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费用预算管理办法
第一部分:预算总则
本司目前采用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部分:预算方法
各个部门在每个月的中旬就必须做好下个月的预算表,每月25号前提交到财务部门,上个月没有预算到的、临时发生的费用,都要提前一个星期写预支申请,补申请预算,否则只能申请下个月的预算。
1、公共预算费用:由办公室进行统一预算后,提交财务进行审核,审核OK后反馈给公司负
责人,财务部门再将相关预算信息以电子邮件形式传递给相应部门。传递信息只须提供相关部门本部门的信息。公共费用预算由办公室提交给财务部的预算表要同时提交电子版。 2、部门预算费用:由各部门先填预算工作底稿,然后汇总各费用项目的预算工作底稿的总额
填具月度费用预算申请表。对于公共费用部分,收到公共费用预算部门提交的信息后,直接做入《月度费用预算表》中。
3、专项费用:对于公司统办的活动,如中秋、运动会、拓展等,及规定须专项预算的费用由
人事部或办公室提交专项预算,经财务部审核后,反馈给公司负责人审核,由财务部按费用归属将信息传递给相应部门,由相关部门做入本部门月度费用预算中。 第三部分:预算科目
1、公共预算费用:折旧、福利、租金、水费、电费、印刷费、维修费用等。
2、部门预算费用:除上面1提到的预算表上其他费用科目。(如交通费、招待费、汽车使用
费、通讯费等) 第三部分:预算提交时间
每月25号前提交下月(1-30或31号)预算,次月10号前追加一次预算。超过10号则不能再追加预算。
第四部分:预算对口人员管理
1、各部门须指定一名人员负责每月部门费用预算申请及报销。
2、各部门月度费用预算申请表在提交财务审核前,须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各部门的预算,按
公司财务部安排,须经最终公司负责人审批。 第五部分:费用预算方法总则
1、各部门必须严格根据预算工作底稿进行预算编制。
2、对于难以预计是否发生的费用不能进行预算处,具体参考预算办法。
第1页,共6页
3、各部门的相关费用可参照本部门的下月计划及历史费用水平进行预算。 4、各部门提交纸质预算表给财务审核预算前,必须同时提交预算的电子版。
5、对于公共部门如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原则上按工资表上的人员分配进行相应费用预
算。如不能划分到具体人头的,须按财务部划分标准进行预算。
6、各预算表格不能随便改动,如需更改,需提前知会财务部,提交书面申请。 7、专项预算表格各部门可以在满足财务要求必须含有要素外,自行调整表格。
8、财务审核各部门预算参照历史费用水平、公司费用规定、相关部门的费用开支计划原因进
行审核。对于超支预算部门,直接在财务审核栏填写实审金额。
9、财务部门审核各部门费用预算通过后,汇总各部门费用预算额,提交总经理审核。 第六部分:预算控制
1、财务部根据各部门月度费用预算表进行审核控制。期间对于超出预算发生的费用,相关费
用报销部门必须提交书面原因说明。
2、原则上当月预算费用如有剩余不能移入下月使用。
3、对于属于由公共部门报销,但费用并非属于公共部门一个部门发生的费用,由公共部门平
时进行登记,并共享给相关部门,便于及时监控。
4、对于属于跨月费用,登记月份原则上与财务入账时间要保持一致。
5、各部门的财务对接人,根据本部门统计的费用,对“部门预算费用”进行初步统计对比,
如有超出预算的费用,及时提醒本部门人员。
6、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及时关注本部门费用开支情况,对于异常超支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7、各部门费用预算准确率定为预算额的正负10% 。超出或低于10%的,相应下月财务在审
核各部门费用开支时,会相应考虑进行调整。
8、每月财务部统一导出各部门当月费用发生额给到各个部门,由各个部门进行调整后,与当
月预算进行对比。各部门需要调整的费用仅指跨月的费用部分。
9、基于存在跨月费用报销原因,各部门提交《月度费用预算申请表》时,要同时提交《累计
费用预算表对比表》,对于跨月费用进行相应调整计入相应月份。 第七部分:控制措施
1、每月每迟交一天预算表,各部门的财务对接人员扣2点,部门直接负责人扣3点。 2、行政部门提交预算表每迟一天,财务对接人员扣2点,部门直接负责人扣3点。 第八部分:附则
1、本办法由总经理批准后开始启用。 2、如有调整以通知形式进行下发。
第2页,共6页
3、本办法由财务部负责解释。
4、附《月度预算申请表》、《月度预算统计表》、《月度预算控制表》
部门月度预算申请表
部门: 月 日 单位:元 预算 编号 合计 预算名称 用途 单价 数量 申请金额 第3页,共6页
领导 批示 审核人: 填表人:
部门月度预算统计表
部门: 月份: 预算 编号 预算科目 预算金额 实际支出 差额 追加预算 说明 第4页,共6页 总经理 批示 审核: 填表: 月度预算控制表
预算编号: 月 份: 预算科目: 预算金额: 日期 月 日 凭证编号 摘要 支付金额 累计金额 超支金额 备注 第5页,共6页
说明:备注中应填写“变更”或“追加”并注明理由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