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小结与复习
【学习目标】
1.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会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 2.理解无理数的意义,知道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会求一个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会比较简单的无理数的大小,并能掌握无理数的运算.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意义,熟练掌握无理数的运算. 【学习难点】
用估算法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会估算无理数的数值范围.
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独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 教会学生落实重点.
学法指导:一定要从性质出发.
知识链接:任何实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其开方后数的符号不会发生改变.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知识结构我能建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平方根
1.定义:如果x=a,那么这个数x叫做a的平方根,则x=±a. 典例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92
(1)100;(2)0.49;(3)1;(4)(-6).
165
解:(1)±10;(2)±0.7;(3)±;(4)±6.
4
2.平方根的性质:(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2)0的平方根只有一个,就是它本身;(3)负数没有平方根.
1
2
典例2:(1)要使±a-2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为a≥2; (2)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有0.
3.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典例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C )
A.16=±4 B.±16=4 C.-27=-3 D.(-2)2=-2
典例4:(1)若|x+2|+y-3=0,则xy=-6; (2)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0、1;
(3)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1和-a+2,则a=-1,这个正数是9.
学法指导:必须自己动手才有切身体会.
知识链接:1.三类非负数:(1)|a|≥0;(2)a≥0;(3)a≥0(a≥0). 2.非负数有以下性质:
(1)非负数有最小值零;(2)有限个非负数之和仍然是非负数;(3)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0,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0.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
知识模块二 立方根
33
定义:如果x=a,那么这个数x叫做a的立方根,则x=a. 典例5: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27
(1)0.125;(2);(3)-;(4)-.
83
解:(1)0.5;(2)4;(3)-;(4)-2.
2知识模块三 实数
1.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2.数轴上的任一点必定表示一个实数;反过来,每一个实数也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即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22π3
典例6:在实数3.14,,8,0,,,0.123456…,0.3· 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B )
72
2
3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知识模块四 非负数性质的应用
2
a(a≥0),2
1.a=|a|=
-a(a<0).
2.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0.
52
典例7:如果(3x-5)=5-3x,则x的取值范围为x≤.
3典例8:(a+2)+|b-1|+3-c=0,则a+b+c=2.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2
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平方根 知识模块二 立方根 知识模块三 实数
知识模块四 非负数性质的应用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