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复习巩固
一、古今异义
1.岂非人事哉 古义: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
2.与其所以失之者 ..
古义: 今义:连词,比较两件事而决定取舍的时候,用在放弃的一面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 今义:干某项事业 ..
4.其意气之盛 ..
古义:
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5.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
古义: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二、一词多义
1.原
1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伶官传序》) ②情有可原 ..2.恨
①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
3.归
①而皆背晋以归梁(《伶官传序》) .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
③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乐羊子妻》) .
④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⑤请从吏夜归(《石壕吏》) .
⑥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 .
4.举
2
①举天下之豪杰(《伶官传序》) .
②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
④举头望明月(《静夜思》) .
⑤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
⑥举孝廉不行(《张衡传》) .
⑦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 .
⑧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
5.盛
①盛衰之理(《伶官传序》) .
②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
③其意气之盛(《伶官传序》) .
3
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
⑤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 .
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
6.易
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 .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
③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7.告
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
8.微
4
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 .
②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陈情表》) .
③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定风波》) .
④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张衡传》) .
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
⑥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
9.以(均选自《伶官传序》)
①与其所以失之者 .
②可以知之矣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
10.与(均选自《伶官传序》)
①与其所以失之者 ②与尔三矢 ..
11.乃
5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
④乃悟前狼假寐(《狼》) .
⑤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与蔺相如》)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 ②函梁君臣之首 函: ..
③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 .
(2)名词作状语
①负而前驱 前: .
②一夫夜呼 夜: ③仓皇东出 东: ..
6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而告以成功..
成功: (2)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忧劳可以兴.国 兴: ②逸豫可以亡.
身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而智勇..
多困于所溺 智勇: (2)形容词作动词
乱.
者四应 乱: 4.数词的活用
数词作名词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 7
亡:
四、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译文: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译文: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译文: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梁,吾仇也(“……也”表判断)②此三者,吾遗恨也(“……者,……也”表判断)③燕王,吾所立(语意上判断)
2.被动句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表被动)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于”表被动)
3.状语后置①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庄宗受而(于庙)藏之”]②盛以锦囊[ “(以锦囊)盛”]③而告
8
以成功[ “而(以成功)告”]④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夫祸患常(于忽微)积”]
4.省略句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②盛以锦囊 ③还矢先王 ④而告以成功
答 案
一、古今异义
1.岂非人事哉 ..
古义:人为之事,人力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2.与其所以失之者 ..
古义:与,介词,和;其,代词,他
今义:连词,比较两件事而决定取舍的时候,用在放弃的一面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
古义:随从 今义:干某项事业
4.其意气之盛 ..
9
古义:心情,气势
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5.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
古义:相当于“以至于”,到了……的局面(境地)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二、一词多义
1.原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伶官传序》)动词,推究②情有可原动词,原谅 ..2.恨
①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名词,怨恨,仇恨 .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动词,遗憾 .
3.归
①而皆背晋以归梁(《伶官传序》)动词,归顺 .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动词,回到 .
10
③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乐羊子妻》)动词,回去 .
④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归还 .
⑤请从吏夜归(《石壕吏》)动词,回去 .
⑥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动词,归向 .
4.举
①举天下之豪杰(《伶官传序》)形容词,全,全都 .
②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动词,被攻克,攻占 .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动词,发动 .
④举头望明月(《静夜思》)动词,抬起 .
⑤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动词,成就,成功 .
⑥举孝廉不行(《张衡传》)动词,推举,推选,推荐 .
⑦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举出、提出、列举 .
11
⑧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成功,完成
5.盛
①盛衰之理(《伶官传序》)读shèng,形容词,兴盛 .
②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读chéng,动词,装着 .
③其意气之盛(《伶官传序》)读shèng,形容词,昂扬,骄盛(骄傲强横) .
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读shèng,形容词,强盛 .
⑤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读shèng,形容词,盛大 .
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读shèng,形容词,职位高 .
6.易
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形容词,容易 .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动词,改变 .
③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交换 .
7.告
12
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动词,祭告,祭祀 .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动词,告诉 .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动词,告慰 .
8.微
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数词,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
②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陈情表》)形容词,地位低下,卑贱 .
③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定风波》)副词,稍微 .
④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张衡传》)形容词,深奥,微妙 .
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没有 .
⑥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形容词,微弱 .
9.以(均选自《伶官传序》)
①与其所以失之者与“所”组成名词性结构,……的原因 .
13
②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 .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词,用 .
10.与(均选自《伶官传序》)
①与其所以失之者连词,和②与尔三矢动词,给 ..
11.乃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代词,你的 .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副词,于是,就 .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副词,竟然 .
④乃悟前狼假寐(《狼》)副词,才 .
⑤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与蔺相如》)却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4
①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盟约②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封装 ..
③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考究原因 .
(2)名词作状语
①负而前驱 前:向前②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③仓皇东出 东:向东 ...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
(2)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忧劳可以兴国 兴:使……兴②逸豫可以亡身 亡:使……亡 ..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智勇:有智有勇的人物 ..
(2)形容词作动词
15
乱者四应 乱:作乱 .
4.数词的活用 数词作名词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细小的事情 ..
*省略句答案
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补出成分为“(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②盛以锦囊[补出成分为“盛(之)以锦囊”]
③还矢先王[补出成分为“还矢(于)先王”]
④而告以成功[补出成分为“而告(之)以成功”]
翻译句子参:(1)以至于割下头发,对天发誓(愿以死报),恸哭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落魄衰弱)啊!
(2)忧虑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舒适()享乐)可以使自己灭亡
(3)祸患常常是在极细小的事情上累积而成,智勇的人往往被他沉溺而不能自拔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