浓绿中,“一品红”开得像热情的火把。
C.“名人出书”,反映不一:有人认为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人认为无伤大雅(yǎ),也有人认为不过是商业炒作。
D.对于“犯而不校”(jiào)的“恕道”,先生的态度很鲜明:“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
8.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真知灼见远瞩怨天忧人鼓噪而进 B.雅俗共赏招摇撞骗喧宾夺主杀一敬百 C.到处传诵梳装打扮心劳日拙计划缜密 D.改弦更张当仁不让恶意诅咒墨守成规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 A.鱼船勉励针砭时弊厉兵秣马 B.痉孪炫目开门缉盗纷至沓来 C.茅庐窠臼爱不释手众目睽睽 D.俩个馈赠缘木求渔虎视眈眈
10.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完全正确的是
A.日记长不过2000字,短的只有几行,逼得你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文字功夫自然强。 B.知识经济已经来临,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C.小伙子1.88米的身高,站在他面前,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D.信息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各种思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网上传播。
1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涵养 委靡 明暗剑 一言以蔽之 B.恣肆 板画 彩声满场 人世音书漫寂寥
第3页,共7页
C.震慑 企盼 民生凋敝 万变不离其宗 D.曝光 战栗 层层相因 与尔同销万古愁
1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炽热不啻鞭笞摧山坼地 B.蹊跷祈求稽首杞人忧天 C.毗邻譬如荫庇可与媲美 D.嗜好谥号弑君有恃无恐
13.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姆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①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1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中午,她给我预备了一顿非常可口的家乡饭——煮红薯、玉茭饼子、杂面汤。 B.这是一个美丽幽静的小村庄,我在这个村庄里写了《钟》《藏》《碑》三篇小说。 C.这种怪模怪样的衣服,你穿着走在街上、去开会、去上班,就不怕别人笑话吗? D.研究者指出:他所有的(在诗文及行为中表现的)民族主义思想,就以此为基础。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20分。 15. (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家》中觉新和梅的爱情悲剧。
第4页,共7页
16. (本小题满分4分)
哈姆雷特决心为父复仇,并要“负起重整乾坤责任”重任,他为什么有意装作疯子?
17. (本小题满分4分)
为什么说欧也妮是被金钱吞噬的无辜的牺牲品?
18. (本小题满分4分)
《家》中的主人公觉新遇事总是采取“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试举小说中的一个事件加以简要的阐述。
第5页,共7页
19. (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如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等)。
20. 作文题共1小题,共60分。 (本小题满分60分)
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
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只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就能化难为易了。材料
第6页,共7页
中曹植的《七步诗》“广为人知”,便点出了是一种传统的认识法。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若站在豆的一面”和“若站在萁的一面”等语句,则运用了逆向思维,说明看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这样一分析,就不难确定出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 1、对待事物可有不同的看法。 2、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 3、不能用传统的眼光看待问题等等。
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