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黔熬SX≮ 鏊瓣 |融tON一 一: II, 广西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农机化 。广西农机推广总站 李春元 2009年,广西农机推广总站狠抓农机科技下乡和 项目实施等工作,加大各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 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为促进全区农机化作 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推进重 点农机化技术推广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开展水稻机械育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 为落实广西农机化管理局关于‘大力推进农业机 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业,关键生产环节和粮 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的精神,认真做好灵 山、浦北、武鸣、象州、鹿寨等5个全国机插秧项目 县,31个区财政水稻机械化项目县,100个购机补贴 项目县(区)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试验、示范工作。 5个全国农机插秧项目示范县新增插秧机557台,新 增机插面积10.1万多亩;全区新增插秧机3072台, 新增机插面积51万多亩,早稻机插比传统栽植平均 增产30~50k ̄亩。2009年早春,广西农机推广总站 与桂林市农机推广站,共同在灵川县潭下镇杨梅桥村 的桂林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进行了机插、手插、 手抛秧3种不同栽植方式的对比试验。秋后经当地农 业等部门测产验收,结果显示,基地示范区机插水稻 亩产为462.3kg,手抛秧亩产405.5kg,手插秧亩产 426.5kg;机插秧比手抛秧亩增产56.8kg,机插秧比手 插秧亩增产35.8kg。手扶式插秧机生产效率为1.7亩/ 小时,比人工手插提高工效l5倍,比人工手抛提高 工效7.5倍。机插水稻每亩成本350元,比手插440 元、抛秧400元,分别节本增收每亩90元和50元。 试验示范证明,采用机插技术确实具有省盘(及盖 膜)、省种、省田、省肥、省药、省工‘六省”和增 加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两增”的优势。 2.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项目 2009年,广西农机推广总站在北海市等6个甘 蔗主产区建立了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在基 地建立机械深耕深松、机械中耕培土,机械收获、机 械蔗叶粉碎还田4个示范区进行对比试验,定期对土 壤有机质、土壤容重,土壤有效水分、田问持水量、 凋萎湿度,容重及氮、磷、钾等指标进行测定,引导 农民科学种蔗,科学管蔗,降低种蔗成本,示范区甘 蔗产量平均提高12t/hm 左右,蔗农增收280元。 3.加强农机科技致富示范村项目建设 一年来,广西农机推广总站根据各地的产业主 体,以武鸣县树合村、桂平市石龙村、荔浦县永坪村 3个示范村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水稻、甘蔗、水果、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3个示范村的成功经验, 带动了全区农机科技进村入户工作的开展。全区建立 了28个农机科技致富村,培育了3100个农机科技示 范户,带动了55860户农机(种粮)大户,创建了机 手学习活动室28个。武呜、桂平、荔浦3个实施点 每个农机科技示范户拥有耕作、植保、收获等3台 (套)以上的先进适用农机具。致富示范村的农民自 觉地成立水稻收获等农机专业服务队559个,主推技 术人户率和到位率达91.6%,示范户经济收入比2008 年增加950元,增幅为35.8%以上。 4.结合扶贫工作传播农机科技 广西农机推广总站与农机生产企业组成农机科技 进老区小分队,带上技术资料和先进机具六进山 城,到百色市田东县印茶镇新建村、巴麻村、龙贵村 进行农机科技下乡宣传活动。小分队经常组织技术指 导员深入村屯、深人示范户,将农机化技术宣传到 村,机具示范到田,技术培训到人,让老区人民了解 使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使村干和示范户每人都 掌握了1~3门的先进技术,带动群众学技术、用农 机。老区人民平均增加经济收入520元/户,单种植 甘蔗一项,农民直接增收300元/亩,节约劳力4000 多个。● 鹤 霜m U 黜蚓 睁W 重 技C-v}5慧。S 参 0N ≮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