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办学背景、现状和机制研究

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办学背景、现状和机制研究

来源:爱玩科技网
夫教鼢} 皿匡 暇@团凹∞ 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办学背景、现状和机制研究 李 红 (泉州师范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摘 要:福建省与省积极展开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学习省高等职业教育的丰富经验,更新办学理念,充分 利用先进的职业教育资源,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水平,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闽台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合作需要搭建顺畅的 合作机制,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闽台职业教育 合作办学 背景 现状 机制 两岸院校和职教机构的100多名专家参与。就共同面临的教 一、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办学背景 闽台在职业教育领域均有自身的优势,具有很强的互 补性.因此开展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是两岸高校的共同 利益诉求。一方面福建省自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快速发 展缓慢,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及其薄弱; 专业教师的数量、素质都偏低……因此,福建省的职业教育 育创新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推动两岸职教交流合作 向多领域、高层次发展。2013年11月16日,海峡两岸职业教育 合作发展论坛在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行,来自的 18位嘉宾和来自中国内地各省的160余位眼视光领域的专 家、学者及高等职业院校负责人参加会议。此次论坛的主 迫切要投入资金、引进专业教师、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 和教学管理模式、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另一方面的职 业教育发展较早,职业教育院校多,职业教育理念国际化, 管理模式先进,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职业教育有许多值得福建省高校借鉴的地方。因此.闽 台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办学势在必行。 二、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现状 题,为“眼视光领域——新视界”,与会嘉宾围绕眼视光领域 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四)设立“两岸教育合作试验园区” 福建省在平潭综合实验区设立“两岸教育合作试验园 区”,鼓励支持知名高校与省重点建设高校合作举办二 级学院…。目前已有四个合作项目顺利落地,这四个项目分 别是福建师范大学与世新大学合作创办的“海峡旅游 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与元培科技大学、嘉南药 理科技大学合作创办的“健康学院”,福州大学与东吴大学、 东海大学、铭传大学合作创办的“海峡理工学院”,福建工程 学院与逢甲大学合作创办的“海峡工程学院”。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福建省借助和的“五缘” 优势,率先与进行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主要有以 下形式。 (一)协议合作 闽台高职院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始于上世纪九十年 代,当时泉州、厦门等地部分高职院校与闽台签订协议 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但缺乏实质性合作。二十一世纪,闽 台高职院校之间的协议合作绝大多数有实质性的合作。联 合培养高技能人才付诸实施。 ̄U2010年,全省参与闽台联合 (五)成立“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闽台高职院校联合培训 师资规划(2009--2012年)》的通知》(闽教高[2009191号),成 立七个分专业的“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聘请两岸 知名专家联合培训高职师资;建立“两岸职业教育教学资源 基地”,合作开发高职课程与教材、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实施 培养人才项目的院校共有23所,与40余所高校确立合 作关系,某些高职院校同时与在的台资企业建立校企 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式培养等。 (二)签署备忘录 专业技能鉴定等。现已在七个两岸高职师资培训中心开展 闽台高职院校联合培训师资工作,举办10期培训班。培训 597人。其中电子信息类等四个培训中心通过与教育部高职 高专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举办。培训省外学员64 人,把培训工作向省外辐射,扩大影响,实现新突破。 2007年8月,福建省将闽台教育交流合作作为与教 育部签署的《关于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教育发展备忘 录》的重大事项之一。 (三)举办论坛、研讨会等 2007年12月至2009年11月29日,首届海峡两岸职业院 (六)推出“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 2009年,福建在率先推出“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 培养人才项目,截至201 1年1 1月,福建已遴选3批27所福建高 校与37所高校和75家台资企业,在产业发展急需的机 械设计与制造、光电技术、园艺技术等97个专业联合培养人 校校长论坛、首届海峡两岸职业教育研讨会、海峡两岸职业 教育论坛分别在福州、厦门、漳州举行。在漳州举行的海峡 两岸职业教育论坛以“职业教育与漳台经济”为主题,邀请 一才,办学规模达14000余人,其中确认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 1O9一 院、黎明职业大学等13所院校的41个项目专业为闽台高职 高校优质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以服务地方为基点,闽台合 作培养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的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充分利用的优质教学资 联合培养人才项目 2_。 (七)启动闽台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项目 2011年5月启动闽台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项目,3所福 建中高职院校、4所中高职院校、4家企业将积极探 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协调管理为方式,学习社会、 企业参与评价技职院校办学效益并进行定期公示以此促进 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模式。 (二)构建规范的管理机制 索闽台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的、机制和模式,树立闽台 职教合作先行先试的品牌。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为了推进 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更好地为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系统培养 技能型人才,开展船舶工业类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厦门地 区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等八个改革试点,推进船舶工业类、 闽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需要规范的管理.从管理 中求得效果,因此构建规范的管理机制尤为重要。闽台高 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应当有专门的层级机构管理,专职的 林业类、药学类、茶业类、医学类、民办信息类等6个行业类职 人员运作,专项的资金投入,特定的管理办法约束,这样才 业院校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 能使闽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规范有序,从而得到有效 (八)建立闽台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 保障。 2011年5月12日,我省高校首个闽台大学生创业培训基 (三)搭建顺畅的合作机制 地在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创业园揭牌。闽台大学生创业培 闽台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是否合作顺畅.需要两岸 训基地是财政支持福建农林大学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的构建和支持,因此需要搭建顺畅的合作机制。比 “闽台高层次人才培养公共体系与若干创新平台建设”的重 如两岸合力搭建两岸学生、教师交流往来便捷的绿色 要组成部分。旨在依托闽台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的广 通道,制订激励高校、企业、行业参与闽台高等职业教育交 阔平台。建立研究生到农民创业园挂职服务,以及本科 流合作的配套,打破现有人事的束缚,努力促进两 生到创业园社会实践的机制,提高闽台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岸学制学分无障碍、无分别的互认等。 和创业成效。 顺畅的合作机制需要闽台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双方 (九)成立闽台校企合作职教联盟 重视契约的构拟和自觉遵守,将双方的合作合法化、制度 2009年12月21日上午,闽台校企合作职教联盟揭牌仪 化、常规化,从而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式暨闽台校企合作职教联盟成立大会在福建理工学校举 (四)建立有效的合作反馈互动机制 行。职教联盟的成立是推动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 闽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双方应当建立有效的合作 化、连锁化的办学进程的必然要求.是满足闽台企业对职业 反馈、互动机制。两岸合作的高校、企业应当定期总结交流 技术人才的需求,服务海峡两岸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现 在合作办学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大家共同携 企业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创互利互 手,与时俱进,积极、及时地解决合作办学中的问题,推广通 惠、两岸双赢的局面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提早 过合作办学取得的成绩,以此扬长避短。让闽台高等职业教 步入社会、走进企业。使学生更早、更快地适应社会,更早服 育合作办学得以良性运作。 务社会、实现价值,创造教育、企业和学生的多赢格局。 (五)形成有效的综合评价机制 此外,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办学还包括闽台高校互派教 闽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是否成功。需要得到各方 师、学生。闽台高校、机关合作成立“海峡两岸职业教育 的认可,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综合评价机制。综合评价包括学 交流合作中心”,开展海峡两岸职业培训交流合作,筹办大 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社会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等,通过 陆“海峡社区大学”,开展闽台高职教育专项研究课题研究 多方评价建立起学生、教师、社会及行业企业参与的教学质 等方式,拓展海峡两岸职业合作办学的方式和途径,为海峡 量、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和监控机制,由此引领闽台高等职 两岸的教育文化交流提供切实可行的范例.促进两岸的职 业教育合作办学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提高闽台高等职业教 业教育交流及教育资源整合。实现两岸教育、经济、文化双 育合作办学质量。 赢。 (六)确立完善的奖惩机制 三、闽台职业教育合作机制研究 为了让闽台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合作能顺畅地实施,不 2008年以来,开展海峡两岸职业培训交流合作取得长 断深入拓展,从而有效地为两岸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为 足的进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为福建 两岸的社会、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作出贡献,两岸的高校、 省培养不少产业急需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有效地服务海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当确立完善的奖惩机 西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因此,如何让闽台职业教育合作 制,对那些实施效果优秀的闽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项 办学持续健康发展.建立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长效机 目给予奖励。对一些闽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因实施不 制.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 当而未果并且终产生不良影响的项目要有一定的惩罚,追 (一)确定明确的合作目标 究责任,以表警示。 首先应确定明确的闽台职业教育合作目标:以闽台职 (七)建设周密的应急机制 业教育合作办学专业为抓手,借鉴、吸收高校先进的职 在闽台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合作过程中,因为两岸、 业教育办学理念、卓有成效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引进 管理等不同,可能会遭遇一些突发事件,为(下转第1 15页) 一l1O一 ol5年射 觯67瑚j峡 教 封 在要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 提升,而且是大学生政治意识、人格修养的完善,不仅是工 作能力的获得.而且是身心素质的增强。 当前.辅导员工作承载大学生困难资助、就业指导、心 理咨询与素质拓展等内容。实质就是以解决大学生实际困 难与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有 针对性地开展提升大学生素质的多项活动,具体形式有大 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职场培训、学长辅学、谈心谈话、心理咨 询会、素质拓展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很大程度上缓解 根据辅导员自身性格与知识结构,分阶段、分批次地推进辅 导员心理咨询能力培训、职业指导能力培训和素质拓展能 力培训,以主动学习、学有所成、教有建树为目标.提升辅导 员开展指导服务工作的专项能力。 以模块化推进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与制度化,就是从 辅导员工作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工作属性。将各个工作进 行整合,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充分调动大 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始终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中心要求,开展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与大学生指导服务工 或是解决了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各项困惑,较好地促进了大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但无形中增加了辅导员诸多 的压力,给辅导员工作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在辅导员实际 工作中,为增强指导学生和解决学生问题,花费较多时间学 作,从而将辅导员零散的、庞杂的事务性工作规整化,将分 散的、碎片的指导服务工作系统化,既降低辅导员压力,又 提升工作质量,既注重工作职责,又关注学生发展,形成以 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事务管理与指导服务相支撑的“一 体两翼”的辅导员工作模式.从而提升辅导员工作的质量 与水平。 参考文献: 习心理咨询内容、职业生涯指导知识与素质拓展培训知识, 心理咨询师、生涯指导师、素质拓展培训师等成为众多辅导 员的新的身份与标签,“考证”成为辅导员的又一项工作。显 而易见,这类学习对于开展辅导员工作、增强辅导员素质大 有裨益,但似风潮般地出现也无疑给辅导员增添新的烦恼。 工作压力大与学习紧张使辅导员在学习与工作中较难实现 好的平衡。辅导员职责要求的众多耗时较多的基础性工作 在某种程度上面临因时间挤兑而不扎实、不全面现象时有 出现。 [1]施文辉.浅论高校辅导员个体工作的错位与回归[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81. [2]Fodor J A The Modularity of Mind[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83. [3]Fodor J A.The Modularity of Mind[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83:47—101. 辅导员在增强大学生指导服务工作能力与水平与工作 本身间亟须获取平衡。构建促进发展、增强素质的大学生指 [4]王球.大规模模块与内容融合问题[J].复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4(2):101—102. 导服务模块,就是从构建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建设 与增强大学生指导服务工作的质量出发,探索二者间的平 衡。一是要系统规划大学生指导服务体系,以大学生成长的 不同阶段的现实问题出发,系统谋划大学生指导服务的中 心与重点,将大学生指导服务工作以长项项目与专项项目 [5]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9.8.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大学生思想 区分,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指导服务工作质量。二是 要全面规划辅导员开展指导服务工作专项能力提升工程. (上接第110页)了很好地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两岸教育管 政治教育专项课题(依托项目模块建设推进辅导员工作精 细化的探索与实践,编号:JGZXSI235) [2]闽台高校和企业联合办学培养人才规模已达14000 余人一地方联播一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eom/loeal/2011— 1 1/09/c1 1 1 156448.htm。 _理机构及高校应当为应付一些突发事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安排和制度,以此防患未然,让闽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 顺利地实施。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2012年A类第二批人文社科研究 参考文献: 项目【两岸职业教育专项)《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机制研 [1]我省提出将在福州设立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N]. 福建省教育厅网 2009--08--14.http'J/www.fjedu.gov.erdatml/ 2009/08/387—究》(编号:JA12570S)、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 2013年度课题《闽台高职教育交流合作创新模式研究》(立 项批准号:FJJKCG13—146)成果。 53932.htm1. 一1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