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思考
新课标中提出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开发了学生的潜力,激发了他们的想象思维。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学生的特点舍得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动心,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知识的活动。这样我们的课堂就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不局限在老师的思维模式中,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学习。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敢想、敢说,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在教学《北风和小鱼》时,我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分角色参与文本对话中。经过几轮表演,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体会文中两个不同事物给自己留下怎样的印象。我采用先个人思考,再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在学生激烈而又有趣得回答后,我也发表了个人的观点。这样,整节课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其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探讨,最终大家得出本课所要表达的道理。
其次,让学生学会看,学会观察。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观察,了解文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比如,在教学《识字4》时,整篇韵文都围绕昆虫,课文背景图中隐藏了很多的文本信息,通过引导学生去观察,知道本课中所要学习的几种动物都属于昆虫,再让学生观察思考昆虫有哪些特点,通过小组讨论最后整合得出
结论。这样的课堂既生动有趣,又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协作的力量,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还有,让学生动手、动脑。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不明白的句子、词语及时画出来,标上记号,在集体讨论时及时提出问题,大家一起来解决问题,这样习惯的养成,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及时的解决问题,为以后打好基础。不论是说还是写都离不开大脑,做任何事都要用脑袋想,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要开动脑筋。老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一个学生思考不出来,这时就可以让小组来思考,集合大家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会更轻松,更愉悦。
最后,老师要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和“场所” 。人们常说:“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我们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捕鱼”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告诉学生 “捕鱼”的场所,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如何去寻找方法。学生的经验是有限的,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比较窄,这就要求教师提供学生学习的渠道和方法,让他们更快捷、更有效地学习。
让我们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让课堂变得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 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有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