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化学《化学与生活》题20套(带答案)
一、选择题
1.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铝合金比铝的强度和硬度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可知是正确的叙述;B.玻璃钢、碳纤维都是复合材料是正确的叙述; C.铝合金比铝的强度和硬度高是正确的叙述; D.合金、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是错误的叙述,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择D 考点:材料的性质、及分类
B.玻璃钢、碳纤维都是复合材料 D.合金、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错误的是 A.淀粉和葡萄糖(碘水) B.氯化钠固体和硫酸铜固体(水) C.硬水和蒸馏水(肥皂水) D.稀盐酸和稀硫酸(紫色石蕊试液) 【答案】D
【解析】A.淀粉遇碘水变蓝色,而葡萄糖遇碘水不变色,可以用碘水鉴别,故A正确;B.氯化钠的水溶液为无色,而硫酸铜水溶液为蓝色,可以用水鉴别,故B正确;C.硬水遇肥皂水变浑浊,而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泡沫多,不变浑浊,可以鉴别,故C正确;D.稀盐酸和稀硫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均变红,无法鉴别,故D错误;答案为D。
3.人体在代谢酒精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中间产物乙醛(CH3CHO),如果不能及时将乙醛转化,则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有关乙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醛由三种元素组成 B.乙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乙醛是一种有机物
D.乙醛中碳和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3 【答案】D
【解析】A. 乙醛由三种元素组成,正确;
B. 乙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4,故乙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 C. 乙醛是一种有机物,正确;
D. 乙醛中碳和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2,故错误。 故选D。
4.葡萄糖属于糖类,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为有机化合物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9.6% 【答案】D
B.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24个原子 D.18%的葡萄糖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 【分析】 【详解】
A、葡萄糖属于有机物,选项A正确;
B、由葡萄糖的化学式C6H12O6可知,一个葡萄糖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共24个原子,选项A正确;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1×12+16×6=180,选项C正确; D、18%的葡萄糖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设溶液质量为100g,则
18g16616100%+82g100%18018100%82.5% ,选项D不正确。故选D。
100g
5.通常我们所吃的糖,其主要成分是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有关蔗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蔗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蔗糖属于有机物
C.蔗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1 D.蔗糖相对分子质量为342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蔗糖的化学式可知:
蔗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蔗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22:16×11=72:11:88,而不是12:22:11,12:22:11是蔗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22+16×11=342;
蔗糖是化合物,又含有碳元素,还不在特例中,因此蔗糖是有机物; 故选C。
6H2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常用铬酸钠(Na2CrO4)来制6.氯化铬晶体(CrCl3·
备。已知反应原理:CH3OH+10HCl+2Na2CrO4==2CrCl3+4NaCl+X+7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铬酸钠属于盐,由离子构成 B.X的组成元素质量之比为3:8 C.反应中未发生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D.CH3OH属于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铬酸钠(Na2CrO4)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属于盐,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反应前各元素原子的个数:C-1;H-14;O-9;Cl-10;Cr-2;Na -4。反应后各元素原子的个数:C-0;H-14;O-7;Cl-10;Cr-2;Na -4。相差了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CO2,其组成元素的碳、氧质量比为:12:162=3:8,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Na2CrO4 反应后生成了CrCl3,Cr的化合价由+6价降到了+3价,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D、CH3OH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7.现代社会正进入以“室内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 A.建材释放有害气体
B.劣质黏合剂释放的甲醛有毒气体 C.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D.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详解】
A、建材释放有害气体,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B、劣质黏合剂释放的甲醛有毒气体,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C、水果散发出的香味,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选项正确; D、烹饪时产生的油烟,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8.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
A.红磷 【答案】B 【解析】 【分析】
B.干冰 C.乙醇 D.铁锈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 【详解】
A、由图可知,X为单质,Y为化合物,Z为氧化物。A.红磷为单质,故A不正确; B、干冰为固体的二氧化碳,为氧化物,故B正确;
C、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C不正确; D、铁锈为混合物,故D不正确。故选B。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B.为防止骨质疏松,应多食用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 C.回收废弃塑料不仅减少白色污染,而且节约资源
D.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物品质、口感的可食用物质,添加越多越好 【答案】D
【解析】A. 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故A正确。B. 为防止骨质疏松,应多食用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含义丰富的钙。故B正确。C. 回收废弃塑料不仅减少白色污染,而且节约资源。故C正确。D. 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物品质、口感的可食用物质,并不是添加越多越好,要有量的。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本营养素,环保,食品添加剂等知识。
10.甲烷和水反应可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D.反应中氢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 【答案】C 【解析】
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3,错误;D、反应前的氢元素存于在水和甲烷中,是以化合态存在,反应后的氢元素存在于氢气中,是以游离态存在,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1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选项棉花属于天然材料;C选项羊毛属于天然材料;D选项蚕丝属于天然材料;故答案选择A 考点:材料的分类
B.棉花
C.羊毛
D.蚕丝
1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豆腐、鸡蛋、瘦肉等食物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 C会引起坏血病
C.氧气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豆腐、鸡蛋、瘦肉等食物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故正确; B. 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故正确;
C. 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氧气不是人
D.鉴别羊毛和棉花用灼烧法
B.人体缺乏维生素
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故错误;
D.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没有,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故正确; 故选C。
13.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溶质 溶剂 溶解性 碘 水 微溶 酒精 可溶 汽油 易溶 苯(有毒) 易溶
A.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
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则碘污渍能溶于溶剂中。 【详解】
A、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不是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故A不正确; B、碘在酒精可溶,能除去碘污渍,但不是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故B不正确;
C、碘在汽油中易溶,是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故C正确; D、苯有毒,不能做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溶剂,故D不正确。故选C。
B.酒精
C.汽油
D.苯
1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品:①“飞火流星”足球 ②铝合金门窗 ③橡皮塞 ④大理石地板⑤羊毛衫 ⑥铅笔芯 ⑦保鲜膜,主要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⑦ C.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⑥⑦ 【答案】B 【解析】
分析:7种物质的成分分别是:①“飞火流星”足球,是橡胶或毛皮做成②铝合金门窗,是合金材料③橡皮塞,橡胶组成④大理石板,无机物碳酸钙组成⑤羊毛衫,天然纤维制成⑥铅笔芯,碳的单质主要成分是石墨⑦保鲜膜,聚乙烯材料,利用这些材料的成分可解决此题.
解答:解:7种物质的材料分别是:①“飞火流星”足球,是橡胶或毛皮做成②铝合金门
窗,是合金材料③橡皮塞,橡胶组成④大理石板,无机物碳酸钙组成⑤羊毛衫,天然纤维制成⑥铅笔芯,碳的单质⑦保鲜膜,聚乙烯材料,其中①③⑤⑦由有及高分子材料组成,②是金属材料⑥是碳的单质.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常见物质分类的考查,解决的重点是掌握这些物质的组成材料,并依据材料判断其归属.
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B.糖类和油脂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人体缺锌易患贫血病
D.人体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维生素,应多食用一些蔬菜、水果.故A说法正确; B、糖类和油脂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B说法正确;
C、人体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C说法不正确; D、人体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故D说法正确.故选C。
16.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口服液来补锌。有关葡萄糖酸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它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 C.其中的Zn属于微量元素 12︰22︰14︰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的,正确,不符合题意;
B、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22+16×14+65=455,错误,符合题意;
C、锌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的化学式可知,其中碳、氢、氧、锌的原子个数比为12:22:14:1,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其相对相对分子质量为450 D.其中碳、氢、氧、锌的原子个数比为
故选B。
17.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 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看:甲的化学式为C2H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甲.丙都是有机物 ;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2:6:16=12:3:8。故选D.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式的计算
1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铝制品很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B.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C.暖水瓶中的水垢可以用食醋除去 D.制糖工业中常常利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 【答案】A 【解析】 【分析】
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暖水瓶中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异味。 【详解】
A、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故A不正确; B、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故B正确;
C、暖水瓶中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可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故C正确;
D、制糖工业中常常利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故D正确。故选A。 【点睛】
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汽油去除油污是溶解。
19.下列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合成橡胶车胎
B.晴纶台布
C.不锈钢汤勺
D.塑料饭盒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橡胶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不符合题意; B. 晴纶台布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不符合题意; C、不锈钢勺为金属合金制品,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D. 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对尿液进行检测,发现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此人的哪个器官发生了病变?( ) A.肝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蛋白质在胃肠里与水反应,产生的氨基酸一方面被氧化放出热量供人体需要,一方面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详解】
肾脏对蛋白质有吸收作用,如果肾脏发生病变,蛋白质吸收不了的,就会随尿液排出,所以发现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是肾脏器官发生了病变,故B正确; 答案选B。
B.肾脏
C.肺
D.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