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品】食品化学教案3

【精品】食品化学教案3

来源:爱玩科技网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食品化学_脂类部分教案

学时:6

第1次:第一节脂类的分类、结构、物理性质 教学操作 脂类在食品当中的存在及意义 脂类在食品中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简介营养功能和生理功能,重点讲在食品中的功烹调中的作用、生理上的作用、营养上的作用。 能作用,举例。 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提供必需脂肪酸,并参与许多生理生化功能,还能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风味的载体,并赋予食品美好的口感:肉的柔嫩多汁、面包的松软可口、冰淇淋的饱满滋美。与保藏性有关。 1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脂类的分类和结构: 课本p88,表4-4脂类分类 脂类指食品中所有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的成分。它们的组分基本上都包括了脂肪酸或长碳氢链. 重点介绍中性脂肪、磷脂的构成,其他如固醇、神脂类包括简单脂类、复合脂类和衍生脂类.前者称为脂肪,后两者也称为类脂.在食品中前者占绝对优势. 经鞘磷脂等简单提一下。 脂肪酸的分类和命名 中性脂肪和磷脂当中,甘油成分不变,发生变化的是p87,表4-1中介绍缩写 脂肪酸部分。这种变化又决定了脂肪的性质。 举例:己酸、油酸 系统命名法:羧基碳为1号碳。脂肪酸的符号缩写. 举例:α-亚麻酸、γ-亚ω碳命名法:从甲基端开始确定第一个双键位置。各麻酸 种脂肪的简写式18:3(ω-6) p87,常见脂肪酸命名 顺反式结构:自然条件下均为顺式。但反式更稳定。 p87,主要脂肪酸结构 饱和程度:饱和,不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 p87描述,p88表 2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链长度:短链、中链、长链、加长链(EPA,DHA) p88表4-5油脂脂肪酸组成 植物、动物和鱼油中最常见的脂肪酸,分别介绍 n-3和n-6系列脂肪酸不能相互转变。 必需脂肪酸:亚油酸,α—亚麻酸 甘油三酯上脂肪酸的分布和命名 p85投影式 1酰基甘油的命名:Sn系统命名法 p90天然脂肪中脂肪酸在甘油酰基中的位置分布 2天然脂肪中脂肪酸的分布 p91 甘油酯中总脂肪酸的分布,以及脂肪酸在甘油的三个酰基上的分布,对脂肪的营养性质和功能性质影响极大。 天然脂肪并不是随机分布。植物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集中于Sn-2位置,饱和脂肪酸优先分布于1,3位置。动物脂肪中棕榈酸优先排在Sn—1位置,但种属差异很大。 3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脂类的物理性质和晶体性质 简单介绍与油脂品质关系 4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物理性质:色泽、气味、熔点、沸点、比重、粘度、三维晶体结构,p91 折光率 p93表4-7各晶型特征 晶体结构:三斜、正交、六方3种,同质多晶现象概念 举例说明结晶调整之意熔点不同,晶型不同,口感和外观不同,晶型调整的义 重要 SFI的意义,应用举例 晶型的稳定性与脂肪酸组成和位置分布关系密切。 p95膨胀熔化曲线 可塑性:取决于固液比值。与膨胀熔化性质有关。 p95 固体脂肪指数(SFI):固体多则口感脆;液体多则软。通常固体脂肪占10~30%. 举例:只融在口,不融在手 最佳的塑性需要脂肪酸组成不一致。组成过于简单一致,则熔化范围窄、速度快;如果组成差异大,则可塑性范围大。 举例:巧克力的脆硬感 脂肪稠度:固体含量一定时,晶核多、结晶小则脂肪硬.冷却速度慢时,产生结晶大,则脂肪发软。 2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油脂的常用指标 简介 反映各种油脂组成和性质的差异,以及油脂的质量状况。 皂化值、碘价、酸价、过氧化值、.它们在实际工作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皂化值油脂与碱反应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盐。1克油脂完全皂化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皂化值.皂化值反映出油脂中脂肪酸的分子量大小. 2碘价油脂中的双键可以和溴或碘起加成反应。100克油脂所吸收碘的克数称为碘值,用来判断油脂中的饱和程度。碘值大,表明分子中双键的数目多,油脂的不饱和程度高。 3酸价天然油脂中存在少量游离脂肪酸,可用碱来滴定。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价,反映油脂的新鲜程度.酸价增大表示油脂被水解、氧化。 3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4过氧化值油脂氧化初期产生的过氧化物具有氧化性,它与碘化氢反应生成碘,碘可被硫代硫酸钠还原。测定硫代硫酸钠量的减少可以得到碘的生成量,从而推知油脂中氢过氧化物的存在数量.过氧化值随油脂的劣变呈曲线变化. 5乙酰值 6羰基价 7硫代巴比妥酸试验 第二次课:第二节脂肪在储藏当中的变化:水解和氧 化 油脂的水解 课本p105 甘油三酯的三个酯键在加热、水分活度较高或酶刘邻渭书p57 作用的情况下会发生水解。从三酰甘油—二酰甘油—一酰甘油—甘油和三个脂肪酸,亲水性不断增强,水4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解速度越来越快. 5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无机酸、碱、酶和金属氧化物等催化水解反应。 游离脂肪酸也催化水解反应,因此这个反应属于自催化反应。酯酶可逆性地催化脂肪的水解,因而也用于脂肪酸测定和酯交换反应当中。 游离脂肪酸的氧化速度高于甘油三酯。在高温油炸条件下脂肪,更容易发生水解,产生脂肪酸使油的烟点下降,影响食品质量. 油脂应当尽量降低含水量,让酯酶失活,并尽量减少杂质,以延长保存时间。 油脂的自动氧化 重点讲解 油脂氧化是食品加工当中最重要的品质问题之一,影 响食品的感官、营养和安全特性。其中自动氧化最为重要。 课本p106自由基产生,自动氧化链反应,板书 自动氧化的机理:自由基的产生 刘邻渭书p58-59 RH—-R·+H· 解释课本上单线态氧的3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R·+O2——ROO· 图示 ROO·+RH—-ROOH+R· 投影片示不饱和脂肪酸产生自由基的位置 R·+R·——R—R 刘书p61下反应式 R·+ROO·——ROOR 课本p108简介 ROO·+ROO·—-ROOR+O2 诱导期:反应速度慢,吸氧量很少,质量几乎无变化。 增殖期:吸收大量氧气,质量变重,速度很快。 终止期:吸氧量变慢,质量变化减缓。 自由基产生的原因:单线态氧攻击不饱和键 自由基产生的位置:与双键相邻的亚甲基上的氢最易失去 自由基产生的结果:形成4种氢过氧化合物 自动氧化的结果:氢过氧化合物分解,产生小分子醛、4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酮、酸等,造成各种不良风味,即哈喇味.同时因自由基聚合产生二聚体和多聚物,油脂粘度增大,折光率升高,有腻口感. 油脂的光敏氧化 课本p107示六元环过渡态 食品中天然光敏物质,如叶绿素、肌红蛋白、核黄素等,在光照之后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然后把能量传刘书p60介绍其基团位置 给基态氧,可以产生单重态氧。它与不饱和脂肪酸双键发生反应,形成氢过氧化物,此后发生氢过氧化物的分解。 介绍其诱导物质,其与自动氧化的不同 光敏氧化速度远远高于自动氧化. 此反应不产生自由基,不受氧浓度影响。 反应产生的氢过氧基团位置与自动氧化不同. 类胡萝卜素等物质可以抑制其氧化。 油脂的酶促氧化 刘书p61 5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污染微生物造成酮型酸败。形成具有共轭双键的氢过简单提示,不作过多讲解 氧化物,最后分解产物之一具有青草味或青豆味. 此外,大豆中的脂氧合酶可催化氧化. 油脂自动氧化的影响因素 重点讲解 光和射线:促进氢过氧化物分解,促进自由基产生. 刘书p62-63 热 6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1~63度之间,温度每上升16度,氧化速率增加板书总结 一倍。温度同时促进自由基的形成和终止,高温时形成环氧化物。 氧:氧分压升高,反应速度加快直到最大值。比表面大则氧化速率快.脱水食品、粉末食品氧化迅速,真空包装无效。 金属离子催化机理,课本p110 投影片示不同饱和程度金属离子:过渡金属如铁、铜等低浓度下缩短诱导期,提高氧化速度。其中Pb〉Cu〉黄铜〉Sn〉Zn>Fe>Al> 脂肪酸的氧化速度 不锈钢〉Ag 从影响因素总结出油脂脂肪酸组成:饱和脂肪酸氧化仅在酶、高温、微生的储藏措施 物作用等条件下发生。双键数量、位置、几何构型均对氧化速率有影响。顺式>反式,共轭〉非共轭。花生四烯酸:亚麻酸:亚油酸:油酸=40:20:10:1。 水解状况:较多游离脂肪酸促进金属离子溶出从而促进氧化。 乳化状况:乳化程度高则水中溶解的氧气和金属离4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子容易接近脂类物质,促进氧化。 水分活度:Aw0。3~0。4之间氧化速率最低。Aw极低时丧失水膜,不能隔绝氧气;Aw稍高时水分与氢过氧化物结合抑制其分解,并与金属离子发生水合作用钝化其氧化。Aw继续上升到0.5,增加了氧的溶解度和金属离子流动性,增加氧化速率;Aw大于0.8时增加水分促进催化剂稀释,降低氧化速度。 抗氧化剂:延缓食品氧化,提高稳定性。 抗氧化剂 重点讲解 抗氧化剂的作用:提高食品稳定性,延长储存期 课本p112 作用机理:通过自身氧化消耗食品内部和环境中的 氧气;提供电子或氢原子阻断自动氧化的链反应;抑制氧化酶的活性;螯合金属离子降低其催化能力。其中酚类抗氧化剂主要供给质子而阻断氧化反应。 酚类自由基的反应历程,ROO·+AH—-〉ROOH+A·(1) 课本p112~p113 板书反应式 5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ROO·+RH-—>ROOH+R·(2) 课本p114 A·为稳定物质,不再继续参加反应,自身歧化或聚课本p115解释机理 合。 (1) 和(2)竞争ROO·从而降低氧化反应速度。 课本p113 例如生育酚TH2+ROO·——>ROOH+TH· TH·+TH·—->T+TH2 投影片:常用抗氧化剂 但要注意ROOH积累到一定程度,抗氧化剂减少之后可能导致助氧化剂作用。这是因为逆转了反应,促进自由基产生. 课本p116表4—13 TH2+ROO·〈——ROOH+TH· 课本p115 增效剂:协同作用,螯合金属离子,如柠檬酸和多磷酸盐;或为混合自由基受体,如抗坏血酸。 ROO·+AH--〉OOH+A· A·+BH——>B·+AH(再生) 6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常用抗氧化剂 7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酚类物质为主,脂溶性者包括维生素E、BHA、BHT、 PG、TBHQ等。水溶性者包括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植酸、愈创树脂、芦丁等. 见课本116页 选择指标:抗氧化活性、油溶性、稳定性、效力持久性、pH敏感性、变色变味性、价格等。 自学内容,了解词汇即可 热稳定性:TBHQ>BHA〉PG>BHT 脂肪氧化的指标 *过氧化值过氧化物具有氧化性,与碘离子反应生成碘,碘可被硫代硫酸钠还原。测定硫代硫酸钠量的减少可以得到碘的生成量,从而推知油脂中氢过氧化物的存在数量。 *乙酰值羟基与乙酸酐一起加热时会发生乙酰化反应,生成乙酰化脂肪酸和乙酸。如果用氢氧化钾皂化乙酰化油脂,则生成羟基脂肪酸和乙酸钾。将油脂乙酰化以后的皂化价减去乙酰化以前的皂化价,得到乙酰值,即1克乙酰化油脂皂化时,中和乙酰化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新鲜油脂中一般不存在羟基,自5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动氧化过程的初期产生羟基酸,所以测定乙酰值增大表明油脂已经开始氧化变质. *硫巴比妥酸试验 *羰基价(2,4-二硝基苯肼法) *气相色谱测定挥发性物质 *HPLC测定后期聚合物 *共轭二烯和共轭三烯检验(紫外吸收法) *红外光谱测定亚甲基和羰基振动 *化学发光法 *氧吸收 脂肪的加热劣变 课本p118-120 高温下,油脂发生热分解和热聚合反应,从而导致油热分解:p118树状图 脂劣变。 6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饱和脂肪酸加热产生非氧化分解和氧化分解。煎炸中简单讲解 的水分导致水解加速. 刘书p65环化聚合产物示不饱和脂肪酸对氧化敏感性高,油炸时快速发生氢过意 氧化物分解,生成各种环化产物、含氧聚合物. 油脂的高温聚合、环化产物有毒。 此外,甘油三酯发生水解、脱水、缩合反应,分子量加大。加热劣变后,油脂变粘稠、颜色加深、有腻口感、碘值下降、烟点下降、折射率增加等. 第三次课:第三节油脂的加工处理 油脂的精炼 刘书p66 天然油脂从原料当中分离出来,称为油脂的提取。 粗提油脂当中含有水分、磷脂、蜡质等多种杂质组分。经过沉降、脱胶、脱色、脱臭、碱炼等处理,可以使油脂得到纯化,改善感官品质,提高烟点,延7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长保质期。 脱胶 8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向毛油中通入水蒸气,使油温达80度,水与磷 脂等发生沉淀,从下层放出。 碱炼:用碱中和毛油当中的游离脂肪酸,皂化后的产物分离后可提取脂肪酸。 脱色:用白陶土、活性炭等吸附除去色素和棉酚等物质。 脱臭:真空抽气,在250度下通入蒸汽,带走挥发性游离脂肪酸、油脂氧化产物和其他有味物质。 油脂进一步改性加工包括氢化、分提和酯交换。 油脂的氢化 不饱和度较高的油脂中,对双键进行催化氢化反应, 使其油脂饱和度提高,称为油脂的氢化。常用植物油或鱼油作为清华原料。催化剂常用金属镍,以硅藻土、SiO2等作载体。 氢化的目的:提高油的氧化稳定性;提高油的熔点, 6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改善油脂的结晶性和塑性,对制作起酥油有利; 课本p120图示反应机理 氢化的过程:双键被吸附到金属催化剂表面;金属表 面的氢原子转移到双键的一个碳原子上,另一个碳原子与金属表面键合;然后第二个氢原子移到另一个碳原子上,形成单键. 课本121页产物图 氢化中的反式脂肪酸形成:反应的第二步是可逆的, 双键中接上一个氢原子,可以绕着碳—碳键轴发生顺反异构。如果该氢原子脱落,则形成反式脂肪酸.同理可能发生双键的位移。 121页反应简式 氢化程度的控制:根据对产物性质要求的不同,氢化程度可以是完全氢化或部分氢化.通常食品工业需要121页图4—14 部分氢化的植物油,产品是柔软的固态脂,类似人造黄油. 思考题:如果从大豆油生产人造黄油,不希望有反氢化的产物:不完全氢化的产物比较复杂,有双键完式脂肪酸可以怎样去全饱和的脂肪酸、完全不饱和的脂肪酸、部分饱和的做? 脂肪酸、反式异构脂肪酸、双键位移脂肪酸等等。双键多则产物更复杂。 例如,从亚麻酸可以得到亚油酸、异亚油酸、油酸、7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异油酸和硬脂酸,混合物6种脂肪酸。 氢化的选择性:为了达到产品的使用目的,氢化反应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这可以通过控制压力、温度、催化剂含量等方式来实现。催化条件越有利于选择比k2/k1,则反应k1优先进行。 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不利,应尽可能避免. 油脂的分提(组分分离) 刘书67页 油脂的分提,是指利用油脂当中甘油三酯的熔点不同 或在溶剂当中溶解度不同而把固液两态分开,从而使油脂性质改变. 8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干法分提:缓慢冷却油脂而析出晶体,过滤分离晶体图2。3—15干法分提原的方法称为干法分提。 理图 把一个含有低熔点成分A和高熔点成分B的混合 油脂加热,使之完全熔化,然后控制冷却到比A的熔点稍高的温度T1,此时分离的固相部分含有较多的B.将此混合物熔化后再冷却到稍高于T1但低于B物 质熔点的温度T2,则固相部分含有更多的B组分。 10度下可以析出油脂当中的蜡,称为脱蜡.5。5度析出固体分离出液态油的方法称为冬化。冬化得到的液体油部分就是色拉油,固体部分可以生产人造黄油和起酥油。 问题:要从花生油当中获得人造黄油可以怎样溶剂分提:在油脂当中加入有机溶剂,然后进行冷却结晶分提,称为溶剂分提。多用丙酮、正己烷、丁酮、2—硝基丙烷等。有机溶剂可以提高结晶稳定性和过如果要减少大豆油当中滤效率,但昂贵。 的亚麻酸可以怎样做? 做? 表面活性剂分提:上两法获得的结晶部分加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促使油水进一步分离,加热后离心分离,可以得到高熔点固体脂肪.该方法效率高、产品质量7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好. 油脂的酯交换反应 课本122页,图4-28 天然脂肪当中脂肪酸的分布有其规律,脂肪的功能性课本p121,含两种脂肪酸质可能并不令人满意。酯交换方法可以改变三酰基甘的脂肪存在8种可能的分油当中的脂肪酸分布模式,使脂肪达到人们期望的熔子内脂肪酸组合。 点和塑性.在利用猪脂肪制造起酥油时往往利用酯交换方法。 问题: 分子内酯交换:同一甘油酯分子中脂肪酸的移位; 随机酯交换对于改善功能性质可能有什么用分子间酯交换:不同甘油酯分子中脂肪酸的移位。 途? 酯交换的条件:200度以上长时间加热可以自动完成板书反应简式,解释反应酯交换;碱金属或烷基化碱金属催化剂可以在50度下继续发生的原理,分析如短时间完成酯交换反应.常见催化剂是金属钠、钾、果外加入高熔点脂肪之钠-钾合金、甲醇钠等。 后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随机酯交换:酯交换是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候,各脂肪酸组分随机地分布在各个酰基上。 定向酯交换:如果降低产物的温度,则其中高熔点脂8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肪发生结晶,可以从反应体系当中分离出去,于是反应可以继续进行下去。在反应物当中加入各种脂肪酸,可以改变原有的脂肪酸构成。 分子间酯交换可以改变油脂脂肪酸的组成. 乳化剂和乳状液 自学内容 乳状液的形成 了解乳化剂的原理和代表性的乳化剂。 9 / 2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乳化剂的代表物质:单甘酯,乳酰单酰甘油,SSL/CSL,课本p99—100 丙二醇硬脂酸单酯,聚甘油酯,SPAN,TWEEN,卵磷脂 课本p103-105 乳化剂的功能:稳定液滴,防止絮凝;界面吸附作用;形成液晶界面;与淀粉复合防老化;脂肪结晶调整剂

8 / 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