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方剂习题

方剂习题

来源:爱玩科技网


方剂习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载方剂的医书是( c )

A 《太平圣惠方》 B 《黄帝内经》 C 《五十二病方》

D 《千金要方》 E 《外台秘要》

2. 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著是( c )

A《五十二病方》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普济方》 E《和剂局方》

3.滋补类方药的服用时间宜( e )

A 食后服 B 食前服 C 临卧服

D 平旦服 E 空腹服

4.对胃肠有刺激作用方药的服药时间为( a )

A宜在饭后服用 B宜在睡前服用 C宜在饭前服用

D可不拘时服 E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

5. 组方用药能根据具体病情而随证加减变化,适用于各种病证的剂型是( b )

A丸剂 B汤剂 C散剂

D膏剂 E丹剂

6.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是( a )

A 麻黄汤 B 桂枝汤 C 败毒散

D小青龙汤 E九味羌活汤

7. 主治外寒里饮证,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咳喘,痰多清稀色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的代表方是( c )

A 麻黄汤 B桑菊饮 C 小青龙汤

D败毒散 E止嗽散

8. 被称为“辛凉轻剂”的方是( a )

A 桑菊饮 B银翘散 C 小青龙汤

D 麻杏甘石汤 E 柴葛解肌汤

9.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

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薄白,脉浮而按之无力的代表方是( d )

A银翘散 B桑菊饮 C九味羌活汤

D败毒散 E麻黄附子细辛汤

10.小承气汤的组成为大承气汤去何药( b )

A大黄 B芒硝 C厚朴 D枳实 E甘草

11. 麻子仁丸的功效是( b )

A 润肠通便,温肾益精 B 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C 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D 攻逐水饮 12. 济川煎的君药是( d )

A 当归 B牛膝 C枳壳

D 肉苁蓉 E升麻

13. 十枣汤的功效是( c )

峻下热结

E

A 峻下热结 B 温下寒积 C 攻逐水饮

D 攻下通便 E泻热破瘀

14.攻补兼施的代表方剂是( a )

A 黄龙汤 B温脾汤 C十枣汤

D大黄牡丹汤 E大承气汤

15.主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薄黄,脉细弦的方剂是( b )

A蒿芩清胆汤 B 小柴胡汤 C 四逆散

D 逍遥散 E 大柴胡汤

16. 柴胡在逍遥散中的作用是( a )

A 疏肝解郁 B解肌退热 C和解少阳

D解表透热 E升举阳气

17. 大柴胡汤的功效是( e )

A 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B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C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D 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E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18.主治脾虚肝乘证。腹痛肠鸣,痛则即泻,泻后痛减,舌苔薄白,脉弦的方剂是( e )

A逍遥散 B柴胡疏肝散 C小柴胡汤

D大柴胡汤 E痛泻要方

19. 主治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方选(c A小柴胡汤 B逍遥散 C半夏泻心汤

D痛泻要方 E大柴胡汤

20.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的方剂是( b )

A 竹叶石膏汤 B 白虎汤 C 清营汤

D 黄连解毒汤 E 导赤散

21.被称为“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的清补方剂是( a )

A 竹叶石膏汤 B清营汤 C白虎汤

D 龙胆泻肝汤 E 白头翁汤

22. 功用为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方剂为( d )

A清营汤 B龙胆泻肝汤 C白虎汤

D 犀角地黄汤 E 黄连解毒汤

23.凉膈散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e )

A黄芩 B栀子 C大黄 D 朴硝 E 连翘

24. 左金丸原方中黄连与吴茱萸的用药比例是( a )

A 6:1 B 4:1 C 2:1 D 3:1 E 1:1

25. 芍药汤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c )

A大黄 B黄连 C 芍药 D 黄芩 E 木香

26. 白头翁汤主治病证为(e )

A湿热痢 B寒湿痢 C阴虚痢 D 噤口痢 E热毒血痢

27.功能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的方剂为( d )

A 左金丸 B清营汤 C白虎汤

D 龙胆泻肝汤 E青蒿鳖甲汤

28. 黄连解毒汤的组成药物是( d )

A 黄连、黄芩、黄柏、秦皮 B黄连、黄芩、黄柏、白头翁

C 黄连、秦皮、黄柏、白头翁 D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E 黄连、秦皮、黄柏、栀子

29.普济消毒饮的主治是( c )

A肺痈 B痈疡肿痛 C大头瘟 D 时疫白喉 E 阴疽

30. 治疗暑热夹湿证最适宜选用的方剂是( d )

A霍香正气散 B香薷散 C 生脉饮 D六一散 E 白虎汤

31. 理中丸的组成药物是( c )

A 人参、生姜、炙甘草、白术 B人参、生姜、炙甘草、大枣

C 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 D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

E 人参、白术、炙甘草、大枣

32. 小建中汤的君药是( b )

A桂枝 B饴糖 C芍药 D生姜 E 大枣

33. 四君子汤的组成药物为(d )

A 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 B 人参、茯苓、干姜、炙甘草

C 白术、茯苓、黄芪、炙甘草 D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E 人参、黄芪、白术、茯苓

34. 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方剂是( a )

A参苓白术散 B 四君子汤 C玉屏风散

D补中益气汤 E 归脾汤

35. 生脉散的组成药物是( c )

A 人参 当归 五味子 B 人参 生地 五味子

C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D 人参 黄芪 附子

E 人参 生地 玄参

36. 主治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目眩晕,盗汗遗精,骨蒸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的方剂是( d )

A大补阴丸 B左归丸 C肾气丸

D六味地黄丸 E 一贯煎

37. 主治心肾阴阳两虚证(喑痱)。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苔薄,脉沉细弱的方剂是( b )

A 六味地黄丸 B 地黄饮子 C 肾气丸

D 左归丸 E 右归丸

38. 患者诸虚不足,身常汗出,夜卧尤甚,久而不止,心悸惊惕,短气烦倦,治宜用( d )

A 桂枝汤 B 生脉散 C 玉屏风散

D 牡蛎散 E六味地黄丸

39. 四神丸中补益肾阳,温养脾气,为治肾泄的要药是( b )

A 肉豆蔻 B 补骨脂 C 五味子 D 吴茱萸 E 生姜

40. 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失眠多梦,悸惊怔忡,心烦神乱,舌红,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的方剂是( c )

A 甘麦大枣汤 B 酸枣仁汤 C 朱砂安神丸

D —贯煎 E黄连阿胶汤

41. 阴亏血少之失眠症治疗应选用( a )

A 天王补心丹 B 归脾汤 C 酸枣仁汤

D 甘麦大枣汤 E 温胆汤

42.功能芳香开窍,行气温中,主要用于寒闭证的方剂是( d )

A 安宫牛黄丸 B 至宝丹 C 紫雪

D 苏合香丸 E 行军散

43. 越鞠丸所治“六郁”证,以何郁为主( c )

A.湿郁 B.火郁 C.气郁 D.痰郁 E.食郁

44. 肝气郁结证。胁肋胀痛,或脘腹胀痛,嗳气,善太息,或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苔薄,脉弦,治宜选用( d )

A.越鞠丸 B.半夏厚朴汤 C.逍遥散

D.柴胡疏肝散 E.四逆散

45. 治痰气互结之梅核气的代表方是( b )

A.橘皮竹茹汤 B.半夏厚朴汤 C.苏子降气汤

D.柴胡疏肝散 E.越鞠丸

46. 融宣、降、清、收于一方的方剂是 ( c )

A.小青龙汤 B.麻杏石甘汤 C.定喘汤

D.苏子降气汤 E.止嗽散

47. 主治证候的病机为下焦瘀热的方剂是( c )

A 血府逐瘀汤 B 大黄牡丹汤 C 桃核承气汤

D温经汤 E 生化汤

48. 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宜选用( b )

A 血府逐瘀汤 B 补阳还五汤 C 大秦艽汤

D大定风珠 E 温经汤

49. 生化汤中哪味药物的用量最大( a )

A当归 B川芎 C桃仁 D炮姜 E 炙甘草

50. 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者宜选用( a )

A小蓟饮子 B 十灰散 C 咳血方 D黄土汤 E胶艾汤

51. 川芎茶调散中长于治疗少阳、厥阴经头痛药物是( c )

A细辛 B荆芥 C川芎 D白芷 E 羌活

52. 镇肝熄风汤的君药是( e )

A 代赭石 B 龙骨 C 牡蛎 D 龟板 E 怀牛膝

53. 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稀痰,鼻塞,咽干,苔白,脉弦宜选用(A 清燥救肺汤 B 杏苏散 C 养阴清肺汤

D 玉液汤 E 增液汤

54. 具有“增水行舟”作用的代表方剂是( a )

b

A 增液汤 B大补阴丸 C 麻子仁丸

D大承气汤 E 麦门冬汤

55. 麦门冬汤的功效是( c )

A养阴益胃,降逆下气 B养阴清肺,降逆下气

C滋养肺胃,降逆下气 D滋养肺肾,降逆下气

E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56.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方剂是( e )

A 平胃散 B完带汤 C 八正散

D 茵陈蒿汤 E 藿香正气散

57. 茵陈蒿汤的药物组成除茵陈蒿、大黄外,还有( c )

A 茯苓 B 泽泻 C 栀子 D 黄柏 E 干姜

58. 五苓散、猪苓汤共有的药物有 ( d )

A 猪苓、泽泻、白术 B 白术、茯苓、桂枝 C 阿胶、滑石、猪苓

D 猪苓、茯苓、泽泻 E 泽泻、阿胶、白术

59. 独活寄生汤中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作用的药物是( b )

A 当归、川芎、地黄 B 寄生、杜仲、牛膝 C 当归、寄生、杜仲

D 川芎、寄生、牛膝 E 牛膝、地黄、杜仲

60. 燥湿化痰的基础方是( b )

A 小陷胸汤 B 二陈汤 C 贝母瓜蒌散

D 清气化痰丸 E 温胆汤

61. 痰热咳嗽,痰稠色黄,咯之不爽,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宜选用( b )

A 小陷胸汤 B 清气化痰丸 C 温胆汤

D 贝母瓜蒌散 E 苓甘五味姜辛汤

62. 患者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方选( a )

A半夏白术天麻汤 B半夏泻心汤 C涤痰汤

D导痰汤 E茯苓丸

63. 苓甘五味姜辛汤散君药是( c )

A 茯苓 B 甘草 C 干姜

D 细辛 E五味子

64. 风寒犯肺证。咽痒咳嗽,咯痰不爽,或恶寒发热,舌淡,苔薄,脉浮宜选用( b )

A麻黄汤 B止嗽散 C败毒散 D定喘汤 E桑菊饮

65. 保和丸中连翘的作用是( d )

A 清热解毒 B 消痈散结 C 疏风清热

D 清热散结 E 清心利尿

66. 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象虚弱者,宜选用(c )

A 保和丸 B 木香槟榔丸 C 健脾丸

D 肥儿丸 E 枳实导滞丸

67. 乌梅丸主治病证的病机是( b )

A 中焦虚寒,蛔虫上扰 B 寒热错杂,蛔虫上扰

C 肝胃热盛,蛔虫上扰 D 肝肾虚寒,蛔虫上扰

E 脾肾阳虚,蛔虫上扰

68. 仙方活命饮的功效是( b )

A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B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C 泻火通便,清上泻下 D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E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69. 苇茎汤的主治是( e)

A 肠痈 B大头瘟C 脱疽 D 肺痨 E 肺痈

70. 治疗湿热血瘀肠痈的常用方是( d )

A 大承气汤 B温脾汤 C 十枣汤

D大黄牡丹汤 E小承气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