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

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

来源:爱玩科技网
学习内容 审 核 学习目标 2. 说和做 教研组 主 备 课 型 初一组 新授 使用者 时 间 1、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2、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法导航 1、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学 习 活 动 环节一:激趣导入,目标领航(明标) 1、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衰微( ) 赫然( ) 迭起( ) 窥视( ) 酗酒( )无暇( ) 疏懒( ) 弥坚( ) 校补( ) 诗兴( )地壳( ) 仰之弥高( ) 兀兀穷年( ) 校补( ) 锲而不舍( ) 赫然( ) 沥尽心血( ) 炯炯目光( ) 函寄( ) 群蚁排衙( )漂白( ) 目不窥园( ) 迥乎不同( ) 警报迭起( ) 气冲斗牛( ) 2、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字 目不窥园 诗兴不作 一反既往 衰微 潜心贯注 赫然 慷慨淋漓 兀兀穷年: 迥乎不同: 环节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自学-查) 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 。作者 ,被誉为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 成名。后出版的诗集有 、 、 、 。 ② 闻一多,原名 ,著名 、 、 。湖北浠水人。著作收在 中。 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学-查) 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3、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引用原文) 4、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 (引用原文) 5、作为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么 6、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环节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导学-查) 1、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作为学者: 作为家: 2、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划横线部分的意思。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②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③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⑤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环节五:学以致用,巩固拓展(测评) 1.文章①②自然段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2.③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③段中和⑦自然段中“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 .....“精神食粮”: .... “这”: . 4.⑥自然段中“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和“他又向古典主义迈进了”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反思:

二、

2、 目不窥园: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诗兴不作:“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一反既往: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衰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穷:尽。 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迥:远。 【合作探究】

1.学者方面和家方面

2. 第一部分(1-7)记述前期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后期闻一多先生作为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3.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4. 三部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5. 明确: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示威 目的:争取民主 6. 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烈士

7.⑴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 ⑵、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⑶、对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8、 ① “目不窥园,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作用:这些形象描写,

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和高大的形象。 ②“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作用: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9、 作为学者的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热爱工作,持之以恒,默默无闻。

作为家的方面:说了再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大无畏,视死如归。

10、 ①“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②“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③“望闻问切”是拟人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先生当时从文化研究上

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④“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⑤“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展示提高】

1.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去。

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 3.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说了再做,做了再说” 4.说明闻一多先生“做了”,自己也没有“说”。

5.除了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表现闻一多研究学术极专极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