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障碍跑(水平三)》之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本课的类型为复习课。将技巧前滚翻以及肩肘倒立进行巩固,并与障碍跑相结合。场地布置为:5张垫子,篮球4个,在篮球场上进行。
教学思想与设计意图:
结合课标并体现新课标精神,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障碍跑为主,技巧为辅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技巧的基础上,能够在跑动过程中与之相运用,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顽强和珍惜荣誉的团体精神。充分利用课前安排的场地器材,遵循教育教学原则和学生身体技能发展的规律,结合讲解示范,采取设疑、启发、比赛等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并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然后在快乐之中获得美感,从而将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
本课的练习密度为25-30%左右,平均心率在110次左右。
一、 课的结构
本课分四节:开始、热身、基本、结束,分别用时大概为10、10、15、5左右。
二、 教学过程
(一) 课的常规活动后,开始提问学生,看到眼前的垫子会想到哪一些技巧动作,并请一两为同学上来进行展示,紧接着宣布本课的内容。
(二) 热身部分:1、热身游戏“报数集合”,教师场内指挥
2、配乐活动各关节练习
(三) 基本部分
1、 复习前滚翻及肩肘倒立
教学难点:前滚翻和肩肘倒立能结合的完美,并且要求动作完整。
教学重点:肩肘倒立时肘关节内夹,两腿垂直向上,脚背绷直。
组织意图:教师示范一次完整的动作,讲解动作要领,接着请同学上来展示,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练习完之后,让学生想想,除了教师所教的技巧以外,还有什么动作,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体验和发现的乐趣。
2、 障碍跑
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以及速度素质。通过教师所摆设的障碍进行一次接力比赛,然后请学生自己动脑,利用教师所给的器材进行摆设障碍,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及团体精神,达到本课兴奋的最高点。
(四) 结束部分
放松练习:武术表演
一堂课下来,学生一直是处于兴奋的状态,身体也保持着热度,利用武术,一方面进一步帮助学生将各关节活动开,同时让他们思想集中,放松身心。
三、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导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在障碍跑中的自主、合作、探索学习的过程,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学生们跨越障碍的能力,发展身体素质,并利用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在障碍跑中,要求学生自主创新用各种方法跳过、绕过、自创若干障碍。老师分配好小组及器材,由学生自主进行摆障碍进行比赛。然后师生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过障碍很快,而且不犯规,有的很慢还犯规?\"经过共同的交流,进一步明确游戏既要快过障碍,又不能犯规的要求。\"那人,怎样才能达到这两个要求呢?\"我启发学生从活动中去体验,去寻找答案。接着各组再做第二次的创新尝试练习。这一次各组过障碍的速度比第一次明显加快,犯规也减少了。同学们在体验还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做法;跳火圈重心要平稳,不能急切;绕过从林时要注意安全。我及时地表扬了同学们的进步,利用音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练习情绪更加高涨。
我认为本节课的闪亮点在通过各组合作创新去摆障碍,在实践去尝试、去体验的方法,去获取直接的、具体的运动经验。这根本上改变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不在是教师传授的\"接收器\",教师不在是以讲为主,而是以导为主,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合作学习。然后通过教师的提示改进,让学生明白练什么而不是怎么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必要的鼓励外,不多去干预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堂握学生的情况,帮助学生归纳一个统一的方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在发挥省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时,教师也要扮演好自己引路人的角色,让学生按照教学预定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本节课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基本部分中安排的练习过少,致使整个课在时间按的协调上出现了问题。基本教学部分过短,组织调动队伍时间过长,放松部分过长是这节课的美中不足。
通过反思总结《障碍跑》这一课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比老师直接灌输知识效果更好,在竞赛中掌握动作要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注意地位,并且使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腿部力量得到发展。对课堂密度的掌控,学生掌握技术的反馈评价的及时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