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

如何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

来源:爱玩科技网


如何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始终,也是施工企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将会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本文将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关问题出发,论述如何来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

[关键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1 导论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筑业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贡献,就必须在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这方面下功夫。

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必须从施工前,施工中,竣工等多方面从严控制,每一方面出现问题将会出现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目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2.1表现在监管制度的不完善,有一部分企业致力于施工技术的规划上,对于材料、设备的监管出现空白,从而出现用高价格买回的材料却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忽视对设备的更新换代,导致当前的设备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无法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同时会延长工期。造成效率低下,质量粗糙的结果。

2.2表现在由于竞争的加剧,工期的要求。一些工程人员对于图纸的要义并没有完全领会,根据现场施工的经验临时对图纸进行修改,监管制度的空白导致并没有对图纸进行会审,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这样盲目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施工工艺往往达不到建筑设计的要求,以及施工的目的。

2.3目前建筑施工管理技术还存在缺乏完善的责任制度来对施工技术管理主体进行明确。缺乏的技术组织机构,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技术环节缺乏细致的探讨,使得下一步的资源配置、人员调整的方案无法及时制定出来,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环节脱节,影响施工的进程,同时也出现质量监控不达标,材料供应不到位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3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

3.1遵守客观规律,科学管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管理中,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以此来确保施工的科学性以及高效性。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管理,遵照客观的发展规律,用正常的程序进行管理。

3.2具有一定的危机处理能力。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各种突发问题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因此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就要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规划,对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从业素质必须予以加强,以便可以科学的处理和预防出现相关的问题,从管理的层面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生产质量。

3.3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主要的目的是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科学的规划和预测,降低建筑工程中的成本,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4 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4.1前期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4.1.1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成熟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可以再管理层面上使工程质量达到要求,是一个工程顺利完成的前提。

4.1.2落实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落实建筑工程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施工方各项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加强技术管理制度,具体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4.1.2.1对图纸悉心研究,会审制度。这样的制度能够加强施工人员对施工图纸的深入了解,理解设计师的设计要求,需要图纸变更时能够全面考虑。这样一方面满足建筑施工质量和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又能达到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图纸的目的。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兼顾到效率。此外认真研习图纸可以使得建筑产品的使用功能和工程质量得到保证,通过协商及时解决施工单位提出的图纸设计问题以及更改要求。

4.1.2.2工程资料技术管理交底制度。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一阶段的施工安排,也为做好下一阶段的施工方案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工程验收后打下基础。

4.1.2.3工程质验与评定制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部门在工程结束后及时对工程进行严密的质量检验,保证工程质量。对于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避免以后出现安全问题。

4.1.2.4施工技术变更逐层审批制度。施工技术的变更将会影响到整个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必须加以控制,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自变更施工技术。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变更时,必须进行逐层审批,并组织相关的研讨会议,讨论是在技术上的可行性,防止不符合建筑规范的现象发生。

4.2施工进行阶段的技术管理

施工进行时期是整个施工的核心部分,因此有必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能够有效的对施工方法、施工原料和设备、施工人员等方面进行规划,达到施工阶段资源的最优配置,将最大程度上利于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点,是整个施工过程在可控的路线上有组织、有秩序的进行。

在施工进行阶段的技术管理人员主要任务包括有:

4.2.1及时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它可以使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都得以保证。所以,不管是整个工程还是各个环节工程的施工,技术交底都必须及时且准确,对于要加强特殊和隐蔽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则更要加强。同时应做好逐层交底工作,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向下级的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而施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应向施工长和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施工长和班组长向工段和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这种层层技术交底工进行,可以深化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对工程设计意图和要求的理解。如此才可以创造出精品工程,做人民满意的工程。

4.2.2工程进度及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应严格按照预先规定的进度目标来全实施进度计划。但是也要随时关注施工能力、设备以及材料的供应情况,包括单元工程形象的实际进度等,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某些工作的实际进度及时调整好后续工作的进度计划安排。另外,以不影响整体工期目标为宗旨,要注意协调好分包的工程项目的有序衔接关系的工作面的施工。在保证质量符合要求以及工期达到合同文件要求的基础上,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降低工程的成本,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4.2.3加强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在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期,同时也渗透到建筑业,实现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业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会极大提高工程技术管理的系统化与科学化。采用有效的信息技术就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了重要的保证。目前,很多企业都存在技术力量薄弱的状况,信息化的程度还处在比较低的状态,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在我国建筑业中应加强领导和职工对技术化、信息化建设意义的认识。相关的管理企业要根据施工工

程管理信息化的特点以及相关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并予以保障实施。在技术管理工作中,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中推广并应用基于局域网以及因特网的信息共享平台。而有关因特网的有关应用系统,应该继续大力的推进计算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

4.3竣工时期的技术管理

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主要是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包括比较、度量、处理和判断。比较主要是将质量标准和度量结构进行比较,度量,则是利用计算机手段对工程项目进行测量和测试。处理,是决定该建筑是否可以被验收,以及下一步工作是否可以进行、是否需要采取补救措施。判断是根据对比结果判断工程项目是否符合之前规定的质量标准。

5 结论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就是为了保证施工程序的正常进行,能够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可防患于未然,预见性的发现和处理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可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材料、设备的潜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自已的优势。同时做好施工技术大小管理工作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对其有足够的重视,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将施工技术贯穿其中,并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1]崔海山.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 科技信息,2011

[2]刘觅.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工程技术,2010

[3]孙叶秋.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探讨[J].科技向导,20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