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整理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例谈

统整理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例谈

来源:爱玩科技网
统整理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例谈

作者:李燕萍

来源:《山西教育·教学》 2019年第3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的确,数学知识并非是孤立的、分散的、狭窄的,而是“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叶”。抓住数学的这一特性进行整体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更高效地学好数学,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整体观、大局观和长远观。

一、以教材为核心,统整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师应该厘清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的整体内容结构和编排体系,挖掘教材知识结构中的前后联系,找出知识点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并特别关注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点”、课内与课外的“提升点”、知识与情境的“生长点”,以及内蕴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而为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形成助力。

例如,在二年级《时、分、秒》的学习中,可以设计这样的环节:从“春晚”的倒计时引出“秒”的概念,然后引领学生说说人们在“秒”这样的小单位中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情;紧接着让学生观察钟表上的“时、分、秒”转动的过程,体会彼此之间的大小和等量关系;最后,通过“人每天睡觉、穿衣服、做饭各大约多长时间”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时、分、秒”大小和长短的认识和体验。

可以发现,教师以统整理念为依据,寻找到知识点内在的、经纬交错的实质联系,进而通过“散点”的整体理解把握和结构加工,又有效地把分散的知识结构化地传递到了学生面前,使学生逐步形成了整体的、综合的、关系式的立体数学思维。

二、以学生为中心,准确把握知识横向联系

从“ 以生为本”的角度而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更应注重“单元教学”,提倡准确把握知识横向联系的教学观,以此打造高效、厚重、扎实的理想数学课堂。

以《20 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单元教材处理为例。它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基于此,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学例题中重点体现的“凑十法”之外,还可以适时补充“多加再减”和“交换位置”的内容。再如,在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单元教学时,除了学习基本的口算、估算、笔算的计算方法,还可以补充“组块”计算和“踢十法”计算等方法的学习。

低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大都螺旋递进式地分散在不同单元中。对此,教师需要由个及类,由类及理,准确而细微地梳理知识点的横向联系,从而形成立体的、全面的、整体的教学结构。

三、以素养为落点,整体注重单元纵向联系

教学仅仅从横向联系是不够的,还应整体注重单元的纵向联系。此知识点与彼知识点之间、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同样在更深的地方“藕断丝连”。所以,我们必须在知识点的发生、衔接和扩充方面下一番大功夫。

例如:“数的认识”应该从100 以内数的认识过渡到1000以内数的认识;“位置与方向”的学习,应该从“上、下、左、右、前、后”过渡到“认识东南西北”,然后进一步过渡到“角”

的认识。通过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以及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等知识,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而为中高年级学习“在一个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的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如何让知识体系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立体、由分散到集中、由集中到核心,使知识结构“见木又见林”,无论是从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都有更长的路要走。从低年级就走好这步路,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是这条路的领跑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勤县北街小学)

(责任编辑冉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